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把公文写短点?

公文写作是考试的常考必考内容,公文写作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各位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朋友们务必认真学习准备各类型的公文写作方法及格式要求。

把公文写短可以从五个方面努力。

第一,抱西瓜者短。“既要抱西瓜,又要捡芝麻。”我认为,这句话用在有的地方是对的,用在公文写作上不太适宜。公文写作一定要抓住关键,不能面面俱到,不要泛泛而谈。要根据时间、地点、场合来判断、取舍,学会抓大放小,才能把公文写短。怎么把握关键?上级关注的、强调的,特别是上级文件、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新情况、新形势是关键。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了解和研究各条线、各单位的工作,找出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分析问题症结。群众和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是关键。烟农和零售客户关心什么、基层干部职工关心什么,要做到心里有数,要去伪存真。关键就是“西瓜”,其他的就是“芝麻”,“西瓜”必须写,“芝麻”可捡可不捡。从素材取舍的角度来看,新东西、与受众有关的东西是重点,陈旧的、与受众无关的东西,能简就简。总之,公文写作一定要有时间和容量观念,正如请客吃饭,要根据客人数量、吃饭时长来点菜,绝不是菜越多越好。

第二,删繁就简者短。

有的公文结构太复杂,有三级标题、四级标题,有的甚至还有五级标题,真是叠床架屋。这样的公文,貌似考虑很全面、思路很清晰,实则看的人、讲的人难受,听的人一头雾水,经常都不知道讲到第几层了,更难以弄清其中心意思是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原因在于没有抓住重点,没有分清主次,没有理清逻辑关系,只是单纯并列、罗列。这样的文章一般短不了。正如装修房子,两室一厅就可以了,非要搞三室、四室,多一间房子,就要加个走道、加扇门。这样怎么会短呢?一般来说,两级标题就够了,最多用三级标题。

第三,开门见山者短。公文不同于文学作品,讲究简洁、直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绕弯子。有的同志习惯于在每一段文字前面做很多铺垫、很多解释,讲很多道理,引用很多内容,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千呼万唤始出来,等得人心急火燎,再没有耐心听下去、读下去。我的体会是,公文每一段前三句一定要把想表达的主要观点、主要事实点出来,后面再作必要的阐述。这样能把公文写短点,受众也不累。

第四,意犹未尽者短。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写公文一定要认准角色、站对角度,话说到什么程度,说多少、说多细、说多深,要根据对象、时间、场合来定。特别是给领导写材料,一定要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内容和语言都要与领导的身份相符,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意犹未尽。怎么把握其中的度,要靠平时多揣摩、多领悟。

第五,土里土气者短。公文语言讲究严谨、朴实,要求以书面语言表述为主,但也要接地气。尤其不能通篇都是上级的话、文件上的话,就是没有自己的话、大家听着顺耳的话。鲁迅说:“我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如果吃的是草,挤出来的还是草,甚至吃的是奶,挤出来的却是草,谈不上消化吸收,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那么,这样的公文肯定短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准扶贫,不落一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些话多么简洁,又入脑入心。

上述五点归纳起来就是,分清轻重,写精炼一点;分清主次,搞简单一点;分清缓急,来直接一点;分清角色,写对路一点;分清对象,写通俗一点。

[夜猫文秘精心为您整理,关注夜猫文秘定期为您推送精美范文,如需要其他文章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