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我的前提:我家庭正常,爸媽,爺奶婚姻都很和睦,爺爺奶奶一輩子相互扶持,爸媽結果多年,從來沒有紅飭白臉的吵過架,外人羨慕的模範家庭。

我心裡正常,對愛情充滿幻想,早戀,戀愛都經歷過。

所以說,我沒有創傷,屬於正常普通家庭,被爸媽爺奶姥姥舅舅疼愛長大的普通女孩兒。

可是,我還是對婚姻很恐懼。

是那種無聊乏味,一眼望到底,生活亂七八糟的對未來的恐懼。

我問我奶:你覺得女人這一輩子一定要結婚嗎?

我奶:對,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世間男女都要經歷的。

我:誰說的,還有好多不結婚的呢?你看看村後面那誰,跟我爸年齡一樣,他就沒結婚。

我奶:他有病,不舉。

我:臥察類,奶,你太開放了,我以為你不好意思說這個詞呢?可是,我覺得不結婚也挺好。

我奶:那一點都不好,別人會笑話的。

我:你活得幸不幸福,看別人幹嘛。

我奶:這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是老祖宗的道理,一個女人不結婚,她就不完整。

我:我不贊同,我覺得女人你要敢於不結婚,結果多難受呀……

我奶:滾出去,不想聽見你說話!

我:好勒。

我一想到結婚,覺得很美好,僅限於當天,婚後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慢慢的連愛情都沒有了,就只是孩子,孩子,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連性生活都絲毫沒興趣。

為什麼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我覺得我爸媽,爺奶之間的婚姻屬於這龐大中國機器運轉下的眾多的相似,相親認識,認識不到幾天,兩邊父母同意,覺得條件符合,就結婚了,婚後不久就有了孩子,然後就這樣走了一輩子,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拼命的幹活,拼命的掙錢。

我朋友戀愛時,天天看婚姻類書籍,看如何抓住男人的心,回微信如何把握時間,約會時用什麼拒絕方法。你查下百度,女人在愛情婚姻中如何處於主動地位,專門有本書,各種書,各種機構,他們甚至辦班來輔導你。

那他媽的還談什麼戀愛,結什麼婚呀,去你媽的。

所以?你看婚姻多可怕,要用各種孫子兵法,借刀殺人,圍魏救趙,還要用心理學,用厚黑學,用方法論。

那你說,你是沒遇到真愛,你看看人家杜江和霍思燕,你看看袁詠琳和張智霖,你看看人家應採兒陳小春。

可是,熒幕後的生活我又怎麼知道呢?愛情往往是有錢人的奢侈品,你以為校園裡愛情有多純潔嗎?初二小丫頭小夥子談戀愛時,女生第一個問題是打聽男生家庭怎麼樣,花錢大不大方。

為什麼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就讓結婚的去結婚吧,不結婚的就不結,反正到頭來,他們都會後悔。

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著多說話的”, “實在沒有什麼話可說的”。一早起各人忙著各人的事,沒有工夫說閒話。出了門,各做各的。

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裡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裡,男子漢如果守著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

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的。回到家,夫婦間合作順利,各人好好地按著應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沒事,也沒話;合作得不對勁,鬧一場,動手動腳,說不上親熱。

這些觀察使我覺得西洋的家和我們鄉下的家,在感情生活上實在不能並論。鄉下,有說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齡的集團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性別和年齡組間保持著很大的距離。

這決不是偶然的,在我看來,這是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了這社群中去之後所引起的結果。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這種社會圜局中養成的性格。――摘費孝通《鄉土中國》

為什麼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曾曉敏:能武斷地說這種婚姻關係不好嗎?好像不能。

從自然分工角度來講,這種婚姻其實分配挺合理的,二人各盡其責各司其職,不會因為其他糾葛而產生大矛盾,整體上是穩定而和諧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群體的繁衍生息。

而在情感方面,夫妻之間情感溝通的缺失部分則從朋友那裡彌補回來了。

中國農村的家庭關係裡夫妻並不是主軸而是配軸,這一定位就將夫妻關係放在更次要的位置上了,再加上傳統觀念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成天窩在家裡的男人是要被笑話的,二者共同決定了男人在忙完農活後會選擇往外跑和鄰里閒聊,而妻子則與其他家的媳婦一起做些手工活聊聊家長裡短消磨時間。

為什麼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


所以農村裡的男女都是與同齡同性間關係更為要好,朋友關係在生活中佔很大的比重,夫妻關係則更像是一種契約式的關係,由兩個家族和孩子共同維繫。在農村環境裡,這種婚姻關係挺和諧的不是嗎?

之所以越來越多人批判這種婚姻關係,只是因為現在越來越多人漸漸離開農村環境,離開了早先的熟人社會,交流範圍越來越侷限,因此越來越重視小家庭,越來越追求另一半是自己的靈魂伴侶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