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水怪或海怪已成为现代人耳熟能详的神秘生物,这些未知生物或起源于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或源自对残破照片的捕风捉影,甚至源于恶作剧和宣传噱头。

这类生物被统称为UMA,即未确认生物体(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又被称为神秘生物(Cryptid)或是隐栖生物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尼斯湖水怪

尽管有些人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古怪离奇的故事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事物不断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对思想艺术的发展也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蛇颈龙想象图

说到水怪,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国外最著名的莫过于尼斯湖水怪,已然成为水怪的代表。谈到海怪,著名的有挪威海怪、南非长毛鱼、北美的卡布罗龙、百慕大海怪、智利海滩怪物和今天要讲的瑞洋丸海怪

“瑞洋丸海怪”的概况

1977年4月25日10点40分时日本一艘拖网渔船在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以东30海里的海域进行捕鱼活动,这艘渔船就是隶属于日本太阳渔业株式会社的瑞洋丸号。渔网从300米深处被提出海面时,船员们都在为这沉重的一网而欢呼,当渔网展开时,船员却发现其中有一具巨大的动物尸骸。

这动物长约10米,重1.8吨,长着小脑袋、长脖子、大尾巴和四片巨大的鳍状肢,身上的肉为红白两色

船上的生产主任和营养管理员矢野道彦(Michihiko Yano)乍看一眼认为只是一具腐烂的鲸尸,于是就上报给了船长田中明(Akira Tnaka)

。远洋渔船捞到鲸类尸骸是很平常的事情,起初船员们都不以为意,当起重机将这具尸骸吊起来时,却发现这动物没有鲸类的特征,比如须鲸巨大的下颌和齿鲸尖锐的牙齿,这动物的骨骼看起来也不像任何鲸类,而是船员们都没有见过的奇怪动物。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矢野道彦与他的绘画

矢野道彦认为自己最开始的判断有些草率,于是向船长建议留下这具尸骸以待研究,但船长田中明认为这具毫无用处,散发着恶臭的巨大尸骸会污染船上价值2亿日元的渔获,要求将其丢下船去。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矢野道彦只好借来照相机拍下了几张照片,并记录下一些测量数据,还绘制了二向视图(其中很大部分源自他的脑补),并在鳍处取下一块样本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1977年6月10日,瑞洋丸回到日本横滨,矢野道彦带着5张照片和笔记本找到了公司高层,公司高层们兴致勃发,找来了一些学者仔细辨认,但仅从照片来看,学者们都表示没见过这种动物

渔业株式会社一个月后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个新发现,不久后这则新闻登上了日本几家著名报纸的头版。那时日本的怪兽电影已经兴起,民众对神秘生物兴趣盎然,加之这种怪物的肢体极似灭绝已久的蛇颈龙,于是日本社会上掀起了一阵“蛇颈龙”狂潮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不久之后日本社会就有人站出来痛斥船长田中明下令丢弃的行为,不少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能够证明“蛇颈龙依旧存活”的唯一证据,太阳渔业株式会社之后也派船前去该海域,希望能捡回那具尸骸,结果一无所获,其他很多国家也派船去寻找过。

1977年正是日本科学博物馆成立100周年,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就有一张以蛇颈龙为主题的。

在日本,这个怪物被称为“新尼斯/新尼西”,尼斯/尼西就是尼斯湖水怪的昵称,人们认为这种动物能超越尼斯湖水怪在“怪物界”的地位,是比尼斯湖水怪更重大的发现。在日本以外的地方,把这怪物称作“瑞洋丸”(Zuiyō Maru)或“新西兰海怪”

“瑞洋丸海怪”的真相

正当人们准备将这怪物“推向”世界时,怪物的身份不久后便水落石出了。

根据对矢野道彦留下的怪物样本肌肉纤维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看出怪物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种类比一般的爬行类动物、硬骨鱼类及其他鱼类都要多,因此是软骨鱼类的可能性最大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新尼斯和姥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

人们对样本做了胶原蛋白氨基酸分析,再将结果与海洋中的大型动物做对比,发现其胶原蛋白氨基酸的组成与姥鲨极为相似,差异指数仅有0.95,基本可以断定,这具怪物尸体就属于姥鲨,这些细微差异完全可以用个体差异和腐烂变异来解释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姥鲨

姥鲨是现存第二大鱼类,已知最大个体是1851年在加拿大芬迪湾发现的,长12.27米,重19吨,与现存最大鱼类鲸鲨以及巨口鲨是已知的三种滤食性鲨鱼。姥鲨又称象鲛,是现存嘴巴最大的鱼类,以过滤小动物为食,性格温和,无攻击性。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但据瑞洋丸船员描述,这怪物有一条1.5米长的脖子,四片红色的大鳍,两米长的尾巴,这些特征姥鲨有吗?可以这样说,姥鲨活着的时候没有,但其死亡之后尸体高度腐烂加上食腐动物进食之后会出现出这样的特征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姥鲨变成“新尼斯”的过程

姥鲨死亡之后,由于骨骼钙化程度低,身体组织极易丢失,最容易丢失的就是姥鲨巨大的下颌骨,下颌骨及脊椎软骨系统前端支撑鳃裂的结构脱落之后,只留下一截巨大的颈骨,看起来就好像长了一个长脖子,而姥鲨巨大的吻部前端看起来又像个小脑袋,怪物白色的脂肪和红色的肌肉也正是姥鲨与其他鲨鱼相区别的解剖学特征

而那四块巨大的鳍状肢就是姥鲨的胸鳍和腹鳍。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还有人利用姥鲨尸体复原出了“瑞洋丸海怪”。在1977年末高津将一条捕获到的姥鲨除去下颌、内脏和腹部,再将姥鲨用起重机高高吊起,完美的复原出矢野道彦在瑞洋丸上拍下的“海怪”照片

而且在1978年日本众多权威学者联合发表报告,认为这个海怪就是严重腐烂的姥鲨,但反对声也随之而来,大量沉迷于怪兽文化的民众坚持认为那就是蛇颈龙,直到现在。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但海怪尸体就是姥鲨的证据非常充分,后来一些人花了很大力气试图将其推翻,包括后来有人重新检测矢野道彦留下的样本认为其与姥鲨的氨基酸组成非常不符,这么做的目的也不用多说了,就是想保住这个巨大的噱头。

估计矢野道彦当时后悔死了,如果他不留下那块样本,也就死无对证,新尼斯的身份会成为解不开的谜团,针对它的电影估计可以拍个几百部,为日本的电影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目前网络上反对“新尼斯就是姥鲨”的原因主要有几点,有一些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还有两个。

1、鲨鱼是用皮肤排尿的,肉里充满尿素,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氨水气味,船员们会闻不到吗?而且,这么多船员都没见过姥鲨吗?

2、鲨鱼是软骨鱼类,为什么尸体腐烂之后还可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这两个问题根本不算问题,多了解一些就会知道答案。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1、鲨鱼确实是用皮肤排尿的,它的肉也确实有浓烈的尿素味,但尿素具有水溶性,尸体泡在海水里尿素早就溶解了,加之尸体腐烂的恶臭会盖过氨水味姥鲨在近代遭到大量捕杀,到目前依旧被IUCN评定为濒危物种,船员们也许见过姥鲨活体或标本,但没见过烂成这样的姥鲨。矢野道彦毕业于山口县海洋学校,学历并不低,他也被烂的面目全非的尸骸给迷惑了。

2、鲨鱼是软骨鱼,还有与之相对的硬骨鱼。很多人顾名思义,认为软骨鱼的骨头不牢固,软塌塌的。这就错了,如果软骨不牢固,为何能承受姥鲨十几吨的重量呢?现存最大的鱼类鲸鲨是软骨鱼,史上最大的鱼类巨齿鲨也是软骨鱼。“瑞洋丸海怪”的椎骨还算完整,完全能够承受其残留不多的皮肉。

轰动一时的日本“瑞洋丸海怪”真的是蛇颈龙吗?其实早就有结论了

某海滩上的姥鲨尸体,看起来确实像蛇颈龙

将姥鲨尸体误认为海怪的事件不止这一回,早在1808年苏格兰奥克尼群岛,斯特朗赛岛的海滩上就出现了一具巨大而奇怪的尸体,当时也引起了轰动,被称为斯特龙塞怪兽,后来有人认为那是腐烂的姥鲨尸体

对于这些未知生物的态度,普罗大众一般都会分为两个极端——相信它存在的人无论如何都会相信,不相信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也不用解释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