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作者、學人、政客:不懂什麼是智慧,天天都是愚人節!


@所有作者、學人、政客:不懂什麼是智慧,天天都是愚人節!


今天是4月1日,有的人叫愚人節。其實,人類至今不懂什麼是智慧,天天都是愚人節。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數學:確定性的喪失》中,M·克萊因說了大意如此的話:亞里士多德認為,某一概念的釋義最終要用已知的概念來描述,所以必須有自明的概念作為開始。但是,2000多年來,學者們普遍忽視了這一必要性。

也就是說,不知什麼是自明的概念,就無法澄清從而理解任何概念,包括“智慧”甚至“理解(知)”自身。

不懂什麼是智慧,當然天天都是愚人節。

不止如此,還有更難聽的話!

@所有作者、學人、政客:不懂什麼是智慧,天天都是愚人節!

普林斯頓大學哲學系原主任哈里·G·法蘭克福寫的《On Bullshit》,據說當時比《哈里·波特》還要暢銷。

該書的第一句話就是:在我們的文化裡,最突出的特徵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在bullshit。

該書的中文版是南方朔翻譯的,在中國臺灣出版的書名叫《放屁》,在中國大陸出版的書名則叫《論扯淡》。

到底是依據什麼將bullshit翻譯為放屁或扯淡呢?沒有看到講理由,恐怕也是在bullshit。

法蘭克福說是要搞什麼關於bullshit的理論,最後他連什麼是bullshit都沒有澄清。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因為他也不知什麼是自明的概念。

@所有作者、學人、政客:不懂什麼是智慧,天天都是愚人節!


自明的概念,就是不可定義的概念。據傳,喬治·愛德華·摩爾說過:“善”不可定義,並且到此為止。類似這樣霸蠻的話,好像還有其他學者說過,估計也都是在bullshit。

《道德經》說:不知知,病。《呂氏春秋》說: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尚書》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不知而自以為知什麼是自明的概念,這幾乎是古今中外所有學者乃至所有人的通病,這才是百禍之宗。

或許,應該這樣說:對人類來說,最致命的是“自作孽”——不知而自以為知。

@所有作者、學人、政客:不懂什麼是智慧,天天都是愚人節!

在一篇題為《無聲之時,有蒙共啟》的文章中,任劍濤老師說了這樣話:雖然今天啟蒙遭遇著重大的社會壓力和專業批評,如果我們把啟蒙不再設定為先知先覺者對於後知後覺者的啟發,而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被宗教,被權力,被理性,或者被迷惘所矇蔽的話,那麼有蒙共啟就變成我們共同的責任。但是有蒙共啟,並不等於每一個人都能及時出來自我啟發遭遇的矇蔽,它需要有人有犀利的筆觸,理性而又葆有溫情,從而成為推動人們有蒙共啟的牛虻。

任老師其實一直都沒有澄清什麼是“啟蒙”,不敢說自己的老師也在bullshit,但跟老師探討一下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啟蒙,就是找到自明的概念。

什麼是自明的概念呢?廣州世上文化團隊做了嘗試,有興趣的可以在微信裡搜索文章《等了一萬年,看見我是誰》。

@所有作者、學人、政客:不懂什麼是智慧,天天都是愚人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