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前不久,小编朋友圈里有朋友造访了汾阳栗家庄乡的龙泉村。龙泉村是个古村落,村里有古树、古宅、古寺。还有甘甜的泉水与怡人的气候。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摄影:牛一

龙泉村原名板井村。这个「板井村」名字看起来普通,然而熟悉老派汾阳话的人都知道,其读音是「ban3 zi3 村」,立即能让人联想到不雅词「ban3 zi1」。也正因为如此,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人们嫌其不雅,遂改名为龙泉村。

讲到这里,一般人当做一个好笑的故事,听听就过去了。不过细心的人们一定也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板井 ban zi」是个不雅发音,那一开始为什么人们就用它给这个村子命名了呢?难道那时候的人就不讲究吗?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摄影:牛一

首先我们知道,「井」读音同「挤」是汾阳话的规律白读音。「井」字读 zi 的情况除了板井村以外还有贾家庄的「金井zi村」,南关里的「井zi巷」,乡语中说的「井zi花凉水」,「井zi口」等等。例子不一而足。和「井zi」发音相同的字有:

  • 菁 zi - 玉蔓菁(参见 )
  • 精 zi - 精明
  • 镜 zi - 镜儿、眼镜儿
  • 静 zi - 肃静村

这种音变发生的历史相当之久远。根据语言学家罗常培在1933年通过四种汉藏对音材料(《千字文》《大乘中宗见解》《阿弥陀经》《金刚经》)对唐五代西北方音的面貌进行了研究,证明早在唐五代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方言就已经呈现出了 -ng 鼻韵尾脱落的趋势和现象。

这几本写于唐五代时期(公元9世纪)的对音材料,来自敦煌千佛洞所藏佛经写本和识字课本。珍贵地保留了当时汉语和藏语互注读音的情况,为后人了解1000年前的西北方言面貌提供了可能。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其中在《千字文》残卷中,已经体现出了当时西北汉语大量鼻韵尾脱落,如「星=西」的情况等。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的西北方言已经出现了「井」读音同「挤」的现象。这也再次说明了,汾阳方言、晋语方言的白读音层次之古老。

板井村是个相当有年代的名字。元朝元至二年(1336)年,板井村《重修栖隐禅院碑记》上就有写「西河县板井村……」字样。说明板井村村名的历史已经不短于600年。元代时期的西北方言也一定已经是「井」字鼻韵尾脱落的情形了。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摄影:牛一

尽管如此,我们是否就可以断定「板井村」在得名的时候,就已经和「板鸡」这个不雅词同音了呢?是不是真的是先人根本不讲究呢?

其实不然。尽管「井」字的鼻韵尾早就脱落,然而它和「鸡」变成同音字(忽略声调)是最近两三百年的事情。

远的不说,我们就说说近处的平遥、介休方言。这些地区的方言里面,「井」读 zei,而「鸡」读 ji,两字并不同音。因此,「板井村」如果在平遥,就不会有人觉得它是个不雅词,这个古老的村名也就不会被人更改了。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究其原因,其实我们在 一文中就有过涉及。平遥话、介休话、临县话是晋语方言为数不多保留了部分尖团音分立的方言。

具体说来「尖团合流」是北方方言的一个相当普遍的变化,即尖音声母 ts tsʰ s(普通话的 z c s)与 团音声母 k kʰ x(普通话的 g k h) 在介音的影响下,合流成了 tɕ tɕʰ ɕ(普通话的 j q x)。这一现象在晋语多数方言中也同样出现了。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然而在平遥、介休两地,尖团音的区分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有零星保留。如上图所示,平遥话 希ɕi≠西sei 计tɕi≠剂tsei 期tɕʰi≠妻tsʰei,而介休话表现更加突出,除了同样能区分平遥话的那三组尖团字以外,还能区分 巨tɕy≠聚tsuei 去tɕʰy≠趣tsuei 虚ɕy≠需suei。这是平遥介休方言的一致性。

而根据学者的研究,尖团合流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发生在明清时期。那么可以推测出,在「板井村」这个名字诞生的时候,汾阳话的「井」和「鸡」的读音还是相差许多的。其区分的方式可能跟平遥、介休的方式类似,也可能是其他方式的差异。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摄影:牛一

关于村名里面包含的学问,我们之前还讨论过 的原因,还有 。之后会更多地写一写关于村名、方言、古音的话题。


【汾阳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为「龙泉村」背后的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