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环评审批那些事儿

云南法制报记者提问:

听了刚才的情况介绍,咱们环评审批时限已经压缩到法定时限的一半了,但是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企业反映,项目环评报告交到生态环境部门几个月了还是没有拿到批复?审批时限是怎么计算的呢?

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主任杨建宇答复:

企业反映的这个情况主要是对环评审批程序不是太清楚。过去,项目环评报告交到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前,首先要进行技术评估,由于环评改革将环评报告编制推向市场,不同的环评编制单位,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了部分环评报告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造成了这部分环评报告仅在技术评估阶段就会反复修改、完善,拖延了很多时间;加上企业认为进入评估阶段就是进入审批程序,因此环评审批时间就被误以为时限很长。

今年以来,我们已将技术评估纳入到审批程序内,进行内循环,技术评估的时限将控制在20个工作日内。我们采取限时办结制,到时候达不到报批要求的环评报告或未按时限修改完善的环评报告将不予审批,生态环境部门会将环评报告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对象纳入信用管理,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失信行为的,实施失信记分。

大家可以在大理州政府门户网站上查询,也可以拨打我局行政审批科或者州环评审核受理中心办公电话咨询。

大理日报记者提问:

环评源头预防的作用关键在于具体的落实,我想问的是,对于未落实或出现问题的该怎么处置?

大理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长黄勤答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后,不是项目环保工作的结束,而是纳入正常环境管理的开始。通过监察,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环境违法行为,我局将依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腾讯新闻记者提问:

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并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审批。这个分类管理和审批权限是如何划分的?大理州生态环境局负责审批哪些项目呢?

大理州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陈丽霖答复:

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是指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项目环评文件分为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类。具体的分类按照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执行。

其中,填报登记表的项目实行备案制,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生产前在线如实填报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即可,无需审批,也无需验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的项目实行审批制,则需根据分级审批的要求报给具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分级审批共分国家、省、州、县四级,具体的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审批权限均可在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窗口查询。

随着近几年放管服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分级审批权限也随着适时调整,目前,大理州分级审批执行的是州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印发的2018年版审批目录。下步,我们将根据省级权限调整情况,对州县审批权限进行调整,请大家多多关注。

大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那么排污许可制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对于排污单位来说要如何开展排污许可申领工作?

大理州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陈丽霖答复:

排污许可制度是通过排污许可将固定污染源管理的各种制度和要求进行一个整合,形成“归一”,最终实现一证式管理。具体来说排污许可就是生态环境部门根据排污单位的申请和承诺,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法律文书形式,依法依规规范和限制排污行为,明确环境管理要求,依据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实施监管执法的环境管理制度。

目前我们核发的是国家统一编码的排污许可证,它与之过去所说的排污许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不再进行“家长式”和“保姆式”监督把关,让治理污染的责任主体回归企业。通过许可证的发放,进一步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督促企业由“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

按照要求今年要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的要求,现有企业应结合县市分局告知要求按时完成排污许可申领或登记工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排污许可工作的宣传及落实工作,督促企业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及时申请排污许可及登记,确保按时完成工作,另外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执法,对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严管重罚,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