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本期视频节目及猫粮参考文献

  • 《上帝笑了99次》[英] Peter Cave
  • 《穿越平行宇宙》[美] Max Tegmark
  • 《量子世界中拉普拉斯之妖的重生》贾明子



扩展猫粮

“睡美人悖论”源自哲学家阿诺德·祖博夫(Arnold Zuboff)的研究。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却未有定论,有的人支持1/2,有的人支持1/6。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这个悖论揭示了一个现实:今天人们对于“概率”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经典概率的bug

通常人们认为,“概率”就是对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定量描述,这句话听上去没什么毛病,但进一步说,“可能性”又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对“可能性”这个东西进行测量?

在拉普拉斯(拉普拉斯之妖)看来,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可能性”这种说法,一切都是“确定”的。一件事要么发生,要么就没有发生,不存在“可能发生”的情况——之所以你觉得“可能”,只是因为“你不知道”而已。因此,在经典概率理论中,“可能性”就是对一件事的“无知程度”的量化描述。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比如一枚硬币,我们都知道一旦把它扔出去,一定会有某一面朝上,最终的状态是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比如投掷角度、力度、气流……),理论上都是可计算的,因此,这是一个确定性事件。但在我们投掷之前,这一切还未发生,事前也并没有掌握任何“某个面更可能向上的证据”。所以我们就可以说,即将投掷的这枚硬币,所有面向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在经典概率看来,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的所有可能性,始终都处于一个“完全无知”的状态,或者,对于任何一种可能性,我们都没有掌握“比其他可能性更多的证据”,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每种可能性的概率,是相同的。

这听起来很自洽,但却又引出了另一个矛盾的故事:骰子工厂。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假设有一间专门制作骰子的工厂,这间工厂专门生产骰子,每个正立方体骰子的“边长”是从0到1之间随机生产出来,其他更多情况,完全一无所知。问题来了:假如从这个工厂随机取出一个骰子,它的边长小于1/2的概率是多少?

根据“经典概率”的说法,显然在0到1的边长之间,我们对“即将”取出骰子的边长,无论最终长度是多少,都不拥有任何的“证据”去提前预判“某个长度更有可能,或者某个长度更没有可能”。我们对任何一个尺寸,都是始终保持“同样完全无知”的状态。

所以,边长小于1/2和大于1/2的骰子,这两种情况,我们是“同样,完全无知”的,所以它们就是等概率的,答案是50%,这个很好理解。

继续问第二个问题:如果随机取出一个骰子,它的“一个面”的面积小于1/4的概率是多少?骰子一个面的面积最大就是1,根据之前的思路,我们对于0-1之间任意一个可能出现的面积数值,也并不具备更多的“证据”,所以一个面的面积小于1/4的概率是25%,这个也好理解。

再继续问:如果随机取出一个骰子的“体积”小于1/8的概率是多少?工厂的骰子最大的体积就是1,但我们对于任何一种体积骰子的出现,都不具备更多的“证据”去预判,所以还是根据“完全无知原则”,答案显然是12.5%。

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独立”的问题总结一下:

1)出现边长小于1/2的骰子,概率是50%

2)出现一个面的面积小于1/4的骰子,概率是25%

3)出现一个体积小于1/8的骰子,概率是12.5%

古怪的事出现了:这三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边长小于1/2的骰子=面积小于1/4的骰子=体积小于1/8的骰子。同样的事件,却出现了不同的概率。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可能你会说,这个事也很好解释嘛。只要画个函数图,把“边长”作为X 轴均匀分布,那么面积、体积的变化就是曲线的。也就是说,如果边长的变化是均匀的,那么面积和体积变化,在坐标轴上就不是一条直线,因此面积和体积的概率变化就是不均匀的。换句话说,如果“边长大于0.5和小于0.5的概率是相同的”——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就不能说“体积小于0.5和大于0.5的概率是相同的”,自然也同样不能引出2)、3)两种情况了。

你分析的没错——但如果回想“经典概率”的“完全无知”原则,在取出骰子前,我们同样也并不知道“哪种情况(边长or面积or体积)的概率变化是均匀的——我们对这些情况的“无知程度”也都是完全同样无知的,那么按照经典概率的说法,测算出的概率就应该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却出现了矛盾。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这样的bug,引发了人们对“经典概率”的一丝不安——既然经典概率是表达人们“无知的程度”,那么面对类似工厂骰子的事件,每种情况都是“完全无知”的,那概率就应该相同,而一个事件的“概率”,只是因为“人”的无知程度去判断,那么概率这事未免也太“主观”了。

主观的概率

概率是可以用“主观”去诠释的,但并不是基于“事前的无知程度”——“贝叶斯概率”这么认为。

和经典概率的“无知原则”不同,贝叶斯概率认为,一个事件的概率判定,是基于人们对事情发生可能性的“主观信心程度”的积累。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例如,当我们投掷一枚硬币,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觉得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多少都可以,甚至我可以一开始认为“正面”不太可能出现,因为我(不靠谱的)“目测”觉得这枚硬币正面图案复杂一些(所以就会更重),考虑到重力因素会让更重的那面冲下,所以我对正面向上的“信心“不足,因此我猜正面向上的概率只有10%。

于是我第一次投掷,是正面,那么我的信心就稍微多了一点点,达到了10.2%。第二次,竟然还是正面,我的信心程度膨胀到了11%……就这么一直投掷下去,随着次数增加,每一次我对正面向上的信心指数,都在前一次投掷的基础上相应调整,当然如果出现反面朝上的情况,我的信心指数依然会有所降低,就这样不断的对我的信心进行调整。最终,只要投掷次数足够多,比如投了5000次,我就基本可以断言正面向上的概率是50%,此刻的我对下一次投掷出正面的信心指数,是稳定在50%的。

这种概率的主观诠释,很好的解决了经典概率一些逻辑上的bug,比如猜工厂的骰子,我们不需要“因为对所有情况都同样的无知”就匆忙下结论,每次可以先估算一个概率,然后多取几次,最终逼近真实的概率就会浮出水面。

这种不断对概率更新和修正的方法,也在统计学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直接影响着今天的深度学习和AI方面的演进,是当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方法论之一……

但话又说回来了,虽然这样定义概率更“说的通”,但我们终归不是在谈一个“数学”问题吗?数学不应该是一个确定性学问吗?如果一个事件的概率,是由着每个人的主观而变化(虽然可以无限逼近真相),那么整个概率的公理体系和计算方法,又有什么意义呢?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概率体系?反正就是多试呗。

因此主观概率的支持者又打了一些“补丁”:并不是所有人的主观都是靠谱的。概率,应该是一个“理性人”对随机事件的信心程度。

关键词“理性人”——这个“人”要在逻辑上永远保持严谨,永远不会出错。因此只要“你、我、他”都是一个“绝对的理性人”,那么概率对于我们而言,就会保持一致的步伐,就是同一套逻辑。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但是,一个永远不会犯错的“绝对理性的人”所持有的“这个观念”,和“客观性质”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这点成立,概率岂不是又变回一个客观的、不受外界视角影响、属于事件本身固有的性质了吗?那么再回到我们这期视频节目的「睡美人悖论」,它拥有的两种悬而未决的答案,又该做何种解释?“绝对理性人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


本期视频节目及猫粮参考文献

  • 《上帝笑了99次》[英] Peter Cave
  • 《穿越平行宇宙》[美] Max Tegmark
  • 《量子世界中拉普拉斯之妖的重生》贾明子


未完待续……

关于概率,随机等话题,薛饿往期节目很多都涉及过,这些选题对我们而言,是很有挑战的,不仅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数学、哲学、物理……),而且要把某个“局部问题”讲清楚(只是我们认为讲清楚了)也并非易事。更重要的一点,很多问题在学界也依然拥有着不同的解释,科学是一个“不断完善对世界的解释”的过程,并非提供答案的工具。

这些有趣但又捉摸不透的话题,我们会继续探索。同时也推荐大家一个书单,一个“对世界不同角度解读”的书单。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美妙”的世界吧。

可以在微信中搜索“黑洞百货公司”微信小程序来查看。

【薛饿】睡美人的悖论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