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商考研带你飞-Day3

暖心小贴士:

今日知识点都属于新贸易理论。

一方面,教材对于概念的叙述过于啰嗦,同学们注意总结记忆;

另一方面,以下所有概念均建立在"国际商务”的范畴之下,与宏观微观经济学的侧重角度不同,请大家注意区分。


1 定期性贸易

定期性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市场上一种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一种原因是季节性因素,一个国家在夏季生产并出口夏季水果到此时正处于冬季的另外一个国家的情形;另一种原因是不同的需求状况,如相邻国家通常在错开的电力需求高峰时段相互交换电力。


2 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在第三国仅仅经过储存和批发)易手进行的买卖。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即是转口贸易。


3 再出口

再出口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在第三国仅仅经过简单处理,如包装、灌装、清洗、分拣等)易手进行的买卖。


4 货物可得性

产品差异意味着各国制造的商品虽然在使用功能上并无实质性差异,但是,由于工业设计、历史卓越、广告、真实或想象的次要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商品会被消费者视为不同商品,自然会存在国外消费者对这些近似商品的需求。因此,一旦技术进步创造了全新产品或现有产品类型的最新改进,通过示范效应的作用,新产品在创新国之外的不可得性便为创新国创造出全新的国外需求,这种需求至少一开始只能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


5 技术差距

波斯纳等人提出,由于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差异,新产品在创新国被创造出来,其他国家在学习掌握生产技术以便有能力模仿新产品之前(模仿时滞),需要从创新国进口这些产品。不断的创新使得国际贸易持续发生。


6 产品生命周期

这是第一个解释贸易模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理论。

弗农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创新领先型国家、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此外,每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在第一个阶段中,新产品能够获得溢价,其生产会集中在美国,再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在第二阶段即成熟阶段中,其他发达国家对该产品的需求和生产能力开始上升,在这些国家进行生产变得有利可图。在第三个阶段中,曾经的新产品变得标准化(初级产品化)。因此,大量的生产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换句话说,比较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


7 收入效应

林德理论:

针对差异性产品,需求的相似性产生贸易,而需求偏好决定于人均收入。因此,人均收入水平越近似,需求越相似,差异性产品的贸易量也就越大。这同正统理论主要针对同质化产品、产业间贸易,认为国家经济的差异越大、偏好差异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大的观点正好相反。

多样性假设:

贝克尔的多样性假设从不同角度强调消费者对于多样性需求的偏好,认为真实收入的增长使得购买者可以获得更多样的产品,而更多样的产品主要来自于进口,这样,随着人均真实收入的增长,进口品总体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


8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大批产出使单位成本下降,原因是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下降,及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生产效率更高。

当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这类产品时,生产率会提高,单位成本会降低,从而为该国经济带来显著效率。这一理论意味着公司可以通过出口获得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来解决这一问题。

规模收益递增的效果意味着一国并不一定拥有行业的要素或比较优势,也可以在少数一些行业进行专业化,从其他国家进口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最终的结果是这个国家在增加了消费品种类的同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这些产品。


● 关于我们 ●

鼎悦国商考研成立于2019年,专注且只专注于国际商务专业考研辅导。项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生发起,教研与师资团队均曾参与国际商务专业国内教材的编写,以及外文教材的翻译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