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截至发稿时,肆拾玖坊共筹款200余万元采购医疗物资,累积驰援6个省份31个市县的42家医院,合计捐赠75000只医用外科口罩、10600件医用防护服。主要捐往湖北省多个重度疫区,还有河南、湖南、广东、安徽、四川多地医院。

轰轰烈烈的公益捐赠落下帷幕,但项目组成员并不如想象中的欢呼雀跃,而是感到无尽的疲惫……

但似乎又不是一个“累”字能概括的,而是无数次希望亮起又破灭的折磨和煎熬,甚至绝望。用一个时下流行的词儿来形容,应该是“虐心”。

在百般折磨、无数次失望下,最后终于亮起一丝缝隙时,项目组拼命冲了过去,挤了进去,最终顽强地钻了出来……

合计驰援6个省份、31个市县、42家医院、75000只口罩、10600件防护服,当捐赠小组向大家汇报最终战果时,每一位股东都会油然而生自豪感。这是我们大家的心意。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当前方传回视频、照片、感谢信时,大家更是深感欣慰,这是我们每一位肆拾玖坊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但这同时也是项目组全体成员殚精竭虑、身心透支的一个多月。因为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轻松。

“特别磨人、特别煎熬,哪怕你有举世无双的耐心,也会被磨光”。

这是肆拾玖坊CMO、“药神”张红星的心声。

“百感交集,唯独(初期)没有成就感”。

这是肆拾玖坊供应链负责人,捐赠小组核心成员鲍伟伟在项目过程中最深的感受。

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操盘手,他们俩是被虐得最厉害的,也是最能相互理解、感同身受的战友。而这,确实是一场战役,项目组就被称作“疫情战时指挥部”。

山重水复

战役是在大年初一那天打响的。

风声越来越紧,随着武汉“封城”的消息传出,以张传宗为首的肆拾玖坊高管团队已无心过年,而是将目光聚集在了疫情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CMO张红星本来也没打算安稳过年,他和团队已策划好过年期间的一系列推广动作——从主题策划到品牌传播,从抖音互动到今日头条——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料”,计划在春节这一喜庆的日子、也是团聚饮酒的典型场景中做几轮大力传播。

疫情打乱了这一切。在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的紧急会议上,议题是:

捐钱还是捐物资?

捐钱捐多少?

捐物资捐什么?

捐到哪里?

尽管大家都没经验,但还是很快形成了共识:肯定要参与,要捐赠。捐物资比捐钱好,因为物资比钱更有用,也更为紧缺。

CEO张传宗立刻拍板:总部先拿出100万专项资金用于医疗物资采购;同时发动总舵员工和全国各分舵捐款,并且一定以自愿、量力而行为原则,不能因善行而强迫股东。可是大家踊跃捐款的热情远超预期,几天时间就又募集到100多万元,充分表明肆拾玖坊的“侠义”立身不是空谈。

在捐什么物资上,大家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无非是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乳胶手套之类,总之是医院急需的,尽量在几天之内买到然后尽快送往一线。会后立刻成立了工作小组,分工很明确:

供应链管理部总经理 鲍伟伟 负责采购,这是她的本行,比较容易驾轻就熟;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CMO首席营销官 张红星 负责捐助流程,将物资对接到各地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或各个医院,这一过程中免不了和多地政府、医院、媒体打交道,也是CMO的分内之事;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销售部总经理 白专 落实定向捐助医院名单,因为肆拾玖坊的股东遍及全国,可向他们确认各地疫情实况,以便更准确、更有效地捐助到位。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然而事后证明,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医疗物资根本买不到!不要说几天,项目组一头扎进疫情物资采购圈后,发现这简直是个无底洞,什么人都有,就是物资欠奉。最后大概折腾了30天……

鲍伟伟很快就发现,她之前的经验在这里根本不好使。水真的很深,一踏进去好像掉到了汪洋大海里,“没有方向感,特迷茫,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资源,也不了解标准,方法和途径都是空白。”

她凭着做采购的经验和本能试图摸清方向。“到处打听线索,只要有消息就先接收着,加了无数个群”。在这些群里泡久了,也大致勾画出个轮廓:疫情很紧张,企业和公益单位都动起来了,民间组织都自发在做。物资少,再加上这么多家机构在抢,就更稀缺了……

各个群“拜”了一圈下来,她发现最有效和直接的似乎是校友群,因为有基础的信任背书,而且汇集了各行各业的人,更重要的是,很多校友在国外,那时国内的资源已经非常紧张了,大家纷纷把眼光投向了海外。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肆拾玖坊在异国他乡走街串巷寻找药店

与此同时,张红星用两天时间把各个地方和不同机构的捐赠流程梳理清楚了,转过头来发现了鲍伟伟的困境。二话不说一起做吧!否则没有物资拿什么捐呢?

于是两个人一起陷入了“全民动员”的汪洋大海中,“成立了好多群,某个分舵或联盟对接,就建个群,一会儿工夫就十几个群”;“一个同学或朋友发来线报就赶紧追踪,介绍人和转介绍人到最终接口人,一件事就能建好几个群”;“还有网上搜来的厂家线索,也是打电话挨个追,经常追着追着就断了,要么干脆没人接”……总之就是无数头绪、非常琐碎,极度锻炼人的耐心和意志。

但两个人都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就这么死磕到底,碰到有希望的就一鼓作气追下去。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某人信誓旦旦说我这儿有防护服,两人满怀希望跟对方谈,今天发图片,明天发价格,然后谈合同,谈到最后确认其实是隔离服——完全不是一个物种。还有护目镜也是类似情况,百转千回谈完了,最终发现只是个防风眼镜……类似这种情况有几十起,让人哭笑不得。

层峦叠“障”

经过了四五天的迷茫期,鲍伟伟和张红星逐渐理清了头绪,也终于明白国内的医疗资源一般企业是不可能拿到的,因为合乎标准的几乎都被官方接管。这时能看到日韩两国的零星货源,但是医用、民用鱼龙混杂,正规渠道货源价格高昂,符合国标的货源极少。

各国标准不尽相同,彼此之间如何换算也是一门学问,就拿大家最熟悉的N95来说,因为各国标准不同,KN95、N95、FFP2、KF94到底是不是一个等级?再加上各路口罩层出不穷——医用、工业用、普通人用,医用再分医用护理、医用外科等等,以及遵循的是GB还是YY,一大堆专有名词和标号分分钟把人弄晕……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肆拾玖坊采购的医用防护服

几天时间恶补后,两人从“菜鸟”迅速升级到准专业,过滤速度明显加快,先说规格和型号——目标是捐赠一线,所以口罩要求是医用级别,N95必须是防液体、高压喷溅和病毒产品线的,一次性口罩也要求至少能够阻燃、抗液体喷溅的医用外科口罩。

经过一周左右的历练,鲍伟伟和张红星已经对主流型号了如指掌,国内标准、日韩标准、欧盟、美标张口就来,任何资源对接上来先确认标准,基本“一剑封喉”,不符合标准就免谈,以终为始倒着推,效率提高了很多。

但还是难免错判,因为太多“货不对版”。消息来源鱼龙混杂,而且经常是几传手,很难保证过程中信息没有错漏或扭曲,而且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想浑水摸鱼而故意搅混水的人。灾难是人性的放大器,人性中的善与恶往往都会格外明显。而好在,肆拾玖坊一心向善,秉持着侠肝义胆,物以类聚下碰到的也多半是良善之人,所以只要有信息,项目组就尽力甄别,生怕错过每一点希望。

项目启动的第二周,鲍伟伟和张红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货源甄选上了,每天从睁开眼到午夜就一直在接头各路“神仙”——股东提供的、网上搜来的、两人自有的资源蜂拥而至,几天下来,时刻处于信息爆炸状态,濒临崩溃。但是别无选择,崩溃完了重建,两个人互相鼓励一番,接着再来。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肆拾玖坊通过中国邮政发送的防疫物资

谈了无数单,最后都是失望。

也想到找外援,考虑到珠三角经济发达,制造类企业密集,先找到了全国联盟理事长、广东天地分舵舵主杨佳,看能不能直接联系到厂商。

杨佳一贯雷厉风行,当即把核心堂主拉到一起,共同对接资源。张红星因此进入了一个“特别专业”的群,里边各路高手云集,辨标准的、供应链的、捐助链的,甚至细分到流程中专门负责填表的……张红星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也很是羡慕,他和鲍伟伟可没有这么多人手。

但几天过后他也发现了弊端,那就是细分必然导致人多,人多环节就多,这样一来协调成本高昂,速度就快不起来;而且价格波动非常大,其“心跳指数”堪比股市。

跟了几天之后,张红星觉得这种模式不适合项目组,决定另辟蹊径。

他跟鲍伟伟一起商量,总结了一下前期的经验:将采购目标集中于口罩、防护服,因为这属于一类资源,是必需品和急需品;既然捐赠,就希望是急人所急,雪中送炭。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珠穆朗玛

这时一直处于销售前端、却是捐赠末端的白专传来一个消息:因为身处疫区(老家湖北巴东),肆拾玖坊玖叁分舵的应军舵主答应支援他500个一次性口罩应急。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张红星眼睛一亮,口罩!这个时候还能有500个,看起来是有门路的,立刻电话联系了应军舵主。得知玖叁分舵一位股东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算是业内人士。此人与微信的创始人同名——也叫张小龙。张红星暗暗祈祷,希望他也神通广大。

1月29日,张红星和张小龙通了电话,意见很一致,不用考虑国内了。只能转向国际市场,他们把周边国家挨个分析了一圈——日韩肯定没戏,东南亚国家已经缺货,台湾当局限制口罩出口大陆……有些欠发达的小国家可能相对还是盲区,一圈比对之后张红星决定委派张小龙出境采购,就锁定尼泊尔和印度。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肆拾玖坊在尼泊尔采购捐赠物资

当时张小龙身处贵州,确认行程后他立刻出发,1月31日晚从贵州兴义到四川成都,2月1日飞越珠穆朗玛峰抵达尼泊尔。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尼泊尔政府就在当天发出了禁止出口的命令!而WHO世界卫生组织也在当天把中国的疫情级别调到“严重”,虽不建议禁运但挡不住各国自行其是。当时印度的禁令就是完全限制连原材料都不得出口,研究尼泊尔的禁令发现相对有弹性——“在保障本国公民有足够储备的情况下,限制出口”。所以张红星决定继续购买,然后想办法尽快运回国内。

但非常时期并没有正规的国际贸易或大宗批发渠道,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家店一家店去买。张小龙一个人精力有限,效率太低,他紧急联系了在当地一位搞旅行社的朋友,绰号“国王”——此人在中国留过学,懂中文,受过中国的恩惠,所以也乐意回报。

“国王”二话没说叫了七八位朋友,就靠走路、骑自行车、骑摩托,见到药店、医疗用品店就进,围着首都加德满都“扫街”。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尼泊尔朋友采购小组成立

当然,在大规模“扫街”之前,先要验证口罩的身份。因为语言文字不通,规格、标准也看不懂,就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试验。医用外科口罩应该有三层,而且第三层得防水,就先买来口罩倒上水做试验看是否防水。小龙把试验视频发给张红星,看到确实防水才敢去采购。两天下来采购了大约五万多个口罩,几乎把加德满都跑遍了。

国内张红星跟鲍伟伟一边看视频一边琢磨,没有资质证明,没有合同没有发票,只能靠自己判断了,他们不放心又把视频发给几个医院的医生,有回答可以有回答拿不准的。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但时间不等人,采购团队看到和试验品差不多的就都赶紧购入,因为一犹豫可能就都没了,同时把范围扩大到了加德满都周边,这样一共攒了大约十几万个。

“买上瘾”的张小龙说还可以再扩大范围采购,但张红星觉得风声越来越紧,买得到运不回来就麻烦了。便当机立断让小龙赶紧回国。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尼泊尔政府的禁令通告

2月4日,当张小龙风尘仆仆赶到海关时,发现尼泊尔国家人口与卫生部已派人到机场驻守检查出口物资,情况非常严峻。这时有三种选择:

一是通过阿里巴巴菜鸟运输或顺丰国际速运,在疫情期间提供抗疫物资免费运输,但张红星几番联系后发现此路不通,这条渠道要求有工厂提供全套资质,而且货物多速度慢,大概要十天后才能起运。

第二种方法,干脆人肉运回去,为此打了140个包,保证单件不超过单人携带的行李重量,寻找回国的旅行团,动员同胞们一件一件帮我们背回去,但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群。

第三种方式就是搭乘货运航班——花钱包舱运输,不过没有直航,需要跨国中转。

三种方式都是无比艰难!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加德满都机场

好在尼泊尔和中国关系不错,而且尼境内未查出感染者,2月1日发的禁令刚过去几天还有个宽松期。当时加德满都机场堆满了运往中国的物资,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为此也跟海关做了沟通,最后达成谅解:已经到达机场的物资,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尽量放行,此后再严格执行。

还算侥幸。但可供选择的航班已经不多了,张红星在国内做着货物通关准备,因为判断捐赠物资可以走绿色通道快速放行,他便联系白专请巴东县慈善总会为货物开具捐赠证明。加德满都海关要求填写起降机场,但当时并不知道能搭上哪趟航班,又会降落在中国哪个机场,干脆连夜查询了所有从加德满都飞中国的目的地,把成都、重庆、广州几个机场各做了一套证明文件。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尼泊尔人“国王”在加德满都机场协助办理报关手续

在多方运作下,终于将375公斤的货物送上了尼泊尔—泰国—中国的货运包机。听说东西上了天,项目组所有人的心也跟着悬在了喉咙口——先是怕买不到,买到了又担心运不回来,项目组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张小龙给张红星立了军令状:请放心,我一定把货送上飞机再回国。

但中间还是出了岔子,张小龙2月6日下午回到国内,按说物资也会在6号到达中国但是没到,经查发现货运班机还在尼泊尔根本就没动。这下所有人都快急疯了,拼命联系尼泊尔方面……有惊无险,这批口罩终于在中转泰国后于2月7日晚落地成都双流机场。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医用级口罩在加德满都机场打包

项目组总算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可以真正考虑捐赠的事情了。

通过这次项目,成员们发现,公益其实是个很专业的事儿,不是你有钱有善心就可以做的,每一步的流程,每一个步骤的选择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外行凭着热情和善意冲了上来,却往往会在某些环节把自己置于茫然和尴尬的位置。

比如,此时海关通知可以取货了,就好比西天取经已经到了雷音寺,却不知道还有最后一道关等着你。兴冲冲到了海关,被告知捐赠可以免税,但要填若干表走若干流程,而且必须提供国外生产商的生产资质。

这下傻眼了,没想到回国又碰到这个问题。项目组又花了两天时间用来论证和尝试能否打通关节,最后决定不走捐赠流程了,时间最宝贵!于是,这批捐赠物资成了“商品”,按常规国际贸易货物走完了付费清关流程。

这时,之前联系好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处于久旱盼甘霖的状态,白专每天要接无数电话,被各地的舵主和堂主们催问,问题都一样:口罩啥时候到?白专说自己那段时间真是“充满负能量”,本来身处疫区动弹不得就已经很郁闷了,还得每天解释自己完全掌控不了的事情,“我不敢承诺,但也不敢不承诺”,不承诺大家会觉得肆拾玖坊不靠谱,但承诺了,拿什么东西来给他们呢?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肆拾玖坊采购的医用防护服在装车

口罩出了海关,项目组绷紧多日的弦儿才稍稍放松。但一看物流,大家又皱起了眉。因为疫情严峻,很多省、市已经断路,绝大部分快递公司不接受疫区订单,物资根本运不进去。一番斟酌之后,决定本着救急、就近的原则,一边就地捐赠成都三家医院,一边联络中国邮政进行专项运输沟通。最终这批口罩有70%被发往湖北省多个市县,同时还驰援安徽、河南、四川、贵州等地。

略微令人尴尬的是,采购回来的口罩一共有七八个规格,对于有些国外规格,个别医院不敢接收,担心不符合中国医疗用品标准。白专又紧急联系附近区域舵主,将口罩转运到同属华中联盟的湖南、河南等地,用于居民使用,以免浪费。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肆拾玖坊咏春分舵秀英堂接收物资后准备送往定点医院

峰回路转

张红星和鲍伟伟始终没有停止寻找新的货源。同时,也有全国许多分舵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但依然是希望多次升起,又多次破灭。

肆拾玖坊华佗分舵高小砚舵主,身在医疗圈,相关资源相对充足。疫情期间付出极大心血搜集各种物资信息,虽屡次受挫却终不放弃。2月3日,她有一个“把握很大”的货源“有大量N95医用级防护口罩,现金付款不走账。”张传宗紧急签批了特殊付款流程,迅速安排40万现金交给酱酒营销部负责人张传远第二天在北京与对方“接头”。大额现金提取本就不易,需要提前预约,又在特殊时期,银行接待十分小心,传远约了三家银行跑了几个分理处,才抱着40万现金小心回了家。

“一宿都没睡好,惦记着这一包钱,还有明天交易是否顺利”。第二天左等右等没消息,第三天等到晚上最后等来一条令人绝望的信息:别等我了。而这是高舵主苦守了三天的结果,本来一切都说妥当了,最后时刻供货方告知高小研“被征用了”,之后她一度处于情绪崩溃的状态,“真的拿不到,只能放弃了……”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肆拾玖坊衡山分舵受总部委托分发物资给湖南多地医院

南诏分舵介绍了云投集团的资源,该集团是云南省最大的对外投资公司,在东南亚多国业务广泛、资源众多。有消息说泰国有10万个口罩资源,但几经周折确认这批口罩是用于防尘防雾霾,非医用标准。希望再次破灭。

华学恩学传来消息说一位股东有工厂生产防护服,可以出厂价供应,大家觉得“这回应该没跑儿了吧”,结果样品发过来发现是隔离服,依然不符合采购标准。

采购渠道和资源考察随着世界地图蔓延开来:日本、韩国、印尼、印度、乌克兰、俄罗斯、荷兰、美国、德国、法国、捷克、波兰、匈牙利……

就这样,十天左右时间,折腾了40多个国家的资源,几乎把地球扫了一圈,结果却接近颗粒无收(尼泊尔的口罩当时还没落地)……每一个信息、每一条渠道,就像点亮的灯光,吸引和激励着捐赠小组一刻不停,随着一盏盏灯光熄灭,心中的希望也随之黯淡。

而且,由于疫情的阻隔,项目组成员也分处各地——张传宗在海南,张红星在太原,鲍伟伟在山东,白专在恩施,张传远在北京……可以想象这个画面,山穷水尽、一筹莫展。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张传宗说“怎么办,我们要赶快落地了,要有解决方案啊。”张红星还在用最后的耐心给大家鼓劲,“我们还在努力,这个不行还有欧洲的渠道”,但最终欧洲发过来的物资参数也不合规格,他和鲍伟伟已经不忍心再把这个绝望的结果放在指挥部群里了。连他这个以耐心著称的人也觉得要撑不下去了。

但似乎就像新东方那句著名的口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虽然不见得辉煌,但只要不放弃,机遇总会出现的。

而这,也来自于一个不经意的信息。恒山分舵股东胡奕宝得知自己的老师——江西财经大学财政大数据分析中心主任夏家莉,在校友群、朋友圈为自己的亲哥哥——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五病区夏家安主任募捐医疗物资。

金银滩医院可是这次疫情中全国闻名的重点医疗单位!一定要帮到夏老师!胡奕宝和校友们不遗余力的搜集各种资源,最终找到了一个日本贸易公司渠道,该公司有美国雷克兰医学防护服批量货源,当时货物还在美国生产地。

胡奕宝迅速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总部项目组。项目组验证发来的规格资料无误,当下决定购买对方“挤出来”的1000件防护服,并捐赠至武汉金银潭医院。所有的流程都是飞速进行的,合同、价格一谈定,28000美金立刻全款照付。因为过往十几天的经验告诉他们,稍一犹豫,哪怕就是几分钟,也可能让煮熟的鸭子飞走。。

而此时,美国已经没有航班飞往中国——美国政府是本次疫情中第一个禁止和中国通航的国家,而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数量也已锐减。几经努力好不容易搭上了中国政府的货运包机,幸运回国。但金银潭医院无权自行接收捐赠物资,必须通过武汉慈善总会,于是从海关到慈善机构的流程和手续又花去几天时间。

排除万难后,终于在2月19日由顺丰接手国内货运,从上海浦东运抵武汉。由于金银潭医院处于疫区核心的核心,周围已经封锁得密不透风,为了安全起见,顺丰出动4架无人机,轮番起降40次将物资空投到医院内定点位置,上演了一场真实“大片”。

这一千件防护服和尼泊尔的口罩前后脚运到国内,捐完之后项目组又开始找货,再度回到初始状态。

柳暗花明

困乏以极的张红星坐在家里窗台上,看着空荡荡的小区,脑子似乎也放空了。他懒得挪地方,这十几天从精神到身体都已疲惫不堪,一丝都不想动。

但其实大脑还在惯性地飞速思索,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过这些天来接触过的所有人和所有资源,最后灵光一现:真的就苦求不得吗?一定要再找新的渠道吗?上次对接的日本贸易公司,听说一共进口了10万套防护服,全部卖出去了吗?虽然疫情紧急,但10万件也不是个小数,不一定就一次出清了吧?管他呢,“死马当活马医”,打个电话也不费什么事,他拨通了对方负责人杨总的电话。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果然如他所料,防护服的确还有货,但咨询的企业也很多,对方不愁卖。张红星试探着问:我们可以买吗?杨总表示大概能匀出1千套,并表示要看看库存再给准确答复。

因为尼泊尔口罩的规格问题,项目组成员都受了“内伤”,特别害怕费劲采购来的物资医护人员不确定,说不出的难过。这次经日本公司采购的美国防护服通过金银潭医院确认就让大家很有安全感,觉得还是要买经过认证的产品,哪怕贵一点也图个放心,而且购买渠道也都走通了,不需要再重复用力。

张红星便与鲍伟伟商量,看还能采购什么物资,两人合计一番,张红星提议:与其东奔西跑冒着可能买到“三无产品”的风险,不如集中用力采购合规的大品牌,雷克兰公司的品质品牌都是全球驰名的,令人放心。

他跟鲍伟伟商量:可以向杨总争取扩大采购数量,将预算余额都买成防护服,毕其功于一役,而且防护服也是医院真实紧缺的物资。鲍伟伟表示赞同,传宗听完分析后也当即表示赞同,这些天鲍伟伟和张红星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也知道找到一个靠谱资源是多么的不易。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当天下午跟杨总通电话时,张红星做了最大努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说:“你是武汉人,我们买了也主要往湖北捐赠,你卖给我们不耽误做生意,同时也是间接为家乡做贡献。”一番话很打动杨总,两次打交道也让她觉得:一个成立四年的民营企业,能拿出这么多钱做慈善很不容易,足以证明肆拾玖坊的侠义精神;而且第一次购买和捐赠流程也让她看到了这家公司的执行力和可信度,是可信任的合作伙伴。

于是杨总也对此作出了回应,扩大供应数量同时价格进行下调,这样又省出30多万元人民币,张红星决定“一分不留”,再拿出来接着买,最终采购量确认为9600件。

事后,杨总表示,跟国内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肆拾玖坊的人和行事方法让她耳目一新,有想法,有魄力,更重要的是,真的有侠骨仁心,吸引了她,也打动了她。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落实了物资,张红星终于可以转头全力以赴推进捐赠流程了。和白专讨论定向捐赠医院,根据疫情扩散的情况,决定不再集中于湖北一省,而是面大一点,救助的医院多一点,因为肆拾玖坊的机构遍及全国,扩大范围股东也更有参与感,这次捐赠的费用本来有一半出自大家的捐款。

当然,也绝不能做成“撒胡椒面”,还是要把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张红星便按照前期报上来的名单一家一家打电话去确认,“其实这个时候是很难熬的,项目启动快一个月了,大家都想摆脱这种天天埋头电话、微信‘不见天日’的生活”。

“但是转念一想,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做扎实。而且这件事非常有意义,此生恐怕也不会再遇到,要让自己80岁回忆起来也不后悔。”

果然不出所料,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彼时和疫情初期已经有了不同:电话打给第三家时,对方说他们医院已经不是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了;再打一家,对方不缺防护服缺口罩;还有接通之后对方表示医院不能直接接收,只能统一跟红会对接;有的是只能经由慈善总会转赠……在这样的仔细甄选下,最终确认的名单已经和第一版有了很大不同,而最终名单也充分体现了肆拾玖坊机构广泛的优势,各地的分舵、堂口、股东能够提供一手信息,筛选确认的效率高了很多。

最终,除了疫区中心湖北省武汉市,以及周边孝感市、黄冈市及其所辖县区,紧邻的河南、湖南有十几个市县医院也照顾到了,还有疫情较为严重的广东省广州市都得到了捐助。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回想起这个过程,张红星很感慨。电话那端基本都是陌生人,多少会有防范和不信任的心态,都是通过对话一点点软化和消解的,毕竟我们是诚心做善事。

这中间唯有一个人毫无陌生感,听到张红星的介绍后重复了一遍:“啊,肆拾玖坊!”张红星赶紧追问:“你知道肆拾玖坊?”她说:“我是股东啊。”让张红星立刻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对方很高兴地说:“向你保证,我们这里是疫情重灾区,总部给予的口罩和防护服捐赠我特别自豪,肆拾玖坊这次义举肯定能在我们当地产生深远且积极的影响力。”张红星牢牢记下了她的名字:袁琼英,咏春分舵秀英堂堂主,湖北黄冈红安县人。捐赠结束后,还特意给她发了一条信息,纪念这次难得的邂逅。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大爱无疆

捐赠物资和捐赠对象都确认了,就在张红星以为终于万事俱备的时候,居然又横生枝节。

问题出在发货,把地址联系人通知了杨总公司后,负责发货的员工却说:我只能给你5725件,给不了9600件。因为你们还没签合同的时候,库存未能锁定,一直在出货销售。

张红星急了:“你们已经答应了,怎么还能继续销售?”对方说我会从产地调货,保证剩下的3875件3月10日前从美国发货。张红星说这个与合同约定相差太远,不能接受,对方表示爱莫能助。

张红星立刻与杨总本人联系,她听完表示:“你不用担心,我来协调。”当机立断通知全国各地库房“全部锁仓禁止出货,不管价格高低,先全部封禁供应肆拾玖坊。

虽然事发突然,张红星头脑一丝不乱:“杨总,不能是不管高低,你必须确保不低于我的采购标准才行。”杨总笑了:“你放心,我们还有每件300多元、400多元的防护服,保证品质只高不低。”

当天下午17:21,杨总通知张红星货已备齐。张红星追问怎么做到的,杨总说把发给别人的货都扣了,全部优先供应肆拾玖坊。

“管不了那么多了,你要的型号库存不足,我把库里更高品质、更高标准的货号都给你调配过来了。”

因为这样一些出入,肆拾玖坊没有增加成本,但供给医院的防护服等级更高了。

杨总事后也对张红星笑言:“我很佩服你的谈判能力,压价很厉害。但我更佩服你的责任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而且我知道你完全出于公心。对这样的人和事,我也不会有一丝含糊。”杨总表示,这次的合作,肆拾玖坊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对祖国有这样的新兴企业表示很高兴,希望今后也能与肆拾玖坊有更多的合作。

一心一益一群人——肆拾玖坊2020抗疫捐赠纪实

各个医院陆续收到了物资,一线发回了医护人员真实的声音:谢谢肆拾玖坊,谢谢每一位好心人;医护人员终于有了能上前线的防护,可以不用裹保鲜膜、改装文件袋了,可以不再穿尿不湿了……

听到这样的回馈,项目组全体成员都感觉“值了!”采购期间,虽然经常只能睡两三小时,不知道过的是中国时间还是欧洲时间还是美洲时间,睡梦中都经常被规格、报价惊醒,但与医护人员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如果能够保护到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张红星说:

“医护人员被称为‘逆行者’,他们也的确在用生命保护我们。我们不能让英雄套着保鲜膜、穿着尿不湿上战场,能为他们增添防护、保障供应、免除后顾之忧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的荣幸。”


这句话听起来很“主旋律”,但也确实是项目组每个人的真情实感,更是肆拾玖坊每一位股东的心声。一个多月以来,肆拾玖坊总部向108个分舵进行了全国性的动员,多条线索、无数人手、星火燎原,各种信息,汇成了同一首歌——让我们共同抗疫!

短短的30多天,发生了很多令人动容,令人饱含泪水的事情。

很难一一尽述,更加难以完全还原。

但大家会不约而同提起诗人艾青那句著名的诗:

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

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20年的冬末初春,

肆拾玖坊做了一件此生无悔的事。

静待春天真正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