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最好的朋友去世了,如何給孩子心理疏導?

奶爸心酸史


你好,不知道孩子現在的情況如何?

我看到很多同行已經給了很多答案,我從自己的角度再說點。

孩子的生命教育並不是小事情,既然遇見這樣的事情,說明到了進行的時候了。這好像早了點,可是也不是每個小孩子都在五歲遭遇朋友去世的啊。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只能暫時迴避這個問題,而孩子已經形成創傷,不讓他釋放,就會淤積在身體裡,以後很容易被觸動。你帶他出去玩一圈累了睡了,他就把朋友的死全忘了嗎?不會的,他以後依然會害怕死亡,不能面對事實真相,甚至以後遇見大的問題都去逃避。

現在的時代,想逃避現實還不容易嗎?拿起手機就能逃避好幾個小時,什麼煩惱恐懼都忘掉了,還不用去遊樂場,省事多了。但是孩子並沒有從中成長,他以後還要面對。

我女兒小學時,班裡的小朋友的爸爸遭遇橫禍,去世了。小朋友很可憐,孩子回來也很害怕,一直在問我會不會死。此刻她的安全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她從來沒有想過人會有一天離去,再也見不到了。此刻,是要讓孩子安心,保證她不會沒人陪,不會因為我們去世而受傷害。我告訴女兒,媽媽不會死,會一直陪著你。雖然她也未必多懂,起碼鬆了一口氣。

之後我帶她去外面走走,給她講:一朵花凋謝了,還會新的花朵綻放,這就是生命的交替,有走的,也有來的。而所有生命都屬於自然,生命並不是消失了,而是到了另外一個維度空間,所有去世的人都會在那裡相見。她也就完全釋然了。

其實很簡單,所以大人不恐懼,不焦慮,安安靜靜的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從他們的角度理解死亡就好。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物傷其類、兔死狐悲,人人概莫能外,更何況孩子?!

這種心理應激反應,最好找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進行專業干預,不要自以為是、盲目勸導。



開心牆頭草


一個5歲的孩子糾結在朋友死亡的陰影中,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恕九哥直言,我一百個不贊成你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有時看問題和大人都有一拼。但是,看懂一件事和放下一件事並不是一回事。我們不妨換個角度討論這個問題,一個大人和一個孩子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自己的好朋友不幸去世了,大人這時的心情是痛苦和難過,孩子這時的心情是恐懼和驚嚇!對大人做心理輔導比較容易,畢竟是成年人了,這種事經歷過不止一次了,很快就可以釋懷;但是,對於孩子做這種心理輔導很難奏效,跟孩子囉囉嗦嗦地談生論死,恐怕畫虎未成反類犬。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孩子換一個環境,交幾個新朋友,或者帶孩子游山逛水換心情,去博物館、動物園,總之孩子喜歡什麼就帶他玩什麼,不惜代價和時間,一鼓作氣把孩子從糟糕的心情中解脫出來。記住,必須一鼓作氣,如果久拖不決,會給孩子留下心理病根。

轉移注意力不是念書,而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女兒3歲多時,有一次發燒,大約上午8點多鐘,孩子看窗外的樹時,突然看到了大人看不見的東西,只見孩子一哆嗦,然後也不哭了,也不說話了,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瞪著眼睛茫然望著窗外……我當時嚇壞了,但是反應很快,處理的很果斷,馬上帶孩子出門,去公園,去遊樂場,去照相館,千方百計地轉移她的注意力,玩了一整天孩子也沒說話,臉上也沒有表情,直到孩子玩累了,晚上睡覺前才喊了一聲爸爸……這時,我知道沒事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蘇北九哥1


五歲的孩子最好的朋友去世了,如何給孩子做心理疏導?

根據描述說,五歲的孩子最好的朋友是死於意外,本來活潑好動的孩子,知道這事後,變得不開心了,每天半夜哭醒,還經常問他爸爸自己會不會死。應該是沒有看到喪子之痛的慟哭場面吧?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用心的家長會知道,孩子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二,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我們可以從《孟母三遷》的故事中得到啟發,一個五歲的孩子知道自己最好的朋友去世,經常問他爸爸自己會不會死,說明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我們也來個遷居吧,首先讓孩子離開那個讓他產生恐懼的環境,當然不一定就是搬家,可以到姥姥家或者姑姑家等離當前環境遠一點的地方,不要可以用大人的語言解釋什麼,那樣孩子聽不懂也接受不了。

爸爸要多多陪伴,除了晚上陪他睡覺之外,帶他到遊樂場之類的玩玩,讓孩子感受到“有那麼多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是那麼地開心”,感覺孩子心情略好的時候適時地陪他一起參與他喜歡的遊樂項目,目的是讓他明白“他朋友的去世只是個例,很多人活得好好的,他不會死的”。平時多給他講故事,轉移他的注意力。

我們還需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準備一些答案,回應孩子可能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各種問題。比如,他再問:“爸爸,我會死嗎?”。爸爸可以回答:”當然不會啊,我們今天看到那麼多寶寶開開心心地玩著呢”。經常半夜還會哭醒,這個比較好辦,儘量晚些睡覺,睡意很濃的時候陪他洗個熱水澡再上床。堅持十來天,美美的一覺睡到天亮,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穫,養成一個生活規律的好習慣呢。

希望能幫到你!





天海悠悠百善泰來


大人們以為把我和死亡隔離是對我的保護,卻不知道這種做法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人為什麼要死亡?”“人死後會去哪裡?”“為什麼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別人?”

當孩子們忽閃著疑惑的眼睛,將這些問題擺在家長面前時,我們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亂作答:“他在睡覺”、“他去旅行了”、“他上天堂了”……

結果讓孩子對死亡產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懼。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死亡是生命的最偉大發明。”死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明白生的可貴,不再沉溺於享樂、懶散、世俗,不再沉溺於金錢、物質、名位,然後積極地去籌劃與實踐美麗的人生。

“只有面對悲觀的人才能樂觀起來!”

死亡,或早或晚每個都要面對,但認真對待生命和生活,你可以從今天開始,不枉費時間的治癒!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應該成為指向人的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質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種全面關照生命多層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教會青少年珍愛生命,更要啟發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教育不僅只是告訴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更要幫助青少年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

生命教育不僅只是惠澤人類的教育,還應該讓青少年明白讓生命的其它物種和諧地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命教育不僅只是關心今日生命之享用,還應該關懷明日生命之發展。”




學習做人


可以以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人去世了是正常的情況,但並不影響我們去思念他,他依舊是自己的朋友,可以分享可以想念只是不能相見。

五歲的孩子害怕只是不能理解死亡的意義,他們被周圍悲傷的情緒或是靈堂的肅靜給感染讓他們害怕!這個時候做父母的儘可能多抱抱他,不要阻止他放聲大哭,多告訴他爸爸媽媽還在。


心裡心理有故事


首先要對您小侄兒的經歷表示難過,一個5歲小孩就要承擔超過他年齡的壓力,很不容易。希望在這裡用兩個兒童心理學的理論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1. 首先,希望您的家人能重視5歲小侄兒的這次心理波動,原因有兩點:

  • 4-7歲是孩子形成概念的重要階段。兒童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在4-7歲時形成的概念很難在今後的人生中發生改變。

在童年時期,兒童對於這個世界產生的認識和概念或許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提出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中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概念“認識發展論”(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的讓·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孩子在4-7歲時形成的概念很難在今後的人生中發生改變。

所以,一定要重視5歲孩子的心理問題,要認真地為他講解“生死”的概念。孩子現在缺乏對“生死”的認知,好朋友的突然死亡,對5歲孩子來說會感到恐懼,因此他會缺乏安全感,認為“死亡”的現象會發生在身邊任何一個親密關係的人身上。

  •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推理能力,家人講的道理他都能明白。

讓·皮亞傑指出,孩子的推理能力絕沒有缺陷,在推理能力方面甚至和成年的科學家一樣好。孩子們之所以常常無法得到和成人一樣的結論,並不是因為他們推理能力有問題,而只是因為孩子們受限於有限的人生經驗,缺乏關於自然和外部世界的信息積累。因此,在孩童時期,孩子做出判斷的基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為孩子提供了怎樣的信息。

所以,家裡的大人應該理性地為孩子解釋“生死”的概念。

2. 接下來,希望給出如何做好對您小侄兒的進行心理疏導的建議:

建議1: 可以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但對於5歲的孩子要建立和陌生人的信任感還是比較困難,現階段還是推薦首先由家庭教育幫孩子度過這個難過。

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在出現危機的時候,受兒童信任的成年人的正確態度可以幫助兒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於危機的焦慮和恐懼。因此,家庭教育在幫助孩子們面對這個“前所未有”的危機時,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議2: 首先推薦由小侄兒2歲前的撫養人對孩子進行教育。

孩子心理上最依賴的人是在孩子2歲前撫養他長大的人,這是他最信任的人。這個人,是孩子可以不經過理性判斷,就可以直接確定是值得完全信任的人。只要有這個撫養人出現並勸導,孩子會感覺到信息的權威和有安全感。

建議3: 增加孩子的社交。

蘇聯心理學家利維·維果斯基提出的社會認知理論發展(Theory of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認為,孩子的高級心理意識是在社交中產生的。這些社交包括和成年人的交談以及和同齡人的玩耍。也就是說,鼓勵孩子說出來他的焦慮、害怕和擔憂,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狀態就會得到改善。避免孩子因為得不到很好的溝通而陷入自己的內心世界走不出來,所以儘可能避免他一個人的遊戲:看電視,玩電子產品,自己陷入沉思。家長要注意觀察並進行干預。

建議4: 這是個不成熟的小建議:請為孩子普及至少一種生死觀。

“生死”和“存在”是所有哲學和宗教都避不開的兩個重要話題,建議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或者信仰為孩子選擇至少一種解釋“生死”的觀點。比如聖經裡認為人死後會去天堂,變成天使;比如佛經裡講到的生死輪迴;又比如哲學家叔本華認為的機體死亡但意志不滅;再比如孔子認為的“未知生,焉知死”;最後比如莊子認為的生命力是不會死亡,只有身體這些有機體會死亡消失的哲學觀點。


還想再強調一下,孩子第一次遇見一個概念需要家人普及的時候,請一定重視,一旦這個概念被孩子內化後形成“觀念”,這個觀念可能終生不變了。請慎重。

最後希望您的小侄兒能順利度過這個小波折,擁有陽光開朗的快樂童年。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和您的小侄兒有所幫助。建議您可以參考一些心理學的經典理論書籍,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把握孩子的心理。如讓·皮亞傑的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或者利維·維果斯基的Thinking and Speaking。如果沒有時間讀完整版,也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最近兩個月我們都會集中科普關於兒童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


兒童心理學研究


碰到這個事情,我們首先要來觀察一下孩子的這種表現持續的時間,假如孩子悲傷的情緒沒有持續太久其實沒有多大問題,因為對於我們大人來說好朋友去世了我們也會很難過一段時間,對於小朋友來說也是一樣的,他需要時間來恢復。但是如果時間長了小朋友還是悲傷的狀態的話,家長要開始注意了,千萬不要把這件事當做小事,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也是重要的一課。

其實,對於這麼大的孩子來說,他已經懂得生命衰亡的概念了。如果你迴避或掩飾問題,孩子可能不會哭。不是他真信了你的話,而是情緒沒有得到疏導,又壓回去了。大人模糊的態度,不僅干擾孩子原有的認知,也可能助長他對死亡(鬼魂)的神秘感、恐懼感。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正確引導,孩子可能會一直成長於“恐懼”—“逃避”之間,形成自欺欺人、玩世不恭的心態,漠視生命——自己的,以及其他的。

作為父母要時刻準備迎接孩子,對世界的疑問,對人生的困惑。所以,如何帶領孩子往一個美好的、充滿能量的、正向的人生方向去前行?其實,就在這點點滴滴的時刻裡。在國外,生命教育非常受重視。澳大利亞,中小學普遍設有生命教育課程。政府告訴公民,要教育孩子對生命負責。一個人的生命不但屬於自己,也屬於家庭、國家。英國,很多學校都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設有專業人員,開設生命教育和訓練課程。日本,提倡“餘裕教育”,口號是“熱愛生命,選擇堅強”,鼓勵學生到牧場體驗生活,餵養動物。德國,不僅將生命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還經常帶孩子參觀死亡博物館,到殯儀館參加葬禮。瑞典,會讓小孩摸孕婦肚子,告訴他人是怎麼出生的,小學生還被帶到太平間與遺體接觸。

三個步驟,幫助孩子從心理和情感層面,正確認識死亡,走出悲傷。一是,直面悲傷。二是:生命的終結不是死亡,而是被愛的人遺忘。三是:如何記住我愛的人。家長可以通過記憶盒子的方式引導小朋友,一般來說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療愈。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屬於內向性的,情況嚴重的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來進行心理疏導。希望這些能對你有用。


小劉老師課堂開課啦


作為一名幼教從事者,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當不幸降臨時,失去親朋好友對人們所承受的巨大悲痛可想而知,何況一個才5歲的孩子,而且還是最好的朋友。

也許5歲孩子暫時還不理解“死亡”的具體含義,但對死亡有了基本的認識,他們知道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結束。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最喜歡有朋友的年齡。因較遠關係的人過世了也許沒有多大概念,可能只有模糊的哀傷感覺,但對好朋友的去世則會有比較深切悲痛的體驗,因為他們應該一起度過了不少美好的時光,因此對最好朋友的去世會感到悲傷難過、恐懼不安,缺乏安全感,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

這時,作為家長一定要慎重對待此事,採取積極正確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度過,避免對孩子身心健康再次造成傷害。我建議:

首先,大人不要回避、不要敷衍。孩子問道“死亡”話題時不要說“你好朋友去外地了、、、、、”等,更不能因忌諱“死亡”粗暴地說“不要再問了,你玩玩具去”等等。這樣的處理方式只會更加增加孩子的疑問和恐懼。在談到死亡問題時,家長可直接簡單明瞭的解釋死亡。5歲孩子雖然對死亡理解有限,但多少能理解其他事物的“死亡”。比如說,家長可以用孩子比較常見的樹葉長大變黃然後落下來腐爛沒有了這些現象告訴孩子,人也會像樹葉一樣慢慢長大後又離開,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規律。還可以給孩子講一講動物遷徙過程死亡的故事,如大雁南飛。動物在完成遷徙過程中肯定會遭遇不測,但大雁仍然堅強面對同伴的意外失去,堅持南飛到達目的地。這也是大自然的生存規律,同時也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事情。不過那也是一個小概率的事情,正常情況下我們都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長大。我們要學大雁學很多動物對待同伴的死亡態度,做個堅強快樂的人。

其次,作為家長一定要在那段時間多陪伴孩子,不能簡單的讓孩子去看動畫片、玩玩具、吃美食等。要和孩子玩一玩親子游戲,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讓孩子看看萬物的生長,和孩子在大自然中聊一聊“生長和死亡”。在大自然中聊死亡話題可以讓孩子減少恐懼感,看著花花草草能在輕鬆的環境中理解和正確對待死亡問題。

再次,儘可能的讓孩子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和新朋友一起玩遊戲、玩玩具、分享美食、讓孩子再次體會新朋友的樂趣。

只要採取積極正確地心理疏導方法,我相信孩子一定能快速度過悲傷期並恢復正常生活。祝孩子健康快樂!


L天空與大地


死亡,從來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許多家長容易在孩子面前迴避的一件事。
可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不可避免地遭遇寵物的死亡、親人的離世。因此,如何跟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該如何跟孩子談死亡呢?

1、千萬不要避而不談

大多數人覺得,死亡太沉重了,所以會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起。
可是,正因為死亡教育的嚴重缺失,反而容易讓孩子在死亡真正來臨的時候無法正視,從而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他們的心裡會有對死亡的好奇,但更多的可能是恐懼。

因為,人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會非常恐懼的。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避而不談,而是正確面對。

2、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死亡的理解不同,引導的方式也應該不同。

  • 3-6歲孩子
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生”和“死”還沒有特別強烈的概念。在他們的印象中,“死了”有可能是玩遊戲的時候,假裝倒下的爸爸,遊戲一結束,又可以“活”過來繼續玩。
也有的孩子,能夠理解“死”就是沒有了,不存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如何引導: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可以配他們一起看一些關於死亡的繪本。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小傷疤》。
《小傷疤》裡的小主人公失去了媽媽,為了留住媽媽的味道,他想盡了一切辦法,比如:捂住耳朵和嘴巴,把家裡的窗戶都關上。可是,即便如此,他還是能感覺到,媽媽的味道在一點一點的消失。
最後,是他的外婆告訴他,想媽媽的時候,就摸摸自己的 心,她一直在那裡。

這樣的小故事,既能讓孩子明白死亡就是永遠的離開,也能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勇敢地面對。

  • 6歲以上的孩子
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漸漸開始對死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個時候,他們會對死亡有畏懼,也可能會問一些諸如“死了之後去哪裡了”、“死會不會很疼”這樣的問題。
這個時候,可以跟孩子探討一些更深層一點的東西。
如何引導:
首先,讓孩子知道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會老去,讓孩子能夠以平常心對待。
其次,可以通過身邊的一些事件陪孩子“經歷”死亡,讓他們能夠更加從容的對待。
比如:寵物去世了,不用瞞著孩子。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傷心,會騙孩子說,寵物送給別人了。

在觀看電視的時候,也不用特意避免悲傷的情節,讓孩子能夠感受那種氛圍,學習如何排解悲傷的情緒。

3、死亡教育需要注意的地方

  • 不要過度美化死亡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那麼恐懼死亡,會把“天堂”形容得很美。這樣的描述,可能會讓孩子以後遭遇挫折的時候,產生“活著真痛苦,還不如死了去天堂”的錯誤想法。
  • 也不要用死亡恐嚇孩子
死亡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聽話,就用死亡去嚇唬他們。
這樣做,容易讓孩子的心理產生無法磨滅的陰影。
  • 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
死亡,畢竟是一個悲傷的話題,孩子有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實,這種不良的情緒只要能夠發洩出來就好了,相反,如果一直積壓在心裡,反而會造成更深的傷害。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負面情緒,父母不要指責也不要笑話孩子,而是要引導他們正視和麵對。
珍惜生命、敬畏死亡,或許這就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

(我是:@菈媽親子,專注親子教育和情感的二寶媽,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育兒成長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