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就是那个远嫁的女儿。

与其说自己这个远嫁的女儿是被父母弄“丢”了,倒不如说自己弄“丢”了他们。

我的婆家距离娘家有七百公里,虽然这些年交通很方便,但嫁到外省总还是感觉娘家再温暖,是怎么也没办法越过这距离的。

刚开始恋爱时,爱情至上,那管亲爱的他是哪里人,是哪个省,更是听不进老人说的那些女孩子不要嫁太远、离开娘家没依没靠之类的话;即使是在新婚前几年,对这距离也是没什么感觉的,一方面是小家的幸福完全淹没了自己,一方面是柴米油盐的日子还没新鲜够呢,一来二去也冲淡了乡愁。

随着日子越过越久,想家的心思就越来越浓。身在异乡,远离娘家的孤独感时常伴随自己,这感觉,就真的感觉自己是一个被父母放飞的风筝,独自漂浮。开心时候来不及分享,不开心时候也不敢讲,怕娘家人担心,那么远,他们顾及不到,反倒给他们增添烦恼。

久而久之,娘家的生活我了解的越来越少,我的生活他们也是几乎不了解的。

远嫁的女儿,比其他的女孩子更要努力自强的生活,多爱惜自己,为了父母少一些担忧,也为了无悔自己的选择。

倘若您还是未嫁的女孩子,在兼顾爱情的同时,不妨离父母近一点,陪他们渡过这悠悠岁月,也让自己的心永远是暖暖的。



薇薇安vivian1126


我大侄儿娶了媳妇儿,就是离我们家乡有1000多公里之外的一个城市的女孩儿。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大侄儿和这个侄儿媳妇儿两个人是大学认识的,认识了以后大侄儿分到我们这个地区的政府当了一名公务员,我的这个侄儿媳妇儿也考到了我们当地的一个学校当老师。两个人结婚的那会儿,我侄媳妇儿的父母哭得像个泪人似的,他们一再叮嘱自己的姑爷儿一定要照顾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的替他们照顾关爱好自己的女儿。同样是为人父母,当时我的内心也特别的酸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亲。这真的就有一种卖儿卖女的心呐,总之这种场面不好受,总之就好像是女儿要赴刑场一样的难受。


因此这种感觉特别的让父母们心如刀割。所以说我劝那些娶了外地媳妇的新郎,一定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别让自己的妻子受委屈,人家抛开父母抛开自己思念的家乡跟你来到这里,你要好好的对待,这才是正确的。


伊春美食美客


首先必须说,我不认同。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和孩子的关系?

为什么要孩子?

之前看过一句话特别好,但是只记得大意了: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从一个软软的小生命,慢慢长大,感受到她从孕育到哭着面对这个世界,感受她慢慢睁开眼睛,吸第一口奶水,感受到一天天的变化。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们不要只是记得每晚换尿布、喂奶,照顾生病的宝宝的那些辛苦,我们该记得的是她对你的微笑,她带给你的快乐,她第一次叫你,她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我们该感恩陪她走过了这些历程,即使有心酸,辛苦,但是也有快乐,欢笑。


这就是要孩子的意义,不是养儿防老,无需要求回报。

孩子是什么?

我们应该明白,孩子并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生命确实是父母给的,但是生命更要由她自己掌握,因为她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我们的孩子。

所以,不要让她们活成我们的延续,我们的影子,她们有自己的路要走,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她们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她们有权利去远方,有权利去追梦,有权利和自己的爱人生活在一起。

而我们为人父母,只需要在心里祝福她们,惦念着她们,关心着她们,就好了。

孩子终究是会长大的,到时候请微笑着放手,知道你有些不舍,有些伤感,但是都请别拉着不放。给孩子一个自由飞翔的机会,让她们去自己完善自己的生命长度和宽度吧。



心乐集


认同,远嫁的女儿差不多算丢失了。

我也是远嫁,我是贵州嫁到四川。当时我爷爷听说我要嫁到外地去,我爷爷就说了一句话:这个姑娘算是白生了。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点生气,怎么能这样说呢。直到今年我姐回家待产生二胎,我终于有点明白了,确实是这样。我姐是嫁到本地,回家都是比较近的,就像我姐回家,大着肚子也是想回娘家就回了,还可以在我爸妈他们忙的时候回去帮个忙,而我呢,回去一趟都要准备几天,大包小包的,一去一回又要好几天,很不方便。

我姐生头胎的时候,我妈忙上忙下的,这也买那也买的。而我生孩子的时候,我妈就给点钱,不是说这样有区别对待,而是,太远了,根本没办法,想忙也忙不上。我宝宝一岁了,我爸到现在也没有见到过宝宝,只在手机上见过,我妈也就我生的时候见过。说句不好听的,我宝宝被别人抱到他们面前,他们都不一定认识这是他们的外孙。

远嫁的女儿真的是父母丢失的孩子,这与真正丢失的区别就在于知道她在什么地方,却一样见不到面。远嫁女在婆家有什么不习惯的,有什么矛盾时,父母也会说这是你的选择,我们也帮不到你,或者说劝你忍忍算了。远嫁的女儿真的是嫁出去了就泼出去了,父母知道她在哪里却不知道她到底过得好不好。

远嫁的姑娘是父母丢失的孩子,没了陪伴,少了感情,多了牵挂。



小蚂蚁书书


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那是以前,旧时代无奈的事情。新时代,哪怕是飘洋过海,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手心的宝。

说到亲情,想起了我的祖奶奶。

祖奶奶(我爷爷的母亲,我父亲的奶奶,乡音我应该叫老嫣)给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是一头雪一样的银发,一双缠过足的三寸金莲,一根曲棍球样的拐杖。

祖奶奶一生为善,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在我记事的时候起,大姑奶奶和二姑奶奶就是一个传说,只是听说大姑奶奶远嫁在益阳,二姑奶奶远嫁在城步。在我的儿时认识里,这两个地方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存在于地球的另一边,偶尔两个奶奶会寄回来几包干荔枝,从荔枝透过心头的甜蜜里,感受到了遥远的地方,我有两个亲人。

祖奶奶八十多岁的时候,大姑奶奶和二姑奶奶竟然同时回来给祖奶奶祝寿,我看到的,两位姑奶奶也白发苍苍,双双跪在祖奶奶面前,失声痛哭,呜咽中我能听清的,是那“我的苦命的娘”几个字。

住了一个多星期,大姑奶奶和二姑奶奶都得回去,临别时对着祖奶奶长跪不起,所有的人都哭了,因为谁都知道,这一别,就是一生。

祖奶奶在九十三岁,我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去世了。临走的时候,念叨着未见亲人的名字。

贫困的年代,凄苦的亲情。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掏出手机,导航了一下,益阳、城步不过两三个小时的车程!

科技拉短了距离,发展增进了血浓于水的亲情,那个苦情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只要心是近的,再远的距离都是短的!





菩提树下210702711


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想必很多认都是认可的,要不也不会这样说,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说说自己身边的两个案例吧。

一个是我们工作单位的。一个位老领导,只有一个独生女,前几年留学后嫁到欧洲去了,几年才能回来一次。那个时候我刚到单位上班,老领导就经常喊我们几个年轻人到他家去玩,在交谈中明显感受到他的落寂和孤独,而且对未来也是有种不安的感觉,虽然当时他还很健康。

估计以后老了之后想要女儿回到身边照顾或者探望都不是那么容易。

另一个是自己家族一个表妹。远嫁几千里的外地,出嫁十几年了,除了父母去过他们家一次之外,兄弟姐妹都没去过,而且她有什么苦恼都只能瞒在心里。

后来家里人听说她在婆家不受待见,一个人在外打工养活一大家子,而且还没法诉说心中的苦闷。父母知道了也只能暗自担心和难过。

每当过年过节,嫁的比较近的女儿都回娘家时,那个亲戚两夫妻就会默默看着别人家的女儿带着女婿回来“年检”,而他们家却冷冷清清。

别说有钱没钱,有钱的话估计在经济上会好一点,有时间还能回家看看;如果经济状况不是很宽裕,那么远嫁之后,回家就成了一种奢望。

所以远嫁的女儿,有时真的就像父母丢掉的孩子,父母难以享受天伦之乐,女儿也难以尽孝。不喜勿喷,现实如此!



重头迈杜哥


“远嫁的女儿,都是父母丢失的孩子”,这话说得真有过头了,怎么样都好,不就是嫁远了一点嘛,也不能说就是父母丢弃了孩子。所以,对这种观点,我基本上不认同的。

不过巧是是,我还真有一个女儿,而且,就这个问题,还真跟自己的爱人讨论过好几次。我的想法一直是,儿子可以走远一些,儿女就还是留在自己身边比较好。只是,世上之事,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

记得几年前,儿子要出国读硕士。我就跟儿子说,你走吧,走得越远越好。好男儿志在四方,天南地北,不管多远,只要是自己愿意安身、喜欢安身的地方都成。

儿子也认同父亲的想法,开始磨拳霍霍,内心里还是很有出去闯荡一番的意愿的。后来也还真出去了。

只是,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录取他的大学是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单里也能打到二十几位,去到的地方也是好地方,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

可要说距离,那就真没法说了,与大陆近得不能再近的香港。若是从深圳过去,就隔了一条深圳河、一道铁丝网。拿着通行证,一天可以几个来回。

儿女会不会这样呢?我倒是但愿的。甚至在我心里,女儿最好就在国内选一所好点的大学读吧。毕业了,回到我们居住的城市,找一份安定点的工作,再找个如意郎君,有个自己温暖的家,然后有了自己的宝宝,一边还是爸爸妈妈的小女儿,一边做着自己的小妈妈。

有事了,爸爸妈妈可以过去搭把手,不会让女儿那么的手足无措;若是爸爸妈妈想儿女们了,一个电话,晚饭时,带着丈夫、孩子就回到了爸妈的餐桌旁。

一切都那么温馨、美好。

但我深知,世上的一切,多数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就像我对儿子的想法一样。

说不定哪一天,一个不留神,女儿就抖着录取通知单跟爸妈说,我要去欧洲啦,我要去北美啦。甚至,可能是去更远、更远的南美啦。

这些年,我心里偶尔总会时不时地有点担心起来。总担心这一情况会变成现实,担心这一天真会到来。

所以,我现在经常会抱着自己的女儿说,爸爸的宝贝咋一下就长这么大了呢?别长了、可别长了,再长可就比爸爸还高了。

女儿一脸的不高兴,爸爸,你没有多高好不好,你就想自己的女儿长像得个矮敦子?

女儿当然是不知道父亲的心思的。不过,不知道也好,就让它成为爸妈心底的秘密吧。


深秋曲豆


远嫁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可以荣归故里,赌输了难免流浪天涯。

一、为什么是"豪赌"?

1、赌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难免会路途坎坷、荆棘丛生,也可能遍佈陷阱、祸不单行,远嫁的女儿失去家乡的人脉,失去家庭的支持,失去亲戚朋友的援助,可以支撑多久,能够前行多远?只能祈祷“福大命大”,“一路平安”。

2、赌天恩。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二十几年,远嫁的女儿也许再难聚首,从此陪不了几十天,何以尽孝?父母担惊受怕,卧床不起、茶水不挤的时候,何以颐养天年?可谓难于上青天。

3、赌婚姻。婚姻是座围城,爱的激情总会消退,当婚姻不敌油盐酱醋的时候,需要很多资源与力量去平衡,远嫁的女儿孤身一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无助无援的时候,很无奈、很绝望、很凄凉!

二、远嫁的女儿幸福的必要条件:

1、自己有权有钱有超能力,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智商情商逆境商三商奇高,为人处世高人一筹。

3、原生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实力强,无需儿女援助照顾。

4、夫家家风特别好、家人素质特别高、丈夫特别优秀。

三、远嫁女儿的隐患与风险

因为个体素质、路途遥远、生活羁绊、交通问题、经济原因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如下可能发生的风险。

1、失去原生家庭的依靠和依赖。

2、失去父爱与母爱。

3、失去亲戚朋友的支持和援助。

4、失去骨柔亲情的照顾。

5、失去膝前孝敬父母的机会。

6、失去家乡的人脉资源。

7、失去将来能够利用的各种物质资源。

远嫁的女儿在无助无奈的时候,陌生的土地上,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没有家人可以依靠。有苦无人说,只能自己吞下;有冤无处诉,只能自己憋屈;有泪不能流,只能偷着哭泣;想笑都不敢,必须含蓄内敛......。

父母在遥远的家乡常常抹眼泪,当初舍不得女儿离家远,担心反复折腾,现在有一丁点事,也没法庇护照应。逢年过节家家都是欢声笑语,老两口却孤灯独影、长夜不眠;为了远嫁女儿的事情难免磕磕碰碰,有了三病两痛,只能彼此搀扶;好不容易抓了把药,还未服用,又记挂女儿急着视频,上气不接下气地唠着。

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谁不拿命去宠。远嫁的姑娘,永远是父母心口上的痛,是一辈子牵挂,不死就放不下。如果远嫁女儿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女儿悔不当初、抱憾终身,老父老母只能捶胸顿足,熬不过了,甚至一命呜呼,永不再见!

朱自清说:“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父母深情的凝望与思念,怎不叫人牵肠挂肚,对于远嫁的女儿怎“一个愁子了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又能如何?!

远嫁的姑娘捡了此时的爱情,丢了永远的亲情,好像是父母走丢的孩子,一朝说了再见,真不知道哪那哪月还能再次相见;如果远嫁女儿再把爱情丢了,但愿父母尚在,“女儿回家吧”,家是疗伤的最佳去处,也是唯一去处。


烽火知了


我认同。随着时间的流逝,远嫁的女儿渐渐淡出生活,只能靠思念安慰自己,就像丢了的孩子,虽然揪心,但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年,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带着灵魂去流浪

姑姑去世的早,姑父经人撮合又找了一个老伴。表姐一直沉湎于失去姑姑的痛苦,感觉姑姑尸骨未寒,姑父找老伴的事与她而言接受不了,在和姑父大吵一顿后离家而去。

表姐离开后,音讯全无,我们动用所有精力到处打听,最终也没有消息,慢慢地,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承认了这个事实。表姐还有个小两岁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表哥,表哥不甘心,初三没毕业就辍学,到处疯狂的去寻找姐姐。

好多年过去了,表哥也成家了,找姐姐的步伐从来没停过。某一年,父亲跟我说,你姐姐回来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愣住了。因为表姐和姑父的关系,那晚在我们家设宴款待的他们。表姐带着表姐夫,还有一个女儿,从黑龙江那冰天雪地来到了孔孟之地的故乡。岁月早已磨去了表姐的青涩,表姐表情平静,看不出内心的波澜。

那是一个下雪的晚上,表哥带着表嫂,还有他的儿子一起来了,见了表姐后,说了声:“姐,你回来了。”

那晚,表哥喝了不少酒,把碗碟全砸了,一个人跑出去在外面待了大半夜......

从那以后,他们的关系慢慢缓和了,姑父也早就离了婚,茕然一身,在后悔中消磨了这么多年。表姐在家呆了一个月,离开了家乡,又回到了东北。

路程太远,遥寄思念,总想好好看着她,可表姐有家有业,黑龙江已经成了她的第二个故乡,回不来了。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离别

每年除夕,是我和爱人必回远在300公里外的老家的日子。岳父岳母七十多岁了,比我父母大很多,所以每年过节我们尽可能的去爱人的老家过年。爱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深得岳父疼爱,每次回去,岳父就像老顽童一样,和爱人有说不完的话题。

过完节回家的时候,车上装满了岳父岳母塞得大包小包,走的时候,没看到岳父出来,岳母轻轻的说:“你爸看你们走了难受,不想出来送你们了。”我们无奈的回头望了望家里,看着站在大门边上挥手再见的岳母,心情沉重的离开了。

有生之年,希望能多回去看看老人,不让他们的爱被辜负。


深沉的海


唉,真的是这样。一朋友的女儿,那是真的争气,完全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重点高中毕业应届复旦然后美国的一个什么重点大学读研考博,父母的脸面上金光闪闪,让我们这些人是羡慕嫉妒恨呀。毕业后在谷歌工作,中科院邀请也没回来,再后来美国结婚生子,丈夫是同学中国人。生孩子的时候父母去了,不久签证到期了就回国了,现在有一年多了吧,也没再去。我都替妈妈想的慌。不知她的妈妈想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