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沒有控制西域?

月出皎皎


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性格”,明朝是有性格的,漢朝是有性格的,宋朝是有性格的,清朝也是有性格的。

漢武帝時期的漢朝是一個以軍事擴張為主旨的朝代,全民軍事化,國家的經濟、政治、教育都圍繞著軍事進行,所以才能擊敗匈奴,漢朝的“西域都護府”讓新疆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東漢繼續西漢政策,設立“西域都護府”對西域進行管轄。

班超兩次出使西域,憑藉一己之力讓鄯善、于闐、疏勒恢復了和漢朝友好邦交,立下了不世奇功。

明朝不同,明朝是個內斂型王朝,它沒有擴張性,明朝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時代,而且從朱元璋制定了日本等十五個“不徵之國”就可看出,朱元璋的政策是以防守為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皇明祖訓》中明太祖很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長長的組訓無非就是四個字:“興兵不祥”,而同時他又覺得征服這些國家沒用。明朝是個實用主義的朝代,漢朝更在乎榮譽感和使命感,明朝則在乎現實利益。

在明朝市井文學空前繁榮,而在這些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明子民那顆現實的心,比較市儈,也很商業化,此外明朝對海外事業非常有興趣,比起征服“四方諸夷”這麼掉價的事,明朝寧願讓鄭和帶著滿船珍寶到處揚我中華國威。

其實明朝是一個充滿“市井氣”的國家,正是這種“市井氣”也讓明朝成為世界最富裕的國家。

明朝為何沒有控制西域?

第一,上文講的,這是朱元璋的組訓,後代子孫不願意違背組訓,這也是“孝道”。

第二,明朝是個內斂的王朝,同時也是個市井氣的王朝,它注重現實生活,雖然明朝實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但商業發展還是很興盛,這樣的王朝不喜歡戰爭,追求的是和平穩定。

第三,華夷有別的觀念。明朝是所有朝代中最具有貴族氣質的王朝,崇尚儒家,以讀書為本,瞧不起沒文化的蠻夷。這種激烈的排斥和鄙夷在明朝發展到巔峰狀態。

“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蠻夷就是侍奉中國的奴僕,當然這裡還看不出鄙視之深。

“彼夷狄者,無人倫上下之等也,無衣冠禮文之美也,不與中國人齒。”這是從衣冠禮儀方面對蠻夷進行全方位的鄙夷。

明朝是一個由儒家思想操盤的國度,皇帝即使不上朝,朝政照樣運轉地很好,因為皇帝的言論不如那些飽讀儒家經典的學士,這些飽讀儒家學說的大臣只想守成,守好明朝實際控制區域即可,沒有擴張的動力。

第四,明朝沒有完備的治邊政策,該出兵時不出兵,該絕貢時不絕貢,瓦剌和吐魯番多次攻哈密明朝置之不理,這種保守並未換來和平,反而引發了甘州之禍。

第五,沒錢。明朝是稅率很低的朝代,朝中又沒有像和珅這樣的人才給皇帝弄錢,他們依靠農業稅收,而明朝又處於小冰河時期天災不斷……所以明朝後期一直處於缺錢狀態,沒有餘力去征服其他地方。

第六,瓦剌和韃靼對明朝的威脅。明朝是不想惹事的朝代,可偏偏邊患多,終其一朝都在和蒙古人打,所以明朝主力軍始終被蒙古拖在漠北,無暇顧及西域。

朱棣遷都北京後,對西域控制力更弱了,明朝主觀上不想攻伐西域,客觀上又無暇顧及,即使偶爾想征服西域,也得想想自己手裡的銀子和兵力,一旦打下後光派兵控制要花多少錢,想想也是心累,所以算了,還是守好國門就行了。

然而退讓和自保並未換取真正的和平和尊重,因為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靜說歷史


對於明朝為何沒有控制西域,我總結三點原因:

其一、戰略意義不足:

在戰略問題上,明朝所面臨的周邊環境的威脅要比漢、唐大的多。這裡說的威脅主要是來自北方蒙古的瓦剌和韃靼人,因為明朝與蒙古人的戰爭是從始至終的,一刻不停的,這就導致了明朝的軍事力量中心要放在漠北,而無暇顧及西域。

漢朝處理了匈奴問題,唐朝更是直接滅了西突厥,滿清則是實行滿蒙聯姻政策,在北方沒有軍事威脅的環境下,漢、唐、清才能放心的處理和控制河西走廊,要不然也放不開。


其二、軍事形勢不利:

明朝軍事最強的時期,也正好是中亞帖木兒強勢的時期,為了恢復祖上成吉思汗的光榮,帖木兒一直想侵盡全力滅掉明朝,但他兒子才剛剛踏入西域境內,帖木兒就死了。只是此時的明朝還不知道帖木兒那邊的情況,永樂初立的王朝還在處理北元的威脅中,對帖木兒是唯恐避之不及,絕不可能在此刻和帖木兒這個強敵有爭端。

明朝中期時漠北的瓦剌也崛起,還差點搞出明朝版本的靖康之變,而此次的事件導致永樂長時間累積的軍事力量化為泡沫。此時誰也不敢提出爭奪西域的問題,如果有人提出估計會被判個誤國罪吧。

明朝末期的時候,先不說滿人,就是李自成這些起義軍就讓明朝軍隊的人手拙荊見肘,關於西域的問題,朝廷是連想都不敢想。


其三、經濟價值不夠:

從五胡亂華起,華夏的經濟中心早已偏向南方,到南宋時已經完成經濟中心轉移,宋、明兩代時海上絲綢之路已經興起。而西域的絲綢之路經過蒙古人的破壞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其經濟影響力下降到冰點。

再者衛戎北疆成祖在北京定都後,對西域的控制更加的無力,想要像唐朝時完全的控制西域有點痴人說夢,而在西域邊防駐兵這對政府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政開支。與其西域人煙荒漠的地方,沒有任何經濟價值,還不如採取朝貢形式,有一定收入還不用浪費人力物力。

綜其以上分析,我個人覺的明朝控制西域是完全沒必要的。


大國布衣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大家主要是從軍事或者國防角度回答的,無非就是明朝實力不足,明軍主要被蒙古軍隊牽制在長城一線。沒錯,這些都是原因,我不在強調。我要說的是造成這原因的根源是什麼?為什麼整個大明將近三百年的時間都沒徹底解決蒙古問題呢?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時候有先天缺陷。什麼缺陷呢?就是定都南京定錯了。換句話說,南京相對於西北巨大的戰略縱深感,讓明朝開國班底失去了爭奪西域的魄力。

朱元璋發源於江淮地區,主要功臣宿將也都是淮西人,在和元末的其他起義軍爭奪地盤的戰爭中,也主要在江淮地區,所以朱元璋從發跡到建立大明王朝始終都在江淮地區,所以建國稱帝就選在了南京。南京處於江淮地區,偏離東南,遠離西北,更遠離西域,更具體的說,他不處於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所以大明王朝的開國班底從始至終都很難從全國考慮西域問題。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有一個通病,就是不能俯視全國,而是以側目的眼光很容易只關注南方地區,對待北方,或者西北,都有一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更別說更加遙遠的西域了。

由於南京遠離北方遊牧民族,所以相對漢唐時期的都城長安安全的多,不會直接面臨遊牧民族的騎兵壓力。在對待蒙古的問題上,就沒有漢唐時期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更多的是採用守的策略。朱元璋時期,為了保障北方邊境安全,在長城沿線分封了秦王、晉王、燕王三位藩王,這三位藩王手裡掌握著大明最精銳的兵力,拱衛著大明的安全,所以坐在南京的朱元璋,就認為天下已經太平了,就沒有了漢唐時期那種不徹底打敗遊牧民族就有滅國之危的危機感。

試想,朱元璋如果要定都長安或者洛陽的話,會怎麼樣,會不自覺的把目光盯著西北,盯著漠北的蒙古和西域的蒙古勢力,這兩個勢力不除,京城極不安全,會主動地考慮都城的戰略縱深問題,那麼佔領河西走廊之後,肯定會繼續前進。

有人說,不是後來朱棣遷都北京了嗎,為什麼朱棣不派兵西域呢?其實這個朱棣也沒辦法,因為儘管朱棣數次北征蒙古,但始終沒有給蒙古以徹底打擊,自己和明朝精銳都被蒙古給牽制住了。無奈,朱元璋把最能打仗的文臣武將殺了一遍,放眼整個大明,最能打仗的就是自己了,頭頂上的蒙古勢力不解決,哪有時間去遙遠的西域呀。況且西域地區這時候崛起了一個及其強盛的帖木兒帝國,已經被蒙古折騰難受的明朝,自然不敢輕易不遠萬里去接觸一個剛崛起的新帝國。

還有一個問題是,當時西域地區並不是由元朝統治,而是在察合臺汗國的統治之下,這個是蒙古內部問題,我們先不討論,所以明朝也不會在沒有解決蒙古問題之前去攻擊另一個蒙古汗國。況且當時西域脫離中原王朝數百年了,中原人士恐怕早就遺忘了西域。要不是清朝滅了準格爾汗國,新疆也就沒中國什麼事了。


史海沉沉


1368年明朝的建立,只是把蒙古人從中原地區趕走,並不是說就徹底消滅了蒙古勢力,蒙元帝國留下的蒙古貴族還依然分佈於漠北、西域等地,並以韃靼、瓦剌、察合臺汗國等形式存在著,這些政權都保持著相當程度的軍事實力,有的甚至還一度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此後正統年間的土木之本、嘉靖年間的庚戌之變都分別證明了這個事實。

因此,這不是戰略短視的問題,而是明朝根本就沒有那個實力對西域發起進攻。終明一代,都在絞盡腦汁地應對北邊的韃靼以及瓦剌,對整個西域而言,明朝是既無心也無力。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朝沒有向西北滲透的意圖。明朝洪武、永樂年間,曾經在嘉峪關以西地區。設有哈密、安定、阿端、曲先、罕東、赤斤蒙古和沙州等關西七衛。在這七衛中,赤斤蒙古和沙洲衛在今甘肅境內,安定、阿端、曲先和罕東四衛在今青海境內,唯有哈密衛在今新疆境內。

明朝非常重視哈密衛,因為這是其“經營西域”的關鍵所在。洪武十四年(1381),濮英督兵西進,致使哈梅里回回阿老丁來朝貢馬,詔賜文綺,並遣往畏兀兒地方宣諭。等到永樂年間,明朝先賜封哈密安克帖木爾為忠順王,後又設哈密衛,“以其頭目馬哈麻火者等為指揮、千百戶等官,又以周安為忠順王長史,劉行為紀善,輔導”。這些措施都使得哈密衛與明朝的關係日趨緊密。

不過,大約在16世紀前期,哈密衛的存亡遭到吐魯番的威脅。正德九年(1514),吐魯番蘇丹滿速爾再次攻佔哈密,甚至一度入寇肅州。等到嘉靖年間,朝廷已無力提起收回哈密衛之議,只得被迫從事實上承認吐魯番對哈密的控制,自此“關之西一民非民,尺地非土”,不再對嘉峪關外之地抱有任何想法。


HuiNanHistory


可以用今時不同往日來形容,在明朝初創時期,軍隊所到之處所向披靡,一度打得蒙古人向北遠遁。當時明朝的主要敵人就是蒙古人,而且一直貫穿整個朝代直到後來後金的出現。

看看1375年明朝的版圖可以發現除了南邊,北邊全是蒙古人,說是當年成吉思汗帶領兒孫們征服世界打下的江山。那為何明朝沒有講現在的新疆(西域)納入版圖呢?

1.軍事角度而言

洪武五年,朱元璋派中路軍由徐達統帥、東路軍由李文忠統帥、西路軍由馮勝統帥三路大軍進攻北元,結果除了西路軍佔領甘肅之外,中路軍和東路軍慘敗而歸,那為何馮勝沒有乘勝佔領西域呢?

由圖可以看出當時的西域不是以前漢唐時候分崩離析的狀態,而是東察合臺汗國,也是蒙古人創立的,而且當時東察合臺汗國與明朝交好,而馮勝孤軍奮戰,態勢不利,也沒有理由。

所以即使後來明朝巔峰永樂大帝時期五徵漠北也沒有徹底消滅北元勢力,所以不可能西面樹敵,受西、北兩面夾擊。而且河西走廊已是明朝領土,西域自唐朝之後就沒有統治根基存在,所以當時收復西域不太現實,戰略意義也不大。

何況當時帖木兒帝國虎視眈眈,一度要進攻明朝,最後皇帝死在半路而收場,所以一直以來不管是韃靼,瓦剌還是帖木兒,明朝周邊敵人太多,也無心收復西域。還不讓它如做一個緩衝區域。

2.經濟角度而言

以前的經濟中心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但是唐宋以後南方的開發早已經讓經濟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轉移了,而且航運的興起早已經讓貿易由陸上轉移到海上,所以通過西域的貿易方式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

況且如果收復西域以後對於國庫的消耗巨大,經濟負擔相當大,而明朝幾次遠征、土木堡之變等早已經力不從心了,因此從幾個方面而言無心也無力收復,更希望他們是以屬國的身份接納他們。


飛魚小侃


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至於西域是叫新疆還是叫安西,並不重要。

明朝之所以沒有統治西域,我想,原因有三:

  1. 明朝前期需要休養生息,恢復元氣,沒有多餘的人口進行擴張;
  2. 西域沒有能夠威脅到明朝統治的政權,也沒有需要明朝統治的需求;
  3. 伊斯蘭教在西域傳播,而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西域傳統邦國都已經滅亡了。

人口原因

能不能將一個地方變成自己的領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移民。

明朝初期,軍力強大,打敗了蒙古,佔領了元朝除蒙古本部外的全部領土,卻沒有足夠的人口,只能軍事控制,成本非常巨大,最後只能放棄。例如:河套地區被明朝佔領後,驅逐了當地的蒙古人,但卻沒有足夠的人口,廣大的河套地區便成了一片無人區,最後只得主動放棄。

明朝不像漢有秦做基礎、唐有隋做基礎。明朝之前面對的是孛兒只斤家蒙元的殘暴統治,不但民生凋敝,就連風俗習慣都受到了影響,致使“中土華風不競”。所以,明朝除了需要休養生息,還要重振禮教、恢復華夏的禮儀和風俗習慣。

首先,明朝初期人口不足,許多地方都成了無人區。明朝初期,進行了“江西填湖廣”“洪洞大槐樹移民”之類的大移民,填補各地的人口空缺、恢復生產,根本沒有多餘的人口再向外移民。

漢有秦做基礎,還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才能打敗匈奴,唐有隋做基礎,也有渭水之盟之恥。明朝從元朝統治之下起兵驅逐胡虜,收復了丟失近百年的南方地區、丟失了兩百多年的北方、丟失了三百多年的河西和河套地區、丟失了四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和遼東地區,還開拓了雲貴地區,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由南向北統一全國的政權,這已經是很不可思議的了。

  • 朱元璋賜日本國書:“向我中國自趙宋失馭,北夷入而據之,播胡俗以腥羶,中土華風不竟。”“惟彼元君,本漠北胡夷,竊主中國,今已百年,汙壞彝倫,綱常失序。”
  • 朱元璋賜占城國書:“我中國為胡人竊據百年,遂使夷狄佈滿四方,廢我中國之彝倫。”
  • 朱元璋頒行天下振興文教詔書:“自胡元入主中國,夷狄腥羶,汙染華夏,學校廢馳,人紀蕩然。加以兵亂以來,人習鬥爭,鮮知禮義。今朕一統天下,復我中國先王之治,宜大振華風,以興治教。”

幾十年就是一代人。除了南方地區受胡風影響不足百年,北方地區兩百年,燕雲、遼東、河套、河西,一個比一個時間長,都不在華夏政權的統治之下,長期與他族雜居,甚至有很多就是其他民族漢化的,幾代、幾十代的移風易俗,還有仍留在中國的蒙古、色目人。這些地區、這些人,都要進行漢化、同化,恢復華夏風俗。

所以,明朝即使有足夠的人口,也不會向外移民,即使有蒙古部族臣服於明朝,也不敢同意他們“內附”的請求。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移民到了其他民族聚居的地方後,是會帶動其他民族漢化,還是會進一步去漢化,誰也不能確定,那些內附的蒙古部族進入內地後,是會漢化還是會加強內地恢復華夏風俗的難度。

而到了明朝後期,人口增長了,風俗習慣也恢復了,但明朝實力下降,之前控制的那些地方都已經被陸續放棄了。即使民間有自發的“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的移民,但明朝已經沒有實力為他們保駕護航了。

政治原因

中國人歷來講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雖遠必誅。中國人是熱愛和平的,雖然有以戰止戰,雖戰可也的思想,但也講究攻其國愛其民。

中國人向外擴張,一般都是因為對方先攻擊我們,我們為自保而反擊,或者去保護別人、為佔領區的人帶來財富和安寧。漢唐控制西域,都是因為在擊敗匈奴、西突厥後要保護絲綢之路,唐朝向中亞擴展也是為了幫助中亞各國抵禦阿拉伯帝國的進攻。

明朝把蒙元趕出中原後,在更西邊還有很多蒙古人的後代建立的國家在,所以明朝就只盯著蒙古本部打,其他的蒙古汗國——如西域的東察合臺汗國(亦力把裡),只要對方不來攻打明朝,明朝就不打對方。況且,明朝時也沒有絲綢之路需要保護,察合臺汗國也不需要明朝的保護,明朝自然沒有向西域擴張的需求。

如果明朝不管不顧的向西域擴張,那麼明朝勢必要與西方的蒙古各國交戰,如果這些國家聯合到一起攻打明朝,那對明朝、對華夏文明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就好像帖木兒帝國,如果明朝不管不顧的滅了東察合臺汗國(亦力把裡),那麼勢必就要與帖木兒一戰了。

明朝沒有機會、沒有需求向西域擴張,自然無法控制西域,總不能為了和漢唐攀比就強行攻佔西域吧?

不過,明朝對西域也不是沒有了解、沒有影響的。明成祖朱棣在派鄭和下西洋的同時,也派了陳誠出使西域,到達帖木兒帝國。朱棣還在東察合臺汗國設立了亦力把裡衛指揮使司,不過因為資料的殘缺,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瞭解這個機構的具體職能和組成了。

文化原因

西域原本是有自己的傳統邦國的,這些因為都太小,所以西域基本上一直處於外來勢力的控制之下。先後歷經匈奴、漢朝、魏晉、柔然、突厥、唐朝、吐蕃的統治,大概一千多年。

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府時,西域有三十六國,漢朝擊敗了匈奴、取代了匈奴的地位,統治這些邦國;唐朝設立安西大都護府,西域同樣有自己的傳統邦國在,唐朝滅亡了突厥、取代了西突厥的地位,統治這些邦國。

不過,西域的傳統邦國在這一千年的時間裡,全都陸續滅亡了。在吐蕃帝國退出西域之後,只剩于闐這最後一個西域的傳統邦國了。

而宋初,西域最後一個傳統邦國——于闐滅亡了。在於闐被喀喇汗國滅亡後,西域的傳統邦國便全都不復存在了。之後統治西域的西遼、察合臺、準格爾都是整體的政權,自然不需要明朝像漢唐那樣在這裡設立一個統御西域各國的機構了。


從漢朝開始,華夏文明就進入了西域,對西域各邦國產生了影響。但是,滅亡于闐國的喀喇汗國正是伊斯蘭化後的葛羅祿。在伊斯蘭教的作用下,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響同樣消散了,明朝這時候要統治西域,比之前的漢唐和之後的滿清都難!

華夏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都是成體系的文明,在同一個社會中不可能共存,明朝進入西域後一定要打壓伊斯蘭文明。而西方的蒙古各國都已經改信了伊斯蘭化,這樣一旦交戰,就不止是明朝和蒙古各國的戰爭,而是兩大文明之間的戰爭了。

綜上所述,明朝沒有足夠的人口、沒有強烈的需求、沒有相應的機遇,自然沒辦法控制西域。


願朝陽常照我土


首先我要說,請不要以現代觀念去要求古人。

西域,之所以沒有被明朝實際控制。其原因,咱們來分析一下。


從客觀方面看。要控制西域,就必須掌控北方的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局勢。所以,西域的控制,是個大工程。不付出大代價,是做不到的。

我們華夏文明是農耕文明,在我們祖先的眼裡。草原,沙漠或者高原雪山,那都是蠻族的不毛之地。在哪種地方,呆一天都不舒服,更別說去那裡勞師遠征了。如果非要去那裡打仗,那也需要足夠的理由。

再看明朝局勢。

一,北方的蒙古之患,還沒有完全解除。西域與中原之間的通道,當然是狹長的河西走廊地區。佔有地理位置優勢的蒙古騎兵,可以很容易的南下攻擊,甚至切斷這條通道。

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區,也一直沒有被明朝有效控制。

青藏高原地區的遊牧民族,也能輕鬆的威脅到河西走廊甚至西域的安全。

當然,這二個原因都是客觀的,也是表面的。深層的,核心的原因是經濟原因。

明朝在很長的時期內,對比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區 ,在軍事上是佔據優勢的。打敗了蒙古,設置了烏斯藏都司。領土,也囊括了西域的很多地方。完全可以想象,明朝只要下定決心,佔有全部西域並不是難事。

然而,事實上明朝並沒有下定決心去佔領西域。顯然,這是經濟原因在起作用。

明朝人有自己的打算,認為在西域地區投入太多代價划不來。

回看歷史。漢武帝時期,勇敢的威武的中原大軍打敗宿敵匈奴,征服並佔有了西域,功垂千古。我們炎黃子孫至今,仍為那段歷史感到自豪。

可是,西域距離中原路途遙遠,自然條件不好。多是沙漠戈壁,氣候異於中原。人們很難適應西域的環境。在進軍途中,無數被徵發的人員死在了異國他鄉的路上。到達目的地後,生病而死的,戰死的更是不計其數。

錢糧,牲畜等物資更是耗費了許多。漢初,幾代帝王一直休養生息,積累了大量財富。漢武帝,完全就是含著金鑰匙登基的。

善於理財的桑弘羊等人,採取把鹽鐵實行國家專營;巧立名目增加稅收;等措施籌錢。漢武帝掌握的財富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然而到了漢武帝后期,國家處處困窘,起義反抗的烽火在各地燃起。迫於無奈,漢武帝頒佈《輪臺罪己詔》,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

唐朝時期,軍隊無謂的的遠征仍然給百姓和國家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百姓和精英分子都反感勞師遠征,具體的情況,在這裡只說兩個事情。

一件是杜甫的《兵車行》,表現出來百姓對朝廷窮兵黷武的血淚控訴。


另一件事,是公元713年即唐開元年間。一心勵精圖治的李隆基,邀請姚崇擔任宰相之職。姚崇要求李隆基答應“十事”,才能出任宰相。其中一事就是“不求邊功”。

可見,漢唐為西域都是付出了大代價的。如果說,漢唐時期為西域付出代價有價值有必要的話。那麼,隨著歷史的變遷,到明朝時期。這種價值和必要性就變小了許多。

漢唐時期,關中地區是糧食出產重地,是整個華夏最富饒之地。同時,華夏的核心中原地區也在北方。為保證華夏不受侵犯,對北方用兵就很有必要,朝堂才會下決心遠征。

到明朝,江南已經開發。華夏的重心南移,經濟核心在江浙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漢人本土地區的安全有基本的保障。明朝就不會不惜血本,付出大代價去控制西域。

現在,我們知道西域地區有豐富的出產,極具經濟價值。而在明朝的人眼裡,西域就是一片荒涼的異族地區,毫無經濟方面的意義。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經營西域,是極不務實的行為,是賠本買賣。

所以,我認為明朝不控制西域,主要的原因就是經濟原因。其實對外,明朝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並無戰略短視。


德全不畏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深度,有明一代確實未將新疆納入版圖。

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明朝開國統治者朱元璋擴張觀念過於保守,秉持農本思想的朱元璋更傾向於“保境安民”,這也是小農經濟佔主體地位的封建國家性質決定的。

就在洪武六年,北伐獲得決定性勝利,將元朝的殘餘勢力驅逐出中原後,朱元璋就下令保持現有形勢備邊即可,守住傳統的中原農耕區,不必再向四周擴張。

上諭曰:“處太平之世,不可忘戰;略荒裔之地,不如守邊。”

這道諭旨就直接說明了朱元璋的土地觀念,對那些不適合耕種的土地缺乏興趣,沒有擴張動力。這也是明朝沒有向西域方向擴張的思想根源。


第二、明朝北虜之患嚴重,牽扯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根本無暇顧及西域。

明朝最有希望收復西域的就是明太祖和明成祖的時候,但是由於北元依舊保持著非常強大的實力,對明朝的邊境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這才有了設置九邊,後面的明太祖派兵六徵塞北和明成祖五次親征塞外。所以哪怕是在明朝最為強盛的時候也是以北方蒙古作為首要目標。

請大家看看明朝在九邊的佈防兵力(數據來源《天下郡國利病書》):遼東官兵99875名、薊州官兵78621名、宣府官兵126359名、大同官兵54154名、榆林鎮官兵49250名、寧夏官兵30787名、甘肅官兵33894名。

明朝光為了防備蒙古就在九邊調集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所以,根本不可能再勞師遠征去奪佔西域。

至於成祖以後的宣宗皇帝採取了戰略收縮政策,更是無暇顧及西域。土木堡之變後北虜之患更是有增無減搞得明朝疲於奔命,甚至出了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戍之變,土默特部首領俺答一度兵臨京師,北方之患嚴重如此,所謂西域問題明廷估計想都沒想過。事實上早在嘉靖十一年根據兵部尚書胡世寧的建議連嘉峪關的哈密衛都放棄了。

不如閉嘉峪關,置哈密不問。……。朝廷從,自是不復言興復哈密雲。


第三、西域自唐就開始脫離封建王朝,其後的宋、元也並未保有西域,這個情況直到乾隆平滅大小和卓木後才有改變,使新疆重新併入大一統。宋時在西域有西夏為患,元時察合臺汗國基本與元朝政府對立,導致了路上絲綢之路相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劣勢。

第四、此時的西域一帶是由東察合臺汗國控制,而不是小國林立的狀態,即便是後來分裂,仍然是保有一定的實力,並不那麼容易對付。

以上四點,就是明朝不能控制西域的原因。


論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明朝自疆域最盛之時,在明初的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和明仁宗時期。

此時的明朝疆域根據《明史》記載:“計明初封略,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自成祖棄大寧,徙東勝,宣宗遷開平於獨石,世宗時復棄哈密、河套,則東起遼海,西至嘉峪,南至瓊、崖,北抵雲、朔,東西萬餘里,南北萬里,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贄,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屬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

雖然明朝疆域聽起來很大,但是對於西域,則並未納入版圖,明朝極盛時期在哈密等地的新疆東部設置“關西七衛”,對於新疆中西部以及中亞則沒有徵服。

西域地區,自前60年漢朝設置西域都護府開始,到唐朝,曾兩次被中原王朝統治,然而,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明朝,卻並沒有將西域重新納入版圖,這是為什麼呢?

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明朝實力的相對較弱;

二是政治中心的相對東移。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

1、明朝實力相對較弱,不具備雖遠必誅的能力

這裡的相對減弱,主要指的不是明軍戰鬥力的孱弱,而是遊牧民族的相對強悍。

在漢朝時期,面對的主要對手是匈奴,作為遊牧民族政權,匈奴本質上是部落制政權,缺乏統一的領導核心,因此在漢朝的猛烈打擊下,匈奴內部開始分裂。

在匈奴走向衰落時,漢朝得以將匈奴逐出河西走廊,打開了深入西域的窗口,並將匈奴勢力逐出西域,確立了漢朝在西域的宗主權。

到了唐朝,對手主要是突厥。因為突厥也是和匈奴一樣的部落制政權,因此在隋文帝的挑撥下,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而在唐朝國力獲得空前增長之後,唐太宗和唐高宗分別消滅東西突厥,將唐朝勢利延伸到西域廣大地區。

但是從13世紀開始,蒙古汗國建立後,開始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這意味著蒙古和匈奴突厥相比在社會制度上已經出現了極大的飛躍。

進行了封建化的改革之後,蒙古形成了強有力的核心,能夠最大限度集中資源和兵力,同時汲取中原文化的營養,因此蒙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相比之下,從漢朝到唐朝再到明朝,中原王朝的社會制度一直是封建社會,除了在專制集權方面進行了不斷強化,在技術上取得了不斷的進步,但是總體而言,社會性質並沒有出現大的改觀。

這意味著從漢唐以來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因制度形成的碾壓優勢不復存在。

此時的明朝,面對的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分裂之後的東察合臺汗國,這是一個蒙古後裔建立的王朝,和部落制度的匈奴和突厥完全不一樣。

所以,不是明朝太弱,而是遊牧民族太強!

不過雖然明朝也不是很弱,但是因為制度的掣肘,本來可以建立雖遠必誅、封狼居胥的偉業的明朝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為什麼呢?

因為從朱元璋時代開始,“以文制武”再次成為帝國的基本國策。參考宋朝的遭遇,就知道明朝在“以文制武”的道路上已經做得很好了。相比之下,漢唐基本都是文武並重!

因為“以文制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強化,因此決定明朝開疆拓土能力和麵積的只有明朝初期,而因為此時的東察合臺汗國的阻擋,明朝沒有能夠征服這裡,也就意味著後期更沒有這樣的機會!

我們看明朝後期,疆域不僅沒有拓展,反而不斷收縮,到明英宗時期,疆域基本限定在“兩京一十三省”!

除了“以文制武”的影響,在經濟方面,朱元璋的改革也產生了很多消極影響。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大力打壓商業發展,重新拾起“重農抑商”的政策,這意味著從宋元時代以來的重商主義國策被拋棄,農業再次成為帝國之本。

雖然想法很好,但是因為對農業的依賴,隨著可耕地的減少,加上明朝的農業稅率一直不高,導致明朝的財政收入水平一直非常感人。我們知道打仗本質上是拼國力,也就是燒錢,所以沒錢的大明走不了那麼遠!

2、政治中心相對東移,向西擴張鞭長莫及

從周朝開始,關中地區就是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從周朝之後,秦、漢、隋、唐都以關中作為政治中心。

唐朝之前,陸上絲綢之路繁榮,中原王朝以大陸型經濟為主。

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通向西域、西亞和歐洲的陸上商路,此舉被司馬遷稱為“鑿空”,張騫開闢的陸上道路,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自長安開始,穿越黃土高原、河西走廊,越過天山南北,通往中亞、西亞和歐洲等世界各地。因為西域地處絲綢之路的中樞位置,對於絲綢之路的興衰至關重要,因此中原王朝不得不將大量精力放在這裡。

前60年,漢宣帝在輪臺設置西域都護府,管理天山南北36個城邦小國,西漢取得了西域地區的統治權。

西漢末年,匈奴入侵西域,西漢和東漢與匈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終於在班超的努力下,西域重新歸於東漢統治。

此時的海上商路雖有開拓,但規模太小且路線很短,根本無法和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此時的陸上絲綢之路是各國使節和各國商旅的必經之路,是中西交流的重要橋樑,所以地位至關重要。

東漢時期,政治重心開始東移到洛陽,成為絲綢之路的新起點,但是長安的地位至關重要,帝國的政治觸角呈東西方向延伸。

但是在唐朝之後,長安徹底衰落,再也無法重現帝都輝煌,長安的衰落從唐朝中期就開始了,因此唐朝實行“長安-洛陽”二京制。這標誌著以長安為都城的時代開始走向沒落。

因此關中地區的持續開發,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已經無力支撐帝國的都城,唐朝前期,渭河水位已經難以行駛大船,所以都城外遷勢在必行!

907年唐朝滅亡,開封成為後梁都城,此後到北宋,除了後唐定都洛陽,開封成為繼長安和洛陽之後的新的政治中心。

元朝建立後,大都成為新的政治中心,這一都城被明朝繼承,明朝在元朝的基礎上,實行南北兩京制,標誌著中原王朝的政治觸角開始呈南北方向延伸!

政治中心的位移直接決定了開疆拓土的方向,明朝開始,對東北地區進行經營,還收復過交趾,這說明明朝開始注重南北方向的擴張,對東西方向的開拓則稍顯乏力,這是明朝難以向西域開拓的重要因素。

伴隨著宋朝之後政治中心的東移,陸上絲綢之路也走向衰落,特別是絲綢之路上出現了西夏、花剌子模等國家。宋朝之後海上絲綢之路開始繁榮,屬於中原王朝的海洋經濟時代到來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明朝為何沒有控制西域?

坦率的說沒有那個能力。

明朝除了兩京十三布政使司300多萬領土以外控制不了任何地方,並且就這些地方還有羈糜,都沒能完全掌控。

首先明朝領土。

明朝永樂巔峰時期才600多萬不到700萬。還絕大部分都是羈糜,名義上的。

比如明粉皇漢意淫實際控制的遼東,遼東女真人與明朝時戰時和,但一直都是羈糜。

一沒能由朝廷委派官員直接管理地方政務,二沒能駐兵。

以至於明朝無論官民人等都不敢隨意出關,這就是明朝所謂的:“政令不出山海關”

永樂之後一直保持300萬左右的領土。

終明一朝,明朝的正式行政區只有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兩京即京師(北京)、南京,十三個布政使司是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這些滿算350多萬並且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大部分都是土司羈糜。

領土來說遠遠談不上遼闊,不說跟元清比,就是跟宋朝比也沒大多少。

戰鬥力強悍更是無從說起!

明朝軍力巔峰有兩個時期,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一個是明成祖朱棣時期。

眾所周知,一個朝代的開國時期必是其軍力巔峰時期。

而朱元璋在元末奪得天下有很大的取巧嫌疑。

朱元璋謀士朱升制定的戰略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說白了就是韜光養晦,基本不跟元朝正面衝突。等其餘漢人領導的各起義軍層層不窮的跟元朝拼的元氣大傷的時候,把元朝削弱的不堪一擊的時候,朱元璋才出來稱王稱霸竊取勝利果實。

但總體來說朱元璋時期確實是明朝軍力巔峰。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多次派大將北伐,希望徹底解決蒙古問題。

而最終也沒能力實現明朝的預期目標,並且與蒙古人勝負難分,只能將元朝殘餘勢力趕到山海關以外,蒙古高原,史稱北元。

後來分為韃靼和瓦剌兩大部分。

而後明朝一個軍力巔峰時期是朱棣永樂時期,興兵篡位的內戰不必多說,基本上朱棣的邊軍再加上僱傭兵蒙古人的幫助摧枯拉朽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的五次北伐。客觀公正的說朱棣北伐遠遠沒有達到他預期希望得到的效果,並且戰績有大有小,也始終沒能徹底解決蒙古問題。

但明朝確實在永樂時期達到了巔峰。

永樂之後的明朝日見衰敗,一日不如一日。

戰鬥力強大更是隻存在於明粉皇漢自大意淫中。

土木堡幾十萬大軍死傷殆盡皇帝都被蒙古人抓走,被蒙古人押著叫門。

幾十個倭寇一路燒殺搶掠殺傷五千以上明軍,一直殺到明朝的陪都南京,把南京都給圍了。

再說說明粉皇漢意淫的明朝聯軍抗日。

客觀公正的說,豐臣秀吉侵朝,日本剛經歷日本戰國時代的洗禮,連年的征戰,日本無論將領士兵的戰鬥經驗,戰鬥意志。都要比明朝聯軍強。

尤其士兵層面,明朝聯軍皆不能比。

朝鮮軍隊不必多說,明朝能跟日本士兵正面作戰不落下風的也就那幾只精銳部隊,比如遼東家丁,戚家軍,而明朝這些精銳極其稀少,遠遠不能像日軍那樣成建制。

遼東家丁更是遼東軍閥的私人衛隊更是遼東軍閥在明朝的本錢,死一個就少一個。

這也是為什麼李如松輕敵冒進,碧蹄館之戰後痛哭不已直到回國都再也不肯前進一步的原因。

總體來說陸地上明朝聯軍沒有任何優勢,這還是在海上李舜臣勝利不斷切斷日軍補給的強有力支援下。

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戰績確實就是海上。明朝聯軍的節節勝利給日軍造成了非常大的煩惱,因為日軍所需的火槍彈藥等重要物資都要從日本本土運往朝鮮。

最後若不是豐臣秀吉突然去世,各大名急著回國搶地盤,鹿死誰手真的還未可知。

坦率來講也真就算不了明朝聯軍勝利,最多也只能算平手,因為明朝聯軍始終未能收復朝鮮全境,並且戰績也都不盡人意。

這還是基於海上李舜臣強有力支援,日軍補給困難的情況下,最後還是讓日軍從容回國。

類此種種不必多說,以至於到明末何為大捷?依託堅城火炮,城不被八旗攻破即為大捷。

上奏朝廷君臣彈冠相慶。何曾敢與八旗野戰?

根本就打不過。

明末無論明軍起義軍,往往伴隨一聲韃子來了,就無論將校士兵鬥志全無,四散奔逃。

內心畏敵如虎,焉能不敗?

所以所謂的明朝疆域空前遼闊,戰鬥力強悍。也真的就只存在於明粉皇漢的自大意淫吹中了。

在他們眼裡明一直都是宇宙帝國,什麼資本主義萌芽,火器天下無敵,種種此類可笑的話不絕於耳。

坦率的說二十四史朱明最為不堪,這是普遍專家學者有識之士的一致觀點。

公元808年,安史之亂後,大唐安西大都護府獨抗吐蕃半個世紀後,終被吐蕃吞併。

從此,直至公元1757年,大清全盛乾隆時期,才重新將西域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乾隆皇帝親自為其命名為“新疆”。

近一千年的時間,中原王朝均無法將西域納入版圖,即使元朝也不例外,元朝之時,西域屬於察合臺汗國統治。

因此,明朝與歷朝歷代一樣,都沒有將西域納入版圖。

這是實力決定的,也是唐朝之後海上航線開闢後的結果。

宋朝建立後,北方被遼國堵死,西北通往西域之路被西夏堵死。

宋朝實在打不過大遼,西夏。

只能把目光轉向大海。

所以宋朝的海上貿易很發達。

元朝建立後,蒙古帝國分為大元和四大汗國,元朝本身並未統治西域地區,這是蒙古的內部問題,是蒙古人的內部矛盾。

終明一朝也並未徹底擊敗蒙古人。

並且終明一朝蒙古人始終對明保持劫掠。

並且終明一朝始終邊患不斷,山海關以外是女真人的地盤。北方是黃金家族的韃靼、瓦剌。西域則是察合臺汗國的後裔亦力把裡統治。

明朝之時,察合臺汗國被帖木兒帝國所滅,帖木兒帝國曾擊敗奧斯曼帝國,盛極一時,堪稱中亞霸主。

帖木兒滅亡察合臺汗國以後,曾經要調集大軍親自征討明朝,以當時種種因素,以帖木兒帝國當時的實力,若不是上天眷顧,明朝氣數未盡,帖木兒突然去世,明朝早就滅亡了。

明朝在西北的存在最西只到嘉峪關,明長城的最西端。

最終明朝和蒙古都被大清所滅。

而其餘西藏,新疆,朝鮮,等周邊勢力也攝於大清滿洲人的赫赫武功,不得不保持臣服。

公元1635年,大蒙古帝國最後一任可汗林丹汗敗於皇太極,從此玉璽傳至滿洲人之手,大清各皇帝兼任蒙古大汗。

公元1662年,吳三桂在昆明絞死永曆帝,明朝徹底滅亡。

公元1797年,大清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徹底征服漠南,漠北,漠西蒙古。

徹底掌控西藏,新疆,等鞏固領土控制。

大清皇帝不止是滿洲人的主子,漢人的皇帝,全蒙古人的大汗,更是西藏人眼中的佛主,西域的主宰者,周邊所有勢力的大皇帝。

大清把領土從中國幾千年來的羈糜政策演變為實際掌控。

從此,西域重回中原王朝統治。

中國歷史幾千年也直到清朝才真正的沒有邊患。真正的聲威遠布,四方臣服,屬國眾多。

就連現在中國能擁有西域,也得益於清末愛新覺羅和平退位留下1140多萬領土的遺產。

所以才讓當時民國乃至現在中國在法理上繼承了大清的一切,才能被世界各國所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