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劇壇雜記:十里洋場的評劇家

 上海從七百年前開埠之初起,一直就是一座五方雜處的大都市,不僅居住著英、美、德、法、意、日等各國的洋人,而且由於當時國內的戰亂頻仍,四方不靖,又不斷地從全國各地湧來了大量的外省人士,在這一基礎上,一方面造成了工商業的畸形繁榮,一方面又在文化上具備了“兼收幷蓄”的條件。


 正因為這樣,當京劇逐漸成長,取得了全國最大劇種的地位之後,上海也很快成為除北京之外,京劇事業最有作為的據點。所謂“京朝大角”則成了不折不扣的“化龍池”,凡藝術確實不錯,已露頭角的演員,一旦又在上海唱紅,那簡直就上天了。無論梅、程、荀、尚四大名旦,譚、餘、楊、馬四大鬚生乃至富連成科班、中華戲曲學校的畢業生都是如此,無不藝成於北京,而享盛名於上海。


 至於久居上海,或出生於上海的藝人,如周信芳、蓋叫天、歐陽予倩、劉斌昆、芙蓉草、李少春、張翼鵬等等,更可以說都發祥於上海。而在此同時,上海也理所當然、勢所必然地陸續湧現了不少評劇家。


舊上海劇壇雜記:十里洋場的評劇家

周信芳《明末遺恨》後臺照片


 對於“評劇家”這一頭銜,我以為一方面既應不論出身、地位、職業,凡對京劇有一定研究,寫出過一些劇評的人都應予以承認;另一方面,卻也必須把一些“走火入魔”者排除在外。因為他們除了崇拜偶像外,對整個京劇事業和別的藝人都不再放在心上,雖然也有文字發表,卻只是為個人吹捧,怎麼還能算作劇評呢?


 我注意到上海有評劇家在活動是從20年代末才開始的,而最早發現的,是袁寒雲、馮叔鸞和步林屋三位的文章。


舊上海劇壇雜記:十里洋場的評劇家

袁寒雲《賞荷》之蔡伯喈


 袁原名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子,此人風流自賞,頗有才華,詩文書法造詣都很高,對京劇表演藝術也下過不少工夫,自己能唱能演,在《雪杯圓》裡所演湯勤一角,大家都說不亞於名醜蕭長華、馬富祿。


 馮叔鸞另一筆名為馬二先生,他的文章有很大一部分發表於清末民初,很有史料價值。等我注意到人家寫的評論京劇的文章時,馮叔鸞已不大動筆了。


 步林屋筆名林屋山人,可以看出他是蘇州人。聽當時別人說,他是青幫裡的“老頭子”,至少總和黑道有些搭界吧。他自己好像沒有上過臺,評戲的文章也寫得不多,但很有分量,顯然不是外行。


舊上海劇壇雜記:十里洋場的評劇家

林屋山人、梅花館主、劉奎官之《穆柯寨》


 同時還有一位張肖傖,在評京劇表演藝術方面,也作出過一些貢獻,1926年所著《菊部叢譚》一書,保存了較多的戲曲史料。


 在他們之後,常為報刊寫作評論京劇文章的人就更多了。我記得的有《時事新報》記者胡憨珠、小報《羅賓漢》的主持人朱瘦竹(其實他是個大胖子)、票友李元龍、《上海日報》主編王雪塵等。留給我影響較深的有張古愚、鄭過宜兩位。他們原來幹什麼事我至今不清楚,但他們所寫的劇評都不少,大小各報上經常可以見到。這二位先生文如其名,看法都很保守固執,評戲論人雖不無偏見,卻也言之成理,彼此之間還往往展開“持久性”的筆戰。


舊上海劇壇雜記:十里洋場的評劇家

張古愚與楊寶森


 此外則為徐慕雲、徐小汀昆仲,他們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高,慕雲還拉得一手好京胡,這是我親自欣賞過的。以著作而論,早在1938年,徐慕雲已寫出了五卷本的鉅著《中國戲劇史》;小汀也有不少出色的論文,解放後又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編寫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專著。


 (《上海戲劇》1991年第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