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了近10年的建築文件學習及管理習慣,人生一步一個腳印!

一直做一件事,會發生什麼?

回憶過去,有2件事讓我受益匪淺:


1

完成積累

凡經手文件必存底

經手處理的文件可以保存起來,完成最原始的文件積累。但許多文件並不是存放在電腦就可以,還要對文件進一步篩選。


  • 不要的文件,及時刪除,不要堆積在電腦桌面
  • 需要的文件,及時二次加工,不要等事後過了很久才來整理,不然的話,這個文件的使用頻率會降低,體現不了文件的價值

對於「文件積累」,因為理解偏差,以為單純的放到電腦裡面,以後就會用起來了。

如果文件的價值,不被提前預知,可能會被遺忘或者刪除


原始的數據文件,可以粗燥加工,讓散落在某個文件中不明顯的文件變得突出,對文件的價值進行劃分等級,在將來使用的時候,不會被遺忘了。


完成原始的文件積累,是為了將來的迭代。


比如,這幾天,我正在跟教育培訓機構洽談合作。我本身對這個行業的情況不瞭解,但在洽談中,我採用思維導圖梳理談話的內容,整個合作框架由模糊變為清晰,這個意想不到的合作,可能會成為今年重點合作項目。


在整理過程中,思維導圖呈現出來的結構,比單純的文字,明顯細化,可延伸性很強。


過往停留在腦海中不清晰的內容漸漸清晰。


這僅僅只是第一步,我跟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說,接下來幾天我會馬上進行系統化的迭代,會讓整個框架的內容更完善,而不是把這些內容當場做好記錄就好了。


思維導圖這個文件,是可以升級迭代,而且每一次的迭代,都建立在原始數據文件上面,不必從零開始。有了基礎框架內容信息,對過去已有的信息系統化升級迭代,能夠帶好更好的結果,更契合之前溝通的內容。


比如,用思維導圖形式保存下來的溝通內容,不能明年跟今年的內容還是一模一樣,要從文件「成長」的角度,對待自己當前所做的事情,對思維導圖裡面的內容優化和迭代,才能讓自己深入瞭解這個事情。


在一個行業也是類似的,前期慢慢積累成自己的經驗,經手的文件保存下來,將來會成為這個行業裡面沉澱出來的知識財富。


比如,我保存了10年100多個項目文件,從做這件事,到現在,每一年會使用到這些原始的文件。


雖然每個項目具有不同的屬性,但同時又有共性。將共性部分提取出來修改,成為標準化的內容,下次遇到類似的項目就可以調用了,不用自己重新思考。


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憶」,畢竟再厲害的人,30歲的時候要回想,25歲的那個國慶在電腦上做了什麼,發了什麼文件給別人,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平時做好文件的積累,將來遇到類似的,就可以搜索出來,直接借用,跟自己制定「工作SOP」各種模板的道理是一致的,每次都為下一次做好準備。


2

完成迭代


完成積累,是為了「無」變成「有」。


升級迭代,是為了「好」變得「更好」。


原始的數據一開始可以不完善,按照自己隨心所欲的想法,把文件堆積在一起,然後,大致擺在某一個文件夾裡面。


但有了原始數據,你會更好去判斷。


因為大量的文件,可以給你帶來多維度的審視角度。


做一件事,留存的痕跡很多,可以是word文檔、可以是excel表格,可以是一張照片,可以是一段音頻,可以是一段視頻......這些原始的文件,可以讓自己從不同角度分析這件事,用客觀數據說話,會比想象更令人做出正確判斷。


看文件的角度,綜合起來,不斷改變你對這件事情看法,沒有文字性的東西,或者是,實實在在的內容,很難客觀判斷,導致偏向於主觀臆測。無法保持對一件事的客觀性,這樣的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比如,做一個工程項目花了1個月,而後期結算工作卻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 資料不完善,不及時整理
  • 心理障礙,要完成這件事,背後要完成更多事
  • 要多方溝通,懶得去做
  • 每次在電腦整理的文件,以每天日期作為文件夾保存了文件,要找到這個項目文件,被分散在不同時間文件夾
  • 總感覺要補充的資料,沒完沒了,怎麼補都不夠,怎麼補都不對
  • 資料經常反覆被甲方打回,改來改去
  • 這件事很囉嗦,不想打開電腦處理
  • 停留在腦海裡的「很難」


其實沒有反過來思考:


  • 我今天是否只做了這件事
  • 我今天是否整理了只跟這個項目相關的內容
  • 我今天是否真正踏出了一小步,跟某一個負責人溝通
  • 我今天是否撇開內心的糾結,不在把注意力放在問題本身


文件越多,越可以客觀反映事情的本身。


只積累,不迭代,就不會進步,只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


對於繁瑣的文件,越積越多,這樣的話,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要找到這個文件,就會變得很難,更不要說對這個文件的內容進行迭代了。


當項目越來越多,文件也隨之增加之後,要做的是,把這些文件進行系統化管理。

建立「共同的文件語言」。


如果是團隊協作的項目比較多,可以按照「共同的文件語言」進行管理文件,不必花很多時間跟團隊解釋,不用告訴他怎麼找到某一個文件,還有某一個文件存放在哪個位置。


  • 同個行業規範分類
  • 同一種文件編碼
  • 同一個文件體系


堅持了近10年的建築文件學習及管理習慣,人生一步一個腳印!


同一種「共同的文件語言」可以突破時間限制,不管當下還是將來,都能高效溝通。


不必因為今年的項目和去年或者前幾年項目存在時間差,而一個個去解釋,用同一種溝通方式,省時、省事。


另外,在交接工作的時候,即便是新人來了,使用這套文件體系和同一種「共同的文件語言」,他也能快速跟團隊的其他成員進行溝通。只需要他熟悉這個體系,就不必花非常多的時間跟團隊成員的每個人一一溝通,很快能適應團隊的事情,跟上團隊節奏,溝通的壁壘就被打破了。


從「無」到「有」,完成積累;從「好」到「更好」,完成迭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