《杨门忠烈传》: 宋太宗两度伐辽,杨家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最初对杨家忠烈的印象,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等等影视剧中,特别杨门女将的故事更为深刻。

但其实杨家将的传说流传已久,凝聚在杨家几代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也经久不衰。

人说: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两位作家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广泛的。

《杨门忠烈传》: 宋太宗两度伐辽,杨家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杨家将故事从宋太宗赵光义的北伐开始,这本《杨门忠烈传》就是由高阳所著的历史小说,高阳熟知历史掌故,不管是笔记、野史、杂著还是诗文和民间传说,可以说他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

所以,也就会很自然地融入小说当中,让我们读起来有浓浓的现场感。

《杨门忠烈传》即是如此。

但熟悉高阳历史小说的人也一定知道,高阳特别喜欢“跑野马”,也就是说让小说中的人物“顾左右而言他”。所言可以是与故事主要情节有关的、能引起联想的前朝往事。

《杨门忠烈传》中,高阳就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去“跑野马”,生动再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混乱,以及宋太宗统一中原并两度伐辽之举的历史过程,而后面的三分之一杨门的忠烈故事也顺势展开。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最憋屈的皇帝,因与当时的唐末帝互相猜忌,而求助于野心勃勃的契,借助于契丹的军事力量,他得以推翻了后唐,随后建立了后晋。

虽然称了帝,但是却是一个“儿皇帝”不说,还要割让幽云十六州,自己憋屈郁闷,还因此收获了千古骂名。

最终忧郁成疾,在屈辱中死去,年仅51岁。此后,中原的政权便陷入混乱和变动之中。

赵光义一当上北宋的皇帝,立刻决定北伐,一来想消灭五代十国的最后一国——北汉,二来就是想完成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夙愿。

而此时的杨业,还是被北汉皇帝所赐名并倚仗的刘继业,他最开始是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后来凭军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

北宋一路势如破竹,北汉等待的辽国援军也被北宋截下,刘继业随北汉皇帝一起投了北宋,后恢复原名杨业。

收复了北汉后的宋太宗赵光义,有些飘飘然,错估了形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他,还想一举收复幽州,结果被辽国的援军两面夹击之下只得仓皇逃命,幸得杨业所救。

不过不久后,杨业便和杨威、杨延昭合力痛击辽军,为大宋建下了第一功,契丹在这一战中全军尽没,被杨业吓破了胆,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杨业“杨无敌”的威名远震。

《杨门忠烈传》: 宋太宗两度伐辽,杨家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却惹来同为主将的潘美的嫉妒,潘美曾多次上书诽谤杨业,但皇帝却对杨业十分信任,还把奏书拿给杨业看。

宋太宗对收复幽云十六州念念不忘,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了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

起初各路进展都很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随即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

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反击,攻破了寰州。杨业与辽国交锋多年,更深知边境地势,他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判断非常正确。他向潘美进言,上万全之计。

但是护军王侁和刘文裕却不以为然,非要与辽国正面交锋,并且以怯敌嘲笑杨业。

作为主将的潘美,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当然知道正确的作战策略。但由于嫉妒心理,他却也没有支持杨业的意见。

杨业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冒险出击,虽然他知道此行很难取胜,但如果潘美能够依照约定在陈家谷设伏接应,还是有成功撤退的希望。

谁知道杨业冒死出击以后,王侁久等无音信,怕被杨业抢了头功,便率领部队出击,可前进不久,得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又慌忙撤退了。

杨业力战数日后转战到陈家谷时,根本没有看到任何接应的人马,悲愤之中也只能率领部下力战。

在这一战中,杨业的长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部战死。

杨业最后筋疲力尽,被辽军生擒。不愿意投降的他,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遇难的噩耗,震动了朝廷,让皇帝哀痛不已,也处罚了同行的几员大将。

王侁被革职除名,发配到金州看管;刘文裕坐视不救,罪名与王侁相同;潘美官降三级,戴罪立功。


《杨门忠烈传》: 宋太宗两度伐辽,杨家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杨业虽然死了,可是杨家将的故事却才刚开始。

面对千百年来外族的侵扰和西方列强的欺凌,为了更多民众的和平和美好生活,将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进行到底,宁可战死,也绝不屈服——这种精神在杨家传承了下来。

杨老令公杨业战死了,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宗保之子)便继承遗志继续战斗;

男人牺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继承遗志继续战斗;

主人战死了,杨排风等家丁、丫环也要继承遗志继续战斗。

舍小家保大家,前仆后继、忠心报国,这就是杨门忠烈的故事,这就是杨门忠烈的家风。

它影响了很多人,后来,又出现了很多的忠烈家门。

《杨门忠烈传》: 宋太宗两度伐辽,杨家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