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 >>> >>>...

“哈尼长卷”

一幅长达17米的绘画作品

呈现了哈尼族17个不同社会生活场景

它,承载了老一辈人的记忆

再续了新一代人的思想

是哈尼族文化发展史,又一次真实再现......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赢普洱”,栏目面向于普洱市九县一区所有创业者。正是这个原因,平台想通过寻找更多不同类型的创业者,把他们的个人成长史和创业发展过程,通过汇集成“故事”的形式分享给更多的人。所以较之前几期的采访,这一期的内容可能更偏向于文学艺术。

杨俊华,普洱梵高艺术彩绘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油画系。虽然同为一个母校,但认识杨俊华是去年,而第一次真正了解、熟知他的作品是这次采访。在工作室,我见到了“梅子湖”、“荷花”“求生”及其它一些绘画作品,包括杨俊华最在意的“哈尼长卷”,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赋有别样的意义。“艺术是相通的”、“师法自然”、“画画是会上瘾的”......虽然采访时间短仅一顿饭的功夫,但其幽默风趣却不失“有理”的聊天中,能感受到杨俊华对绘画这一事业的热爱。就此而言“一个人出生可以不富有,但命运没有限制你‘努力’的权利”。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环境对一个的影响不可估量,尤其是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杨俊华的父亲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小时候在自家房子的木板上,总要画上几笔,虽然涂鸦的简单不成艺术,但也能“装饰”一下屋内的环境;在去离村子不远处的烧瓦厂时,偶尔也要带上杨俊华,让他捏出几只各种不同形状的喜鹊.......

一、所有人都以为我会学体育,但我选了美术

二十几年前,墨江县文武镇的发展还较为落后,进入到村寨中,更能深切体会乡下发展的落后。清晨鸡鸣声后,一把挑水的扁担穿梭于村寨小路间,要想从水井到家,做到一滴水都没有洒出去,也是一门技术......乡间田野,每一处都有杨俊华小时候的记忆。

乡下生活一般都大同小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农活,但村里的生活条件却很一般,杨俊华家也同样如此。“小时候我最怕干劳动。所以父亲经常教育我,不想干劳动就好好念书”。有一次恰逢星期天,家里正忙于插秧。烈日下,所有人都汗流浃背,等杨俊华忙完家里的农活赶回学校时,早已日落西山,晚自习还差点迟到。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上小学时,杨俊华最喜欢做的事便是,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预习完后,用硬币在课本上拓印,“每一本课本的每一页,我都拓印过。”

中学是杨俊华求学生涯的过渡期。“那时我特别喜欢打篮球,很多同学、老师,包括我的父母,都以为我会学体育,但我选了美术专业”。

直至上大学,杨俊华因为喜欢打篮球又因身高的原因,很多同学都会问他“体育系往哪里走”。当然,杨俊华学美术少不了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虽然学历不高,但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对我的影响很深。”

二、只要想画,我可以在任何地方画画

“画画是会上瘾的。老师教的是理论,我画的是感觉。”在学校里,老师一般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带学生出去采风时教他们怎么样去感受、观察事物,怎么样找到画画的最佳感觉。

艺术是相通的。2011年杨俊华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油画专业。虽说专业是油画,但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约着几位志趣相同的好友,一起到其他班级听课,国画课、书法课、陶艺课......包括现在最流行的行为艺术课,因为他始终相信“艺术是相通的”。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墨江文武龙潭党建 彩绘壁画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墨江文武龙潭党建 彩绘壁画

“除了厕所外,只要我想画,可以在任何地方画画。” 大学的时间相对自由,这让杨俊华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很多时候他会一个人跑到大街上,画行走的路人、矗立的大桥、清澈的河水、夜下的路灯......

“有一次,我跑到云南大学路边画画,好多大学教授、艺术家和学生都围过来看我画。当时觉得自己很牛。”杨俊华打趣的说。虽说听者有趣,但若当时没有那股劲和自信,不历练自己,又这么能使自己尽快成长?

“我是从梦中被浇醒的。”有一次,杨俊华一个人在公路旁采风,因为太累便不小心在路旁睡着了。那会儿一辆正在给绿化带浇水的洒水车从远处驶来,因为没看到杨俊华便浇得的他全身都是水。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墨江团田小学 彩绘壁画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墨江团田小学 彩绘壁画

“师法自然,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回想刚到学校时,杨俊华的绘画水平很一般,又或者说还不如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高考前有那么一段时间,很多同学会到外面学习以便艺考时能取得好成绩。但杨俊华家里的条件很一般,高昂的学习费用莫说有钱出去学习,为了这件事他还差点退学,也差点放弃理想。

“有那么几天我想退学,不想再画画。但后来老师和同学感染了我。”一般艺考生用的学习费用要比普通生多很多,尤其是学美术。杨俊华家住农村,家里能让他上学本来就很勉强,额外多出的学习费用使他不敢向父母开口要钱。“老师知道我家的状况。学画画用的纸和笔,基本上都是老师送的”。后来这个想法被同学知道后,很多同学还商议大家一起凑钱给他。很多时候,杨俊华常常一个人在画室不断重复练习老师教过的知识,忘记吃饭是常有的事。还好艺考成绩没有使他失望,比想象中要好很多。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泗南江幼儿园 彩绘壁画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泗南江幼儿园 彩绘壁画

相比多数同学,杨俊华上高中时还做过兼职。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又为了能继续学习,杨俊华在学校洗衣店找了一份管理员的工作。“洗一次收一块钱。一个月有300块左右”。

三、创业,可以从大学时说起

刚进入大学,杨俊华就给自己找了一份“送一次热水收一元”的兼职。“因为经常送水,女生宿舍我都很熟”。虽说这个兼职能勉强维持生活,但要想有点余额还得另寻出路。于是他根据自身及其他同学的需求,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便宜的老房子,简单装修后卖一些与绘画有关的学习用具,包括颜料、画框、装裱等。“我也不会,是自己慢慢研究出来的。”那会儿,很多邻校的老师和同学也会到他店里买材料,当时也和几家企业有合作,只是毕业后杨俊华就放弃了。

第二次创业是2016年,在昆明108智库空间注册成立了普洱梵高艺术彩绘文化有限公司,历时已有四年。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昆明花之城 壁画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昆明花之城 壁画

创业难免困境。早在毕业前,父母就一直希望他能当一名教师,许是性格原因,杨俊华仅在教师岗位工作两个星期后就辞职了。公司注册不久还一度因款项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杨俊华都没有给员工发工资。为此,他和朋友借了几十万元,用“急用先发”的方法缓和一段时间后渐渐发完。也曾因为资金原因,他出去外面打过工,可等他拿到工资回普洱时,因买各种颜料、工具等,身上早已所剩无几。

“绘画不一定在纸上画,可以多元化多方面去呈现。比如在墙上、书上、石头上.....”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墨江龙坝中学 壁画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墨江龙坝中学 壁画

2016年,应受邀杨俊华和几个朋友一起到贵州红果,免费为当地政府在旅游开发墙上彩绘。为此在去红果的路途中因为没带包,他把彩绘需要用的笔、刷子等装在裤包里,被保安误以为带了危险器具。

“要画出好作品,需要多走、多看、多交流。”虽说彩绘图由好几个朋友一起完成,但彩绘图面积大、内容多、信息广,内含一百多种当地景点特色,是杨俊华学美术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最大的一幅画,难免具有挑战性。还好他们出发前就早已分工明确并决定就地取材,在一天之内完成并交付任务。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网吧彩绘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网吧彩绘

目前公司有15名员工,包括10名画师和2名设计师,业务可承接各类学校彩绘墙、家装电视背景墙、创建文明城市围墙、文化长廊、古建彩绘、少数民族绘画、机关单位标语等,是一家极具专业性和高技术水准的企业,在普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一次,墨江哈尼族民俗的真实再现

“画画是会上瘾的,两三天不画会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打篮球一样。”

2015年,杨俊华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油画系。毕业展时,学校要求每位毕业生至少参展一幅作品,杨俊华一口气画了五幅,最后参展了三幅。同年他还参加了云南省青年艺术家合订本展览和创库新缝隙优秀作品展览。

2017年参加云南省青年艺术家合订本展览。

2018年完成长达17米的哈尼长卷画卷。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哈尼长卷’,是我对传统绘画观念的打破。”“哈尼长卷”,长17米、宽0.45米,是杨俊华花6万多元、用时近3年才完成。题材主要来源于墨江县镇各哈尼村寨中传统典型民俗。此外,画中还融入了新时代党政思想,如脱贫攻坚的内容,集中展现了哈尼山乡祭祀、哭婚、丰收等17个不同生活场景,其每一个场景都真实再现了杨俊华在哈尼村寨中的所见所闻。

涂鸦几笔简单,但如何有理有据才是关键。为了能搜集到更多资料,接近文化源头,杨俊华几乎跑遍了墨江县每一个乡镇。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向老一辈请教“过去的生活”和年轻一代交流“未来”,将获得的信息融入到绘画中。当然,搜集资料也不容易。每次出去采风,杨俊华少则要在外面呆几天,多则达半个月,而且都是自费与村民同吃同住,最困难时他已经没有回程的车费。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哈尼长卷”中有一个地方,杨俊华用“画中画”的形式用到了牛体绘画,赋予了它很多的寓意。早在他还没有完成这幅画时,有朋友曾出价20万元希望能买走这幅画,但被他拒绝了。杨俊华计划带着“哈尼长卷”参加一些展览,并最终把它捐赠给博物馆。此外,杨俊华对哈尼服饰也有所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哈尼服饰在图案上也从原来的单一结构和寓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同样是2018年,杨俊华根据搜集到的有关哈尼族民俗文化史料,用文字和图案的形式,在墨江县泗南江初级中学画了一个古建筑示范点。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目前,工作室位于普洱市思茅区茶马古镇“杨俊华油画工作室”。还与朋友一起合开了一个培训班。未来,在继续深究、继承哈尼文化的同时,杨俊华将不断学习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丰富自己彩绘的内容。同时将根据政府及社会发展需要,彩绘的作品将更加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把普洱元素融入到每一幅画中。

A.公司为何取名为“普洱梵高艺术彩绘文化有限公司”?

B:一来是比较喜欢梵高的画,但最主要还是受梵高对绘画精神的影响。

A.您画一幅画,最快要多久?

B:十分钟。画东西我不会刻意去画,我画的是感觉,画的是色彩。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在规律,画得多了就会找到画物体的最佳感觉,就像绘画中常用的“加减法”。很多人刚开始学画画时一般都会用“加法”,但有时可以反过来想,“剪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会“取舍”一些不必要东西。就像黑、白、灰三种颜色,画的过程中我会适当把它们“剪入”。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A.如果让您看一幅画,您会从哪个角度去看?

B: 第一,我会看它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创作出来的,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效果。绘画的方式有很多,有的人喜欢用刮刀;有的人喜欢用笔;而有的人直接用手...... 艺术家的一些基础性操作,也是欣赏方式中的一部分,比如他的绘画方式、表达方式等;第二,看一幅画我不会看它像不像、好不好看,而是看它有没有“情感”。情感很重要,是一种交流方式。用情感去看事物,好比这些事物是“活的”,瞬间有了思想。

A. 贵州红果旅游开发墙上的彩绘,你们是怎么完成的?

B:构图。一般喜欢画画的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可能更擅长于某一方面。所以出发前,我们早已分工明确并决定就地取材。比如我画的是天空,画到一半我就会看其他人画了什么?画到什么程度了?这样我就知道接下来我该画什么景,配什么颜色。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创业故事:墨江杨俊华,用“彩绘”绘出的创业之路

A.创作“哈尼长卷”的灵感和初衷源于?

B:源于初衷,就是喜欢画画。早在毕业前我就有画“哈尼长卷”的想法,有时间到各个村寨去看看。我的毕业论文标题是《墨江碧溪布都民族服饰》,因为写论文需要搜集、研究很多有关哈尼族的资料,所以写完论文后,要画“哈尼长卷”的想法就更加坚定了。当时的想法就是,把我所看到的有关“哈尼族”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把它们呈现出来。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一种民族语言文化“断层”现象。虽说很多人说自己是少数民族,但能说、会听的人少之又少。哪怕到偏远山区,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所以我想用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行列中。因为我们是民族的,“民族文化”值得我们骄傲。

A.“哈尼长卷”画了几年?对您来说它代表了什么?

B:

三年。“哈尼长卷”是我印象中对传统绘画观念的打破,是我人生绘画之路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画一个物体就要把它画得很像,要栩栩如生。说实话,之前的那些画中我便没有倾入更多的情感,但画“哈尼长卷”我很用心。

在学院里,老师教的是绘画理念和方法,怎么样观察事物。如果要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最后还得 “师法自然”,太注重物体外像容易细节化。画画不一定要画得很像,靠的是感觉,画的是物体背后真实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