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成功”防疫背后,没有告诉你的那些

烦薛之谦的人,应该没有不知道丁香医生的。

而是个中国医生,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丁香园——丁香医生就由此而来。

中国医护的难兄难弟|德国“成功”防疫背后,没有告诉你的那些

最近丁香园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表扬德国的防疫,核心观点是:

德国之所以死亡率如此低,是由于高超的检测技术和效率。

在次之前“网红医生”张文宏,也发表了一样的看法。

我很赞同,绝没有要挑战的意思,但是在德国待了这么些年,我想做一些补充。我的补充不只针对德国,和我们自己,也息息相关。看到最后自然明白。

德国专家:医院数量越少,人民医疗越好

别看现在德国媒体和政客,把医务人员奉为天使,在 2019年7月,他们准备把德国的医院,来个腰斩。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专(砖)家们,发布研究报告说:德国1400座医院,太多了,应该只留其中前600名,其他一律砍掉。

其实,德国医院的数量自统一之后,就不断在下降,1991年全德国还有2400座医院,而现今还只有1400不到,减少了将近一半。

那时,可看不见这些政客议员,为保留这些医院奔走。所幸德国政府平时效率不高,要是真的通过了,德国人均拥有医院数量,将为我国的1/3。今天德国的抗疫大军,也要少了一半。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病患人数增加,为什么德国医院反而越来越少呢?

德国专家的理论是:想要服务更好,医院必须更少,以效率取胜!而作为老派资本主义国家,提高效率的重要一招就是:市场化

2004年,德国政府推行了一个DRG政策,核心是:处理完一个病例,就拿一份子固定的钱。

这项政策想的很好:通过市场化,把效率低、性价比低的医院劣汰,这样剩下来的都是,服务好、价格低的模范医院。

到德国医院那,这算盘就打走了样:

既然一个人头就是一分钱,那想赚钱,每个人头上少花点时间,不就行了?

于是,他们就这么做了。

医院成了工厂,医生成了工人,而病人的健康就成了流水线上商品,一番敲打后,待价而沽。

中国医护的难兄难弟|德国“成功”防疫背后,没有告诉你的那些

人心卷入了效率至上的齿轮中

而且,严谨的他们质量也不放松。

医疗标准不能降低,可不能砸了“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鱼和熊掌,都想要,这个有点天真的完美计划,靠什么来背书呢?

德国先进的医疗器械?这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在于:

剥削医护人员

如果你去问德国医生,三个里面有两个都会抱怨:每个病人,就给我们这么点时间问诊,臣妾真的做不到!

精明的德国医院说话了:你不是嫌照顾病人时间少么,下班你可以接着干,但是谁要填加班时间表,嘿嘿,别怪我就不和你续合同!

于是,德国医护人员,本着对患者起码的负责,每周工作时间平均50小时 (作为对比:中国医生51小时)。

而他们加的那些班,大多不敢填,有一半都为医院白干了。省下的钱去哪了,我不知道,反正没进该进的口袋。

不仅如此,也许你想不到,德国医生的工资水平,在欧美国家垫底还不如此次疫情中崩得一塌糊涂的意大利。

中国医护的难兄难弟|德国“成功”防疫背后,没有告诉你的那些

最短的那根就是德国医生的平均工资,差不多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

难怪55%的德国医生对收入不满(作为对比,在中国这个比例是65%)

别着急着同情德国医生,医院要正常运行,除了医生,可还要很多护士,护工。这些护士护工干的活,又脏又累责任又大,不比医生轻松,可是他们的薪水低的多。

德国普通的工程师是中产阶级的代表,税前年薪大概5万欧,而这些护理人员只有3万,只有德国中产阶级一半多点儿。

哦,忘了说,德国议员的工资税前是12万,相当于4个护工。

而且这些议员交税还少,其税后的工资相当于护工税后工资的6到7倍。

拜自由民主的制度,人两袖清风,又腰缠万贯。

天下无敌的德国医疗体系,没了这些傻子,还剩啥?


中国医护的难兄难弟|德国“成功”防疫背后,没有告诉你的那些

现在知道,我们社会里,谁是真正重要的人了吧:护工护士,超市店员——那些工资这么低的人

我问你,你要是德国人,这活你愿意干不?

你不愿?我敬你不傻。

你愿意?我敬你有情怀。

我再问你,没有护理人员,德国那么多先进的设备,谁来操作?谁来负责协助检测呢?

医生?杀鸡用牛刀,再说没有这么多医生啊。

全自动?更不可能,都这么先进了,德国为什么还没有征服银河系呢?

所以德国现在看起来,防疫做的出色,根本上靠的就是这帮有情怀,有责任的傻子。

没有他们甘愿过劳,不惜被剥削,也要挺着救治同胞,德意志的土地上,早就尸横遍野。

没有他们甘愿过劳,不惜被剥削,也要挺着救治同胞,德国137年医保制度的神话, 早已灰飞烟灭。

望西思东,扪心自问

其实德国的医生,和我们的中国医生,虽然是两个系统中,各有各的挣扎,

但在很多角度上,可以说的上是难兄难弟:都不快乐,都付出太多,收获太少。

看官中有医生护士的,对此有何看法,我很感兴趣。

盼望有一天能听见,中国医护圈由衷地发声:

这次疫情后,我们的待遇好了很多。

德国联邦数字统计局

德国最大的医生协会——MarburgerBund,2017年的调查

德国中央医疗保障中心统计报告

NERA调查报告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