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災害當利好,炒得越高,股民傷害越大,中國股市賭性何時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大中國的春節無比的安靜,十多億人彷彿定格,除了救災人員,基本都宅在了家裡。廣場、大街、影院、歌廳、餐飲店、遊樂場……春節期間本該人山人海的地方,如今是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工廠停產、商店關門、交通阻斷、城市封城、農村封村,絕大部分經濟活動都已停止,大中國近乎停擺了!

原定1月30日開市的A股,因為疫情的影響,推遲到2月3日恢復交易。雖然實際只推遲了一個交易日,卻也讓廣大的股民有了一點安慰。外圍股市,特別是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已經於1月24日開始了下跌,我們都在慶幸春節休市了。全國的抗疫形勢依然嚴峻,疫情的拐點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來。股民在忐忑中迎來了春節後的開市。果不其然,許多肌票以跌停開盤,上證指數收盤跌229.92點,跌7.72%,深證指數收盤跌902.24點,跌8.45%,創業板指收盤跌131.97點,跌6.85%。這樣的下跌是符合經濟運行情況,是符合大多數股民的心理預期的。對於股市的長遠發展來說是健康的,畢竟是遇到了大災,經濟大受影響,股市大跌,這是符合邏輯的,股民們恐慌賣出規避風險,這是中國股民成長起來的證明。

然而,2月4日以後的走勢,卻讓人大跌眼鏡,災害竟然成了利好,大災竟然成了大利好!股民剛成長起來的一點理性,就在洶湧的上漲中衝激的一乾二淨,只剩下投機的衝動,賭對了的興奮,頻繁換股追逐熱點的盲動。藉著股市上漲之勢,不少之前被套牢的投資者得以解套,甚至還小賺一筆,於是,有些人又開始憧憬A股複製美股長牛的走勢。騎牛要趁早,別讓牛跑了,這成為了今天相當一部分人的投資心態。完全忽視了疫情對中國經濟已經造成的影響,把希望寄託在還在計劃中的多少多少萬億大投資上。殊不知,國家推出這些經濟刺激措施,是因為疫情嚴重傷害了經濟的發展,用這些措施來對沖經濟下降的風險。股市即使不跌,也不應該是大漲,更不應該開啟所謂的牛市!

實際情況卻是2月4日創業板收漲4.84%,深證收漲3.17%,上證收漲1.34%,這還可以說是對昨天大幅下跌的修正。接下來的走勢就有點匪夷所思了,除了上證指數走得較弱,沒能超過節前高點,深證指數和創業板指不但完全補上了2月3日的跌幅,還創出新高,新冠疫情反而成了創新高的催化劑!


把災害當利好,炒得越高,股民傷害越大,中國股市賭性何時了?

把災害當利好,炒得越高,股民傷害越大,中國股市賭性何時了?

把災害當利好,炒得越高,股民傷害越大,中國股市賭性何時了?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裡,辯證邏輯能力是很強的。

每一個讀過幾年書的人幾乎沒有誰不知道"塞翁失馬"的故事,對《老子》中"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辯證思維是根深蒂固的,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結果。"非理性預期(意願)"在中國有廣泛的人文基礎,國人都喜歡搞不確定性博弈,股市也被我們搞成了大賭場。

新冠疫情是災害,但可以促使國家出臺更多的有利經濟發展的政策,特別是大幅度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流入股市的錢會越來越多,就在這樣的壞事變好事的邏輯下,深證和創業板很快就填補了節後跌幅。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我們又找到了大災變大利的邏輯。外國疫情持續惡化,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中國資產會成為全世界最好的資產,股市又找到了上漲的依據。也許如果不是美國股市接二連三的熔斷,我們大A股已經走上了大牛之路。

賭場式股市的持續發展,對我們A股長遠的走勢來說是很有危害的。把股市當賭市,股民依靠運氣贏錢,對投資毫無興趣,反而是對投機興趣濃烈,對股份公司不加調查分析就盲目跟風購股。投資者"賭性"強烈,他們的這一弱點也更容易被市場的幕後勢力操縱和利用,成為大投機者獲利的工具和接盤的犧牲品。大牛之後的暴跌,絕大部分投資者都躲不過,一輪牛市之後也許就消滅了一大批中產者。

這樣,中國股民永遠不會成熟,中國股市永遠不會成熟。永遠無法改變A股牛短熊長的命運,無法如實的反映中國經濟的晴與雨,與中國的大國地位很不相配,對我們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一個巨大的危害。

什麼時候才能不再把災害當利好?中國股市什麼才能不再是賭市?

把災害當利好,炒得越高,股民傷害越大,中國股市賭性何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