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混不下去,小城市就能過得舒服嗎?

對於個人站長們來講,其實大城市小城市都一樣,吃網絡飯對環境要求真心不是特別大,大城市需要拼死幹,小城市也閒不起,創業的路上到哪都逃脫不了,努力,堅持!


我,31歲了,用這些年的經歷闡述一下標題的答案——小城市,怎麼可能舒服呢!只是不同的場景罷了,一樣需要努力地打怪升級。

大城市混不下去,小城市就能過得舒服嗎?

所謂的大城市不過是你的夢想與追求的起點。
本人12年軟工畢業,本科出道。起點低了,找工作自然矮人一截。想著能提前進公司鍛鍊,總比那些找不到工作而考研的同學好些吧。畢業時,三方協議簽了西安某公司,公司說是華為參股40%的公司。原本是奔著華為去的,其結果入了坑,是個外包公司。若申請去華為工作還需華為某項目的面試。還好有專業底子,有幸進入華為研發部。

在華為工作的幾個月裡,見識確實增進不少。但心裡總有些不平衡,那個技術遠不如我的同事,為什麼考個研就能成為華為的正式員工,這層社會金鍍的太不厚道了。誠然,大多華為新入職同事都是狼人,加班如命,不易多說。
隨著華為某項目的結束,我又回到了原公司待命。這一待命就是半個多月,整個人一下子空了。後來,又有新項目,又面試,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13年底,橫下心,辭職!
反覆幾次,意識到自己,就像一塊磚頭,哪裡需要往哪裡搬,不需要了就扔在一旁。或許這樣的意識尚早,先幹幾年再說,又或許不能再繼續。多少次下班回家,坐在電腦旁問自己:小子,這是你想要的麼?所謂的夢想、所為的追求就是在這裡當塊磚頭麼?辭職吧?辭職了,靠什麼營生,我還會些什麼?!是的,我什麼都不會,除了一點點軟件技術。還要再找一份工作?那還不如現在不辭職。最後想明白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前怕狼後怕虎,那麼他幹什麼都不成。於是依然決然辭職,辭職後的瞬間,如釋重負。接下來幹什麼,也很快有了計劃。定下一個目標:一臺電腦、一個根網線,還有一個我,花三個月的時間看看能幹出個什麼。


14年初,首戰完敗!用100天製作的打碼器打水漂了。
驗證碼原本是人工輸入的,但有些大神製作了打碼器。以便於某些註冊等環節的自動化,這麼一來,自動識別驗證碼成了香餑餑。當時識別一個驗證碼2~5分錢不等。
我也想成為這樣的大神,我也想製作這樣一個永動機!畢竟我的畢業設計是車牌識別,與驗證碼識別技術相近,應該能搞定。100天,日日夜夜,回想當時真是拼了。工作和創業,真是兩回事。一個幹給別人,一個幹給自己。
最後敗給了市場,驗證碼類型太多!! 也算敗給了自己,做事前,沒有做好充分的調研。
14年中,回了三線城市的老家。再玩SEO,入賬頗豐。
由於之前三個月的失利,不得已回老家節約成本了。經朋友點撥,SEO的熱度還沒下去,還能搞一下。還好大二時有淘寶客的經驗,SEO很快就上了手,接了幾個優化的單子,並帶了三個徒弟。
那時,在家的這幾個月明顯感受到西安與我這個三線城市的差距。
1、在家,幾乎沒有我專業的生存環境。西安有軟件園。
2、在家,沒有專業上的朋友,專業0幫助。
3、在家,明顯感受到快遞變慢很多很多。西安,上午拍下午到,最遲第二天;在家,不存在當天到,3天內到就是賊快。

總之,各種節奏特別慢,當然現在的我已經習慣了。
15年,福禍雙兮,命也,運也。
人吶,不作不死!手裡有了閒錢就愛折騰,“政策股”是當時在我腦子裡面迴盪最多的詞。一朝入股市,統統交學費。SEO的單子也不如之前。收入又開始緊縮。
同學勸我,從家裡出來吧,還是來一線城市吧。多多少少比在家裡折騰強。我拒絕了,因為我開始慢慢的適應慢節奏的生活了。15年底,找了個餓不死的工作,成家生娃。
20年,嘆。
最近,疫情在家無事,和幾個至今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同學做了交流。發現他們過得也並不怎麼好。
同學A在上海每月25K,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在上海肯定混不到房子的,在老家買的房子,媳婦也在老家帶著娃,好在媳婦是老師,有個寒暑假。日子不缺錢,但沒有了生活。他說,再幹兩年就回去。這話我兩年前就聽他說過一回。
同學B在武漢,研究生,在武漢買的房子,100W+,首付長輩出的,每月6K+的還貸壓力,這次疫情,生怕工作沒了。還好,有老婆孩子在身邊。
同學C在北京,研究生,家庭殷實,但因在北京買房也是掏盡了家底。5環外,80+平(除了公攤還有什麼?)。C父在老家,C母在北京帶娃,C夫妻倆,早出晚歸。還好工作不錯,原小米後跳槽到頭條。

20年,思考。
我想,這就是小城市的我們的理想和現實。讀書、學習,去大城市,發展,實現抱負。不,我想,我們都是普通人,做著普通事。現實買單理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問題是,當你看到了將來是個瓜,你還願意去種麼?誰又願意為既定的未來努力呢?
我,作為一個去了大城市,又折回老家的同學,自認是逃兵。卻又找不到槍斃自己的理由。我在老家,最缺的就是在大城市的你們所擁有的,好賤。
至今,做了些網站、APP等,算不上多麼好,至少能來點錢。這段時間,做了個微信小程序“值班表2”,適用於一人排班多人值班的場景,支持短信提醒,週期任你定,也算是第N次嘗試創業吧。得,不創業,只掙錢。“值班表2”給需要的人用,謝!
大城市、小城市,一樣的是努力,不一樣的是人生。為什麼不逼自己一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