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向往光明、温暖、安全是人的天性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与本能,并非不能言说。当前,国外疫情泛滥,而国内却已如劫后重生,滞留国外的同胞们,希望回来,完全可以理解为追求光明、温暖与安全的天性使然。当然,这些人有相当大部分没有与国内同胞共同奋斗,如今似乎是来“摘桃子”,但他们也有相当部分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帮助,同胞情谊不能忘记。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滞留国外者真不少,天下父母心都一样

用同情、同理心感受同胞的回国需求

据悉,导演陆川在微博发表了针对海外留学学子归国的看法。他认为,政府应该派飞机把滞留海外的年轻学子们接回国,即使没有条件,也应该出台政策鼓励航空公司增加航班接回孩子们。他的看法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热议,赞成、反对、谩骂,各种观点应有尽有。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回国之路也艰难

我认为,疫情凶险,每个人所处环境和遇到的问题不一样,立场观点显然会有不同。大量人员从疫情高发地回国,肯定会对国内防疫增加很大压力,一些病例输入不可避免,也许还会有人受累而牺牲。因此,担心几个月来全体国民的艰辛努力付之东流、反对接回国外人员的声音不小,完全可以理解。然而,那些有家人特别是孩子们仍在国外受着疫情困扰的人,热切希望能够早一天接亲人回国,就早一天安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这些孩子是我们的,这样的想法难道就一定值得谩骂吗?

危难之际的撤侨行动更显大国担当

2018年上映的《红海行动》电影,以也门撤侨为背景,讲述了蛟龙突击队成功解救全部人质安全返回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深为中国人而自豪;不抛弃、不放弃是《士兵突出》中的信念,为我国广大民众推崇;而在战争爆发等危急时刻撤侨也是大国政府的通常做法。因此,在这次国外疫情波及广泛、日益蔓延的危急状态下,我相信中国政府肯定认真思考着相应的方案,不可能置之不理。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撤侨之际,从危险到安全,有些情感在升华

只是,滞留国外的人员众多,性质混杂,甄别困难,安置棘手,想在短期内做出妥善安排,难度空前!另外,这些滞留人员是否真正都处于危难之际,是否均必须回国(我国还在派支援队伍外出)?在回国途中、在回国后的隔离安置过程中是否会多了传染或传播的机会?也需要家庭配合政府做好谨慎评估。

最大限度地保障全体国民安全

无论是身在国内或国外,只要是自己的国民,保障他们的安全,政府的确都有责任。如今,在国外的同胞与国内人数相比,比重很低;但从绝对数上看却并不少,一时半会全部接回绝不可能。设身处地想想,在国内、在国外,诉求自然不一样;在疫情凶险的特殊状态下,更是冲突难免。如何平衡?既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不能冲动,也不可冷漠),也考验着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不断增加的输入病例压力,政府和国人都在勉力承受

正如同那些为了挽救疫情中心病患而逆向前进的抗疫英雄一样,我们身处国内安全地带的同胞是否敢于为了挽救国外的同胞而冒一点风险?还有“灵魂拷问”:向什么人奉献?向某些人奉献是否值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度和答案。欢迎大家都提出可行性方案,积极表达自己的态度。我想,国家应该也会欢迎这些观点的碰撞或意见的交流,并从中汲取凝炼最佳方案以利施行。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为谁辛苦为谁累,谁会真的对不起?

提供一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1.个人层面:本人或家属必须提出申请,表明理由,承诺费用分担,落实监护职责,申明一定遵守隔离制度,保障回国后有正当的安置处所,不会增加国家负担,不会干扰邻人正常生活。

2.社会层面:允许商业公司营运支援,允许社会各界提供捐助,鼓励公益组织协助相关安排(如秩序维护、消毒清洁、医疗照护、物资配送等)。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防止疫情扩散,需要共同配合

3.国家层面:组织专家研判疫情形势,发布是否需要回国的建议;制定消毒隔离方案,审核申请与承诺,甄别人员类别(优先保护国家功臣等重点目标人群,优先照顾疫情期间为国内防疫奔走的同胞,优先安排失去监护的未成年人,已感染、疑似感染、密切接触者分类处置,设立“吃肉骂娘”黑名单拒绝照护),安排转运批次,组织转运交通工具,落实隔离方案,监管方案执行,打击惩罚扰乱秩序者。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如此劣迹之人决不能再接回添乱

不吐不快的一些话

1.国家有责任,个人也有义务。特别如当前已上热搜的某些人,意气用事,肆意发泄,只认为国家和政府有责任,自己不必担风险、担责任,是国家欠你,还是邻居欠你?你的理由何在?我希望他们自己能够更主动些,少些抱怨,多出主意,承担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千万别只依赖别人来照顾你。

2.从国外回来,并不天然具有高人一等的特权。那些要求多多,高高在上,回来后又不注意隔离,引起国人反感,引起邻居拒绝,肯定不利于政府下决心。如果还想回来要特权,只能害了自己,也连累很多滞留在外的同胞。如果不能理解国内同胞长时间以来的牺牲,真的只想来“摘桃子”,其后果自然是无人能够接纳空降的“老爷”,你就“哪儿凉快哪边去”吧!

应该接回滞留国外的国民、华侨、华裔吗?理解配合才能共克时艰!

个别人以为所有人都该惯着她,但却害了许多人

有些话,说出来会轻松些。疫情期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大家心理负担都重,相互理解,相互温暖,共同平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