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没有控制西域?

月出皎皎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性格”,明朝是有性格的,汉朝是有性格的,宋朝是有性格的,清朝也是有性格的。

汉武帝时期的汉朝是一个以军事扩张为主旨的朝代,全民军事化,国家的经济、政治、教育都围绕着军事进行,所以才能击败匈奴,汉朝的“西域都护府”让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继续西汉政策,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

班超两次出使西域,凭借一己之力让鄯善、于阗、疏勒恢复了和汉朝友好邦交,立下了不世奇功。

明朝不同,明朝是个内敛型王朝,它没有扩张性,明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而且从朱元璋制定了日本等十五个“不征之国”就可看出,朱元璋的政策是以防守为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皇明祖训》中明太祖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长长的组训无非就是四个字:“兴兵不祥”,而同时他又觉得征服这些国家没用。明朝是个实用主义的朝代,汉朝更在乎荣誉感和使命感,明朝则在乎现实利益。

在明朝市井文学空前繁荣,而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明子民那颗现实的心,比较市侩,也很商业化,此外明朝对海外事业非常有兴趣,比起征服“四方诸夷”这么掉价的事,明朝宁愿让郑和带着满船珍宝到处扬我中华国威。

其实明朝是一个充满“市井气”的国家,正是这种“市井气”也让明朝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明朝为何没有控制西域?

第一,上文讲的,这是朱元璋的组训,后代子孙不愿意违背组训,这也是“孝道”。

第二,明朝是个内敛的王朝,同时也是个市井气的王朝,它注重现实生活,虽然明朝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商业发展还是很兴盛,这样的王朝不喜欢战争,追求的是和平稳定。

第三,华夷有别的观念。明朝是所有朝代中最具有贵族气质的王朝,崇尚儒家,以读书为本,瞧不起没文化的蛮夷。这种激烈的排斥和鄙夷在明朝发展到巅峰状态。

“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蛮夷就是侍奉中国的奴仆,当然这里还看不出鄙视之深。

“彼夷狄者,无人伦上下之等也,无衣冠礼文之美也,不与中国人齿。”这是从衣冠礼仪方面对蛮夷进行全方位的鄙夷。

明朝是一个由儒家思想操盘的国度,皇帝即使不上朝,朝政照样运转地很好,因为皇帝的言论不如那些饱读儒家经典的学士,这些饱读儒家学说的大臣只想守成,守好明朝实际控制区域即可,没有扩张的动力。

第四,明朝没有完备的治边政策,该出兵时不出兵,该绝贡时不绝贡,瓦剌和吐鲁番多次攻哈密明朝置之不理,这种保守并未换来和平,反而引发了甘州之祸。

第五,没钱。明朝是税率很低的朝代,朝中又没有像和珅这样的人才给皇帝弄钱,他们依靠农业税收,而明朝又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所以明朝后期一直处于缺钱状态,没有余力去征服其他地方。

第六,瓦剌和鞑靼对明朝的威胁。明朝是不想惹事的朝代,可偏偏边患多,终其一朝都在和蒙古人打,所以明朝主力军始终被蒙古拖在漠北,无暇顾及西域。

朱棣迁都北京后,对西域控制力更弱了,明朝主观上不想攻伐西域,客观上又无暇顾及,即使偶尔想征服西域,也得想想自己手里的银子和兵力,一旦打下后光派兵控制要花多少钱,想想也是心累,所以算了,还是守好国门就行了。

然而退让和自保并未换取真正的和平和尊重,因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静说历史


对于明朝为何没有控制西域,我总结三点原因:

其一、战略意义不足:

在战略问题上,明朝所面临的周边环境的威胁要比汉、唐大的多。这里说的威胁主要是来自北方蒙古的瓦剌和鞑靼人,因为明朝与蒙古人的战争是从始至终的,一刻不停的,这就导致了明朝的军事力量中心要放在漠北,而无暇顾及西域。

汉朝处理了匈奴问题,唐朝更是直接灭了西突厥,满清则是实行满蒙联姻政策,在北方没有军事威胁的环境下,汉、唐、清才能放心的处理和控制河西走廊,要不然也放不开。


其二、军事形势不利:

明朝军事最强的时期,也正好是中亚帖木儿强势的时期,为了恢复祖上成吉思汗的光荣,帖木儿一直想侵尽全力灭掉明朝,但他儿子才刚刚踏入西域境内,帖木儿就死了。只是此时的明朝还不知道帖木儿那边的情况,永乐初立的王朝还在处理北元的威胁中,对帖木儿是唯恐避之不及,绝不可能在此刻和帖木儿这个强敌有争端。

明朝中期时漠北的瓦剌也崛起,还差点搞出明朝版本的靖康之变,而此次的事件导致永乐长时间累积的军事力量化为泡沫。此时谁也不敢提出争夺西域的问题,如果有人提出估计会被判个误国罪吧。

明朝末期的时候,先不说满人,就是李自成这些起义军就让明朝军队的人手拙荆见肘,关于西域的问题,朝廷是连想都不敢想。


其三、经济价值不够:

从五胡乱华起,华夏的经济中心早已偏向南方,到南宋时已经完成经济中心转移,宋、明两代时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兴起。而西域的丝绸之路经过蒙古人的破坏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经济影响力下降到冰点。

再者卫戎北疆成祖在北京定都后,对西域的控制更加的无力,想要像唐朝时完全的控制西域有点痴人说梦,而在西域边防驻兵这对政府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政开支。与其西域人烟荒漠的地方,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还不如采取朝贡形式,有一定收入还不用浪费人力物力。

综其以上分析,我个人觉的明朝控制西域是完全没必要的。


大国布衣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家主要是从军事或者国防角度回答的,无非就是明朝实力不足,明军主要被蒙古军队牵制在长城一线。没错,这些都是原因,我不在强调。我要说的是造成这原因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整个大明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都没彻底解决蒙古问题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时候有先天缺陷。什么缺陷呢?就是定都南京定错了。换句话说,南京相对于西北巨大的战略纵深感,让明朝开国班底失去了争夺西域的魄力。

朱元璋发源于江淮地区,主要功臣宿将也都是淮西人,在和元末的其他起义军争夺地盘的战争中,也主要在江淮地区,所以朱元璋从发迹到建立大明王朝始终都在江淮地区,所以建国称帝就选在了南京。南京处于江淮地区,偏离东南,远离西北,更远离西域,更具体的说,他不处于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所以大明王朝的开国班底从始至终都很难从全国考虑西域问题。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能俯视全国,而是以侧目的眼光很容易只关注南方地区,对待北方,或者西北,都有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更别说更加遥远的西域了。

由于南京远离北方游牧民族,所以相对汉唐时期的都城长安安全的多,不会直接面临游牧民族的骑兵压力。在对待蒙古的问题上,就没有汉唐时期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更多的是采用守的策略。朱元璋时期,为了保障北方边境安全,在长城沿线分封了秦王、晋王、燕王三位藩王,这三位藩王手里掌握着大明最精锐的兵力,拱卫着大明的安全,所以坐在南京的朱元璋,就认为天下已经太平了,就没有了汉唐时期那种不彻底打败游牧民族就有灭国之危的危机感。

试想,朱元璋如果要定都长安或者洛阳的话,会怎么样,会不自觉的把目光盯着西北,盯着漠北的蒙古和西域的蒙古势力,这两个势力不除,京城极不安全,会主动地考虑都城的战略纵深问题,那么占领河西走廊之后,肯定会继续前进。

有人说,不是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了吗,为什么朱棣不派兵西域呢?其实这个朱棣也没办法,因为尽管朱棣数次北征蒙古,但始终没有给蒙古以彻底打击,自己和明朝精锐都被蒙古给牵制住了。无奈,朱元璋把最能打仗的文臣武将杀了一遍,放眼整个大明,最能打仗的就是自己了,头顶上的蒙古势力不解决,哪有时间去遥远的西域呀。况且西域地区这时候崛起了一个及其强盛的帖木儿帝国,已经被蒙古折腾难受的明朝,自然不敢轻易不远万里去接触一个刚崛起的新帝国。

还有一个问题是,当时西域地区并不是由元朝统治,而是在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之下,这个是蒙古内部问题,我们先不讨论,所以明朝也不会在没有解决蒙古问题之前去攻击另一个蒙古汗国。况且当时西域脱离中原王朝数百年了,中原人士恐怕早就遗忘了西域。要不是清朝灭了准格尔汗国,新疆也就没中国什么事了。


史海沉沉


1368年明朝的建立,只是把蒙古人从中原地区赶走,并不是说就彻底消灭了蒙古势力,蒙元帝国留下的蒙古贵族还依然分布于漠北、西域等地,并以鞑靼、瓦剌、察合台汗国等形式存在着,这些政权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军事实力,有的甚至还一度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此后正统年间的土木之本、嘉靖年间的庚戌之变都分别证明了这个事实。

因此,这不是战略短视的问题,而是明朝根本就没有那个实力对西域发起进攻。终明一代,都在绞尽脑汁地应对北边的鞑靼以及瓦剌,对整个西域而言,明朝是既无心也无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朝没有向西北渗透的意图。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曾经在嘉峪关以西地区。设有哈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蒙古和沙州等关西七卫。在这七卫中,赤斤蒙古和沙洲卫在今甘肃境内,安定、阿端、曲先和罕东四卫在今青海境内,唯有哈密卫在今新疆境内。

明朝非常重视哈密卫,因为这是其“经营西域”的关键所在。洪武十四年(1381),濮英督兵西进,致使哈梅里回回阿老丁来朝贡马,诏赐文绮,并遣往畏兀儿地方宣谕。等到永乐年间,明朝先赐封哈密安克帖木尔为忠顺王,后又设哈密卫,“以其头目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又以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辅导”。这些措施都使得哈密卫与明朝的关系日趋紧密。

不过,大约在16世纪前期,哈密卫的存亡遭到吐鲁番的威胁。正德九年(1514),吐鲁番苏丹满速尔再次攻占哈密,甚至一度入寇肃州。等到嘉靖年间,朝廷已无力提起收回哈密卫之议,只得被迫从事实上承认吐鲁番对哈密的控制,自此“关之西一民非民,尺地非土”,不再对嘉峪关外之地抱有任何想法。


HuiNanHistory


可以用今时不同往日来形容,在明朝初创时期,军队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一度打得蒙古人向北远遁。当时明朝的主要敌人就是蒙古人,而且一直贯穿整个朝代直到后来后金的出现。

看看1375年明朝的版图可以发现除了南边,北边全是蒙古人,说是当年成吉思汗带领儿孙们征服世界打下的江山。那为何明朝没有讲现在的新疆(西域)纳入版图呢?

1.军事角度而言

洪武五年,朱元璋派中路军由徐达统帅、东路军由李文忠统帅、西路军由冯胜统帅三路大军进攻北元,结果除了西路军占领甘肃之外,中路军和东路军惨败而归,那为何冯胜没有乘胜占领西域呢?

由图可以看出当时的西域不是以前汉唐时候分崩离析的状态,而是东察合台汗国,也是蒙古人创立的,而且当时东察合台汗国与明朝交好,而冯胜孤军奋战,态势不利,也没有理由。

所以即使后来明朝巅峰永乐大帝时期五征漠北也没有彻底消灭北元势力,所以不可能西面树敌,受西、北两面夹击。而且河西走廊已是明朝领土,西域自唐朝之后就没有统治根基存在,所以当时收复西域不太现实,战略意义也不大。

何况当时帖木儿帝国虎视眈眈,一度要进攻明朝,最后皇帝死在半路而收场,所以一直以来不管是鞑靼,瓦剌还是帖木儿,明朝周边敌人太多,也无心收复西域。还不让它如做一个缓冲区域。

2.经济角度而言

以前的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但是唐宋以后南方的开发早已经让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了,而且航运的兴起早已经让贸易由陆上转移到海上,所以通过西域的贸易方式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况且如果收复西域以后对于国库的消耗巨大,经济负担相当大,而明朝几次远征、土木堡之变等早已经力不从心了,因此从几个方面而言无心也无力收复,更希望他们是以属国的身份接纳他们。


飞鱼小侃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西域是叫新疆还是叫安西,并不重要。

明朝之所以没有统治西域,我想,原因有三:

  1. 明朝前期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没有多余的人口进行扩张;
  2. 西域没有能够威胁到明朝统治的政权,也没有需要明朝统治的需求;
  3. 伊斯兰教在西域传播,而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西域传统邦国都已经灭亡了。

人口原因

能不能将一个地方变成自己的领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移民。

明朝初期,军力强大,打败了蒙古,占领了元朝除蒙古本部外的全部领土,却没有足够的人口,只能军事控制,成本非常巨大,最后只能放弃。例如:河套地区被明朝占领后,驱逐了当地的蒙古人,但却没有足够的人口,广大的河套地区便成了一片无人区,最后只得主动放弃。

明朝不像汉有秦做基础、唐有隋做基础。明朝之前面对的是孛儿只斤家蒙元的残暴统治,不但民生凋敝,就连风俗习惯都受到了影响,致使“中土华风不竞”。所以,明朝除了需要休养生息,还要重振礼教、恢复华夏的礼仪和风俗习惯。

首先,明朝初期人口不足,许多地方都成了无人区。明朝初期,进行了“江西填湖广”“洪洞大槐树移民”之类的大移民,填补各地的人口空缺、恢复生产,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口再向外移民。

汉有秦做基础,还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能打败匈奴,唐有隋做基础,也有渭水之盟之耻。明朝从元朝统治之下起兵驱逐胡虏,收复了丢失近百年的南方地区、丢失了两百多年的北方、丢失了三百多年的河西和河套地区、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和辽东地区,还开拓了云贵地区,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政权,这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了。

  • 朱元璋赐日本国书:“向我中国自赵宋失驭,北夷入而据之,播胡俗以腥膻,中土华风不竟。”“惟彼元君,本漠北胡夷,窃主中国,今已百年,污坏彝伦,纲常失序。”
  • 朱元璋赐占城国书:“我中国为胡人窃据百年,遂使夷狄布满四方,废我中国之彝伦。”
  • 朱元璋颁行天下振兴文教诏书:“自胡元入主中国,夷狄腥膻,污染华夏,学校废驰,人纪荡然。加以兵乱以来,人习斗争,鲜知礼义。今朕一统天下,复我中国先王之治,宜大振华风,以兴治教。”

几十年就是一代人。除了南方地区受胡风影响不足百年,北方地区两百年,燕云、辽东、河套、河西,一个比一个时间长,都不在华夏政权的统治之下,长期与他族杂居,甚至有很多就是其他民族汉化的,几代、几十代的移风易俗,还有仍留在中国的蒙古、色目人。这些地区、这些人,都要进行汉化、同化,恢复华夏风俗。

所以,明朝即使有足够的人口,也不会向外移民,即使有蒙古部族臣服于明朝,也不敢同意他们“内附”的请求。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移民到了其他民族聚居的地方后,是会带动其他民族汉化,还是会进一步去汉化,谁也不能确定,那些内附的蒙古部族进入内地后,是会汉化还是会加强内地恢复华夏风俗的难度。

而到了明朝后期,人口增长了,风俗习惯也恢复了,但明朝实力下降,之前控制的那些地方都已经被陆续放弃了。即使民间有自发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的移民,但明朝已经没有实力为他们保驾护航了。

政治原因

中国人历来讲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虽然有以战止战,虽战可也的思想,但也讲究攻其国爱其民。

中国人向外扩张,一般都是因为对方先攻击我们,我们为自保而反击,或者去保护别人、为占领区的人带来财富和安宁。汉唐控制西域,都是因为在击败匈奴、西突厥后要保护丝绸之路,唐朝向中亚扩展也是为了帮助中亚各国抵御阿拉伯帝国的进攻。

明朝把蒙元赶出中原后,在更西边还有很多蒙古人的后代建立的国家在,所以明朝就只盯着蒙古本部打,其他的蒙古汗国——如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亦力把里),只要对方不来攻打明朝,明朝就不打对方。况且,明朝时也没有丝绸之路需要保护,察合台汗国也不需要明朝的保护,明朝自然没有向西域扩张的需求。

如果明朝不管不顾的向西域扩张,那么明朝势必要与西方的蒙古各国交战,如果这些国家联合到一起攻打明朝,那对明朝、对华夏文明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就好像帖木儿帝国,如果明朝不管不顾的灭了东察合台汗国(亦力把里),那么势必就要与帖木儿一战了。

明朝没有机会、没有需求向西域扩张,自然无法控制西域,总不能为了和汉唐攀比就强行攻占西域吧?

不过,明朝对西域也不是没有了解、没有影响的。明成祖朱棣在派郑和下西洋的同时,也派了陈诚出使西域,到达帖木儿帝国。朱棣还在东察合台汗国设立了亦力把里卫指挥使司,不过因为资料的残缺,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了解这个机构的具体职能和组成了。

文化原因

西域原本是有自己的传统邦国的,这些因为都太小,所以西域基本上一直处于外来势力的控制之下。先后历经匈奴、汉朝、魏晋、柔然、突厥、唐朝、吐蕃的统治,大概一千多年。

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时,西域有三十六国,汉朝击败了匈奴、取代了匈奴的地位,统治这些邦国;唐朝设立安西大都护府,西域同样有自己的传统邦国在,唐朝灭亡了突厥、取代了西突厥的地位,统治这些邦国。

不过,西域的传统邦国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全都陆续灭亡了。在吐蕃帝国退出西域之后,只剩于阗这最后一个西域的传统邦国了。

而宋初,西域最后一个传统邦国——于阗灭亡了。在于阗被喀喇汗国灭亡后,西域的传统邦国便全都不复存在了。之后统治西域的西辽、察合台、准格尔都是整体的政权,自然不需要明朝像汉唐那样在这里设立一个统御西域各国的机构了。


从汉朝开始,华夏文明就进入了西域,对西域各邦国产生了影响。但是,灭亡于阗国的喀喇汗国正是伊斯兰化后的葛罗禄。在伊斯兰教的作用下,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响同样消散了,明朝这时候要统治西域,比之前的汉唐和之后的满清都难!

华夏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成体系的文明,在同一个社会中不可能共存,明朝进入西域后一定要打压伊斯兰文明。而西方的蒙古各国都已经改信了伊斯兰化,这样一旦交战,就不止是明朝和蒙古各国的战争,而是两大文明之间的战争了。

综上所述,明朝没有足够的人口、没有强烈的需求、没有相应的机遇,自然没办法控制西域。


愿朝阳常照我土


首先我要说,请不要以现代观念去要求古人。

西域,之所以没有被明朝实际控制。其原因,咱们来分析一下。


从客观方面看。要控制西域,就必须掌控北方的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局势。所以,西域的控制,是个大工程。不付出大代价,是做不到的。

我们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在我们祖先的眼里。草原,沙漠或者高原雪山,那都是蛮族的不毛之地。在哪种地方,呆一天都不舒服,更别说去那里劳师远征了。如果非要去那里打仗,那也需要足够的理由。

再看明朝局势。

一,北方的蒙古之患,还没有完全解除。西域与中原之间的通道,当然是狭长的河西走廊地区。占有地理位置优势的蒙古骑兵,可以很容易的南下攻击,甚至切断这条通道。

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也一直没有被明朝有效控制。

青藏高原地区的游牧民族,也能轻松的威胁到河西走廊甚至西域的安全。

当然,这二个原因都是客观的,也是表面的。深层的,核心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明朝在很长的时期内,对比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 ,在军事上是占据优势的。打败了蒙古,设置了乌斯藏都司。领土,也囊括了西域的很多地方。完全可以想象,明朝只要下定决心,占有全部西域并不是难事。

然而,事实上明朝并没有下定决心去占领西域。显然,这是经济原因在起作用。

明朝人有自己的打算,认为在西域地区投入太多代价划不来。

回看历史。汉武帝时期,勇敢的威武的中原大军打败宿敌匈奴,征服并占有了西域,功垂千古。我们炎黄子孙至今,仍为那段历史感到自豪。

可是,西域距离中原路途遥远,自然条件不好。多是沙漠戈壁,气候异于中原。人们很难适应西域的环境。在进军途中,无数被征发的人员死在了异国他乡的路上。到达目的地后,生病而死的,战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钱粮,牲畜等物资更是耗费了许多。汉初,几代帝王一直休养生息,积累了大量财富。汉武帝,完全就是含着金钥匙登基的。

善于理财的桑弘羊等人,采取把盐铁实行国家专营;巧立名目增加税收;等措施筹钱。汉武帝掌握的财富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然而到了汉武帝后期,国家处处困窘,起义反抗的烽火在各地燃起。迫于无奈,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唐朝时期,军队无谓的的远征仍然给百姓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百姓和精英分子都反感劳师远征,具体的情况,在这里只说两个事情。

一件是杜甫的《兵车行》,表现出来百姓对朝廷穷兵黩武的血泪控诉。


另一件事,是公元713年即唐开元年间。一心励精图治的李隆基,邀请姚崇担任宰相之职。姚崇要求李隆基答应“十事”,才能出任宰相。其中一事就是“不求边功”。

可见,汉唐为西域都是付出了大代价的。如果说,汉唐时期为西域付出代价有价值有必要的话。那么,随着历史的变迁,到明朝时期。这种价值和必要性就变小了许多。

汉唐时期,关中地区是粮食出产重地,是整个华夏最富饶之地。同时,华夏的核心中原地区也在北方。为保证华夏不受侵犯,对北方用兵就很有必要,朝堂才会下决心远征。

到明朝,江南已经开发。华夏的重心南移,经济核心在江浙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汉人本土地区的安全有基本的保障。明朝就不会不惜血本,付出大代价去控制西域。

现在,我们知道西域地区有丰富的出产,极具经济价值。而在明朝的人眼里,西域就是一片荒凉的异族地区,毫无经济方面的意义。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经营西域,是极不务实的行为,是赔本买卖。

所以,我认为明朝不控制西域,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原因。其实对外,明朝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并无战略短视。


德全不畏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深度,有明一代确实未将新疆纳入版图。

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明朝开国统治者朱元璋扩张观念过于保守,秉持农本思想的朱元璋更倾向于“保境安民”,这也是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封建国家性质决定的。

就在洪武六年,北伐获得决定性胜利,将元朝的残余势力驱逐出中原后,朱元璋就下令保持现有形势备边即可,守住传统的中原农耕区,不必再向四周扩张。

上谕曰:“处太平之世,不可忘战;略荒裔之地,不如守边。”

这道谕旨就直接说明了朱元璋的土地观念,对那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缺乏兴趣,没有扩张动力。这也是明朝没有向西域方向扩张的思想根源。


第二、明朝北虏之患严重,牵扯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根本无暇顾及西域。

明朝最有希望收复西域的就是明太祖和明成祖的时候,但是由于北元依旧保持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对明朝的边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才有了设置九边,后面的明太祖派兵六征塞北和明成祖五次亲征塞外。所以哪怕是在明朝最为强盛的时候也是以北方蒙古作为首要目标。

请大家看看明朝在九边的布防兵力(数据来源《天下郡国利病书》):辽东官兵99875名、蓟州官兵78621名、宣府官兵126359名、大同官兵54154名、榆林镇官兵49250名、宁夏官兵30787名、甘肃官兵33894名。

明朝光为了防备蒙古就在九边调集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所以,根本不可能再劳师远征去夺占西域。

至于成祖以后的宣宗皇帝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更是无暇顾及西域。土木堡之变后北虏之患更是有增无减搞得明朝疲于奔命,甚至出了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戍之变,土默特部首领俺答一度兵临京师,北方之患严重如此,所谓西域问题明廷估计想都没想过。事实上早在嘉靖十一年根据兵部尚书胡世宁的建议连嘉峪关的哈密卫都放弃了。

不如闭嘉峪关,置哈密不问。……。朝廷从,自是不复言兴复哈密云。


第三、西域自唐就开始脱离封建王朝,其后的宋、元也并未保有西域,这个情况直到乾隆平灭大小和卓木后才有改变,使新疆重新并入大一统。宋时在西域有西夏为患,元时察合台汗国基本与元朝政府对立,导致了路上丝绸之路相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劣势。

第四、此时的西域一带是由东察合台汗国控制,而不是小国林立的状态,即便是后来分裂,仍然是保有一定的实力,并不那么容易对付。

以上四点,就是明朝不能控制西域的原因。


论史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明朝自疆域最盛之时,在明初的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和明仁宗时期。

此时的明朝疆域根据《明史》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

虽然明朝疆域听起来很大,但是对于西域,则并未纳入版图,明朝极盛时期在哈密等地的新疆东部设置“关西七卫”,对于新疆中西部以及中亚则没有征服。

西域地区,自前60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开始,到唐朝,曾两次被中原王朝统治,然而,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却并没有将西域重新纳入版图,这是为什么呢?

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明朝实力的相对较弱;

二是政治中心的相对东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1、明朝实力相对较弱,不具备虽远必诛的能力

这里的相对减弱,主要指的不是明军战斗力的孱弱,而是游牧民族的相对强悍。

在汉朝时期,面对的主要对手是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政权,匈奴本质上是部落制政权,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因此在汉朝的猛烈打击下,匈奴内部开始分裂。

在匈奴走向衰落时,汉朝得以将匈奴逐出河西走廊,打开了深入西域的窗口,并将匈奴势力逐出西域,确立了汉朝在西域的宗主权。

到了唐朝,对手主要是突厥。因为突厥也是和匈奴一样的部落制政权,因此在隋文帝的挑拨下,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而在唐朝国力获得空前增长之后,唐太宗和唐高宗分别消灭东西突厥,将唐朝势利延伸到西域广大地区。

但是从13世纪开始,蒙古汗国建立后,开始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这意味着蒙古和匈奴突厥相比在社会制度上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飞跃。

进行了封建化的改革之后,蒙古形成了强有力的核心,能够最大限度集中资源和兵力,同时汲取中原文化的营养,因此蒙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相比之下,从汉朝到唐朝再到明朝,中原王朝的社会制度一直是封建社会,除了在专制集权方面进行了不断强化,在技术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是总体而言,社会性质并没有出现大的改观。

这意味着从汉唐以来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因制度形成的碾压优势不复存在。

此时的明朝,面对的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分裂之后的东察合台汗国,这是一个蒙古后裔建立的王朝,和部落制度的匈奴和突厥完全不一样。

所以,不是明朝太弱,而是游牧民族太强!

不过虽然明朝也不是很弱,但是因为制度的掣肘,本来可以建立虽远必诛、封狼居胥的伟业的明朝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为什么呢?

因为从朱元璋时代开始,“以文制武”再次成为帝国的基本国策。参考宋朝的遭遇,就知道明朝在“以文制武”的道路上已经做得很好了。相比之下,汉唐基本都是文武并重!

因为“以文制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强化,因此决定明朝开疆拓土能力和面积的只有明朝初期,而因为此时的东察合台汗国的阻挡,明朝没有能够征服这里,也就意味着后期更没有这样的机会!

我们看明朝后期,疆域不仅没有拓展,反而不断收缩,到明英宗时期,疆域基本限定在“两京一十三省”!

除了“以文制武”的影响,在经济方面,朱元璋的改革也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力打压商业发展,重新拾起“重农抑商”的政策,这意味着从宋元时代以来的重商主义国策被抛弃,农业再次成为帝国之本。

虽然想法很好,但是因为对农业的依赖,随着可耕地的减少,加上明朝的农业税率一直不高,导致明朝的财政收入水平一直非常感人。我们知道打仗本质上是拼国力,也就是烧钱,所以没钱的大明走不了那么远!

2、政治中心相对东移,向西扩张鞭长莫及

从周朝开始,关中地区就是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从周朝之后,秦、汉、隋、唐都以关中作为政治中心。

唐朝之前,陆上丝绸之路繁荣,中原王朝以大陆型经济为主。

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通向西域、西亚和欧洲的陆上商路,此举被司马迁称为“凿空”,张骞开辟的陆上道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自长安开始,穿越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越过天山南北,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等世界各地。因为西域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枢位置,对于丝绸之路的兴衰至关重要,因此中原王朝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放在这里。

前60年,汉宣帝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36个城邦小国,西汉取得了西域地区的统治权。

西汉末年,匈奴入侵西域,西汉和东汉与匈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终于在班超的努力下,西域重新归于东汉统治。

此时的海上商路虽有开拓,但规模太小且路线很短,根本无法和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此时的陆上丝绸之路是各国使节和各国商旅的必经之路,是中西交流的重要桥梁,所以地位至关重要。

东汉时期,政治重心开始东移到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但是长安的地位至关重要,帝国的政治触角呈东西方向延伸。

但是在唐朝之后,长安彻底衰落,再也无法重现帝都辉煌,长安的衰落从唐朝中期就开始了,因此唐朝实行“长安-洛阳”二京制。这标志着以长安为都城的时代开始走向没落。

因此关中地区的持续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无力支撑帝国的都城,唐朝前期,渭河水位已经难以行驶大船,所以都城外迁势在必行!

907年唐朝灭亡,开封成为后梁都城,此后到北宋,除了后唐定都洛阳,开封成为继长安和洛阳之后的新的政治中心。

元朝建立后,大都成为新的政治中心,这一都城被明朝继承,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实行南北两京制,标志着中原王朝的政治触角开始呈南北方向延伸!

政治中心的位移直接决定了开疆拓土的方向,明朝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经营,还收复过交趾,这说明明朝开始注重南北方向的扩张,对东西方向的开拓则稍显乏力,这是明朝难以向西域开拓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宋朝之后政治中心的东移,陆上丝绸之路也走向衰落,特别是丝绸之路上出现了西夏、花剌子模等国家。宋朝之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繁荣,属于中原王朝的海洋经济时代到来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明朝为何没有控制西域?

坦率的说没有那个能力。

明朝除了两京十三布政使司300多万领土以外控制不了任何地方,并且就这些地方还有羁糜,都没能完全掌控。

首先明朝领土。

明朝永乐巅峰时期才600多万不到700万。还绝大部分都是羁糜,名义上的。

比如明粉皇汉意淫实际控制的辽东,辽东女真人与明朝时战时和,但一直都是羁糜。

一没能由朝廷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地方政务,二没能驻兵。

以至于明朝无论官民人等都不敢随意出关,这就是明朝所谓的:“政令不出山海关”

永乐之后一直保持300万左右的领土。

终明一朝,明朝的正式行政区只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两京即京师(北京)、南京,十三个布政使司是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这些满算350多万并且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大部分都是土司羁糜。

领土来说远远谈不上辽阔,不说跟元清比,就是跟宋朝比也没大多少。

战斗力强悍更是无从说起!

明朝军力巅峰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时期。

众所周知,一个朝代的开国时期必是其军力巅峰时期。

而朱元璋在元末夺得天下有很大的取巧嫌疑。

朱元璋谋士朱升制定的战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说白了就是韬光养晦,基本不跟元朝正面冲突。等其余汉人领导的各起义军层层不穷的跟元朝拼的元气大伤的时候,把元朝削弱的不堪一击的时候,朱元璋才出来称王称霸窃取胜利果实。

但总体来说朱元璋时期确实是明朝军力巅峰。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多次派大将北伐,希望彻底解决蒙古问题。

而最终也没能力实现明朝的预期目标,并且与蒙古人胜负难分,只能将元朝残余势力赶到山海关以外,蒙古高原,史称北元。

后来分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

而后明朝一个军力巅峰时期是朱棣永乐时期,兴兵篡位的内战不必多说,基本上朱棣的边军再加上雇佣兵蒙古人的帮助摧枯拉朽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的五次北伐。客观公正的说朱棣北伐远远没有达到他预期希望得到的效果,并且战绩有大有小,也始终没能彻底解决蒙古问题。

但明朝确实在永乐时期达到了巅峰。

永乐之后的明朝日见衰败,一日不如一日。

战斗力强大更是只存在于明粉皇汉自大意淫中。

土木堡几十万大军死伤殆尽皇帝都被蒙古人抓走,被蒙古人押着叫门。

几十个倭寇一路烧杀抢掠杀伤五千以上明军,一直杀到明朝的陪都南京,把南京都给围了。

再说说明粉皇汉意淫的明朝联军抗日。

客观公正的说,丰臣秀吉侵朝,日本刚经历日本战国时代的洗礼,连年的征战,日本无论将领士兵的战斗经验,战斗意志。都要比明朝联军强。

尤其士兵层面,明朝联军皆不能比。

朝鲜军队不必多说,明朝能跟日本士兵正面作战不落下风的也就那几只精锐部队,比如辽东家丁,戚家军,而明朝这些精锐极其稀少,远远不能像日军那样成建制。

辽东家丁更是辽东军阀的私人卫队更是辽东军阀在明朝的本钱,死一个就少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李如松轻敌冒进,碧蹄馆之战后痛哭不已直到回国都再也不肯前进一步的原因。

总体来说陆地上明朝联军没有任何优势,这还是在海上李舜臣胜利不断切断日军补给的强有力支援下。

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战绩确实就是海上。明朝联军的节节胜利给日军造成了非常大的烦恼,因为日军所需的火枪弹药等重要物资都要从日本本土运往朝鲜。

最后若不是丰臣秀吉突然去世,各大名急着回国抢地盘,鹿死谁手真的还未可知。

坦率来讲也真就算不了明朝联军胜利,最多也只能算平手,因为明朝联军始终未能收复朝鲜全境,并且战绩也都不尽人意。

这还是基于海上李舜臣强有力支援,日军补给困难的情况下,最后还是让日军从容回国。

类此种种不必多说,以至于到明末何为大捷?依托坚城火炮,城不被八旗攻破即为大捷。

上奏朝廷君臣弹冠相庆。何曾敢与八旗野战?

根本就打不过。

明末无论明军起义军,往往伴随一声鞑子来了,就无论将校士兵斗志全无,四散奔逃。

内心畏敌如虎,焉能不败?

所以所谓的明朝疆域空前辽阔,战斗力强悍。也真的就只存在于明粉皇汉的自大意淫吹中了。

在他们眼里明一直都是宇宙帝国,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火器天下无敌,种种此类可笑的话不绝于耳。

坦率的说二十四史朱明最为不堪,这是普遍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一致观点。

公元808年,安史之乱后,大唐安西大都护府独抗吐蕃半个世纪后,终被吐蕃吞并。

从此,直至公元1757年,大清全盛乾隆时期,才重新将西域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乾隆皇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新疆”。

近一千年的时间,中原王朝均无法将西域纳入版图,即使元朝也不例外,元朝之时,西域属于察合台汗国统治。

因此,明朝与历朝历代一样,都没有将西域纳入版图。

这是实力决定的,也是唐朝之后海上航线开辟后的结果。

宋朝建立后,北方被辽国堵死,西北通往西域之路被西夏堵死。

宋朝实在打不过大辽,西夏。

只能把目光转向大海。

所以宋朝的海上贸易很发达。

元朝建立后,蒙古帝国分为大元和四大汗国,元朝本身并未统治西域地区,这是蒙古的内部问题,是蒙古人的内部矛盾。

终明一朝也并未彻底击败蒙古人。

并且终明一朝蒙古人始终对明保持劫掠。

并且终明一朝始终边患不断,山海关以外是女真人的地盘。北方是黄金家族的鞑靼、瓦剌。西域则是察合台汗国的后裔亦力把里统治。

明朝之时,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儿帝国所灭,帖木儿帝国曾击败奥斯曼帝国,盛极一时,堪称中亚霸主。

帖木儿灭亡察合台汗国以后,曾经要调集大军亲自征讨明朝,以当时种种因素,以帖木儿帝国当时的实力,若不是上天眷顾,明朝气数未尽,帖木儿突然去世,明朝早就灭亡了。

明朝在西北的存在最西只到嘉峪关,明长城的最西端。

最终明朝和蒙古都被大清所灭。

而其余西藏,新疆,朝鲜,等周边势力也摄于大清满洲人的赫赫武功,不得不保持臣服。

公元1635年,大蒙古帝国最后一任可汗林丹汗败于皇太极,从此玉玺传至满洲人之手,大清各皇帝兼任蒙古大汗。

公元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绞死永历帝,明朝彻底灭亡。

公元1797年,大清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彻底征服漠南,漠北,漠西蒙古。

彻底掌控西藏,新疆,等巩固领土控制。

大清皇帝不止是满洲人的主子,汉人的皇帝,全蒙古人的大汗,更是西藏人眼中的佛主,西域的主宰者,周边所有势力的大皇帝。

大清把领土从中国几千年来的羁糜政策演变为实际掌控。

从此,西域重回中原王朝统治。

中国历史几千年也直到清朝才真正的没有边患。真正的声威远布,四方臣服,属国众多。

就连现在中国能拥有西域,也得益于清末爱新觉罗和平退位留下1140多万领土的遗产。

所以才让当时民国乃至现在中国在法理上继承了大清的一切,才能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