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百戰奇略》糧戰篇原文為:凡與敵壘相對峙,兩兵勝負未決,有糧則勝。若我之糧道,必須嚴加守護,恐為敵人所抄。若敵人餉道,可分遣銳兵以絕之。敵既無糧,其兵必走,擊之則勝。法(《孫子兵法·軍爭篇》)曰:“軍無糧食則亡。”

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糧戰篇大意為,當敵我雙方對壘相持而勝負難分時,誰有足夠的糧食,誰就能堅持到最後勝利。因此,高明的將帥會千方百計保護己方糧道並破壞敵方糧道。若敵方糧運不繼,則必定逃走,此時發起攻擊,就能取勝。正如兵法所言:“軍隊沒有糧食,作戰就要失敗。”

戰例1 火燒烏巢

話說建安四年,也就是公元199年的六月。當時北方的最大軍閥袁紹率10萬精兵(號稱70萬)南下進攻曹操。而彼時的曹操兵少將寡,但是不打不行,於是勉強湊足主力2萬北上迎敵。第二年,袁、曹兩軍相峙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決戰迫在眉睫。當時,袁紹的軍隊佔有明顯的優勢,正面地硬碰硬肯定是以卵擊石。

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為了快速擊敗袁紹,曹操採用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的戰術:首先假裝進攻袁紹的大後方,迫使袁紹分兵。實際上卻奇襲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南)袁軍,以張遼和關羽為先鋒,斬袁紹的大將顏良於陣中。氣急敗壞的袁紹下令大軍追擊,於是曹操又採用誘敵深入的計策:利用僅僅600騎兵,大敗袁紹6000騎兵,斬了袁紹的大將文丑。兩戰皆敗,損失兩員大將,這樣一來袁軍士氣非常低落。但袁紹自恃兵多糧足,定要同曹操決一死戰。監軍沮授勸袁紹說,曹操兵少糧缺,只求速戰,難於持久,不如咱們跟曹軍長久相持,等曹軍兵疲糧絕,再進行攻擊一定可以大敗曹操。

但是,袁紹不聽,決意急速進攻。謀士許攸獻計說:曹兵固守官渡,後方必然空虛,可分兵偷襲許昌,一定會成功。袁紹又不聽,坐失了良機。我們會發現,袁紹這個人很奇怪,凡是對他好的建議,他是一定不聽的。許攸獻計不被採納,又遭到袁紹的排斥,就投奔了曹操,向曹操獻計。

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他建議偷襲袁紹屯集軍糧的烏巢(今河南延津縣東南),說如果此舉成功,不出三天,袁紹就會大敗。其實在此之前,曹操曾經派曹仁截擊、燒燬過袁紹數千輛糧車,增加了袁軍的補給困難。但是袁紹不長記性,仍舊派淳于瓊這個酒鬼守衛糧草基地。同年十月,曹操親自率5000人馬,偽裝成袁軍,偷襲烏巢,把袁紹的軍糧全部燒燬。袁紹聽說軍糧被燒,頓時沒了主意,大軍也頓時大亂。曹軍乘勢出擊,把袁紹軍打個落花流水,袁紹父子僅帶800奇兵逃脫。此後,袁紹一蹶不振,再也難以抗衡曹操了。

戰例2 英帕爾戰役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與緬甸交界地區的一座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今屬孟加拉)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40英里,寬20英里的英帕爾平原。自英軍兵敗緬甸撤退至此後,英國人就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和後勤補給基地。平原上遍佈著軍營、醫院、軍械庫、彈藥庫和軍需庫。為了清出英軍的這個反攻基地,日軍大本營於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企圖佔領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進而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

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日軍擔任進攻任務的是緬甸方面軍第15軍,由素有“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轄有第15、第31和第33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和科希馬等地區的是斯利姆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下轄第4、第15和第33軍。

英帕爾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著名戰役,西方和日本的軍史學家評價這是日本歷史上在陸戰中遭到最慘重失敗的一次戰役。日軍在開始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結果有53000多人在戰鬥中死亡或失蹤,並且敗退回原來進攻的出發地。日軍之所以在英帕爾慘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後勤保障。

日軍在進攻前,片面強調“就糧於敵”的傳統補給思想,對後勤保障問題不僅計劃不周,而且準備不足。擔任進攻任務的第15軍,直到向部隊下達展開命令時,原定的後勤保障計劃僅完成了18%。部隊出擊時,只攜帶了1—2周口糧、1.5—2個基數的彈藥,牽了2萬餘匹馬、牛和象,數千只山羊。他們計劃用這些牲畜馱運物資併兼作食用,估計可支持一個月,至於爾後的後勤補給,只待“打下英帕爾,坐吃丘吉爾”了。

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英軍在戰後總結這場戰役時寫道:“由於對後勤供應需要的估計不足,由於對英軍部隊戰鬥素質的估計過低,這就導致了日軍的毀滅。”日軍在戰後總結這次場戰役失敗的教訓時也承認,對後勤保障重視不夠是造成這場劫難的重要原因,他們在英帕爾是打了一場“忽視後勤的無謀之戰”。”

後勤決定戰場態勢優劣轉換

袁紹擁有十萬大軍,且糧草充足,而曹操僅有兩萬人馬,孤軍獨守,既無外援,糧食又將用盡,情況十分危急。從戰場形勢看,袁紹此時明顯處於優勢地位,握有戰場主動權。然而,戰場態勢瞬息萬變,實力強弱也將隨戰場形勢的發展而變化。曹操突襲烏巢,將袁軍糧食和輜重付之一炬,重創袁軍後勤,戰場態勢瞬間轉變,袁軍大亂,鬥志全無,最終潰敗而逃。

英帕爾戰役初期,日軍為達成速戰速決的目的,全力強攻。而英軍憑險固守,不斷消耗日軍。為從根本上削弱日軍戰鬥力,英軍不僅在日軍後方地域空降部隊,破壞日軍後勤補給,還集中空中力量襲擊機場、港口、鐵路、橋樑、後勤補給線等,使日軍損失嚴重,有效實現了“打後製前”的作戰目的,迫使日軍轉入防禦,扭轉了不利戰場態勢,贏得戰場主動權。

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因此,軍無糧食則亡!

當然了,英帕爾戰役日軍忽視糧草的重要性,其實有一定的客觀因素。

日本因為是個島國,所有的補給品必須先從海上運輸,而當時陸軍的運輸船舶少的可憐,日本當年全國的運輸船總噸位是600萬噸,海軍徵用了約550萬噸。即使是這樣、海軍包括軍艦在內的船舶還是都不夠用的,還時常從陸軍那裡借,更不用提還給陸軍了。結果戰爭後期全被美國打到海里去了。


參謀本部於是根據這種“國情”,加上日本資源匱乏不能打持久戰的特點,制定了陸軍一套新的作戰方案。

軍無糧食則亡:戰爭的主體是人,打仗就是打後勤

一般陸軍士兵打仗、單兵攜帶的口糧數量是3天,日軍的要求是7天,而且日本陸軍即使是甲種師團也是沒有多少重武器的,不需要大量的炮彈。加上陸軍的戰術核心是刺刀,機槍火炮什麼的只是為了掩護士兵接近敵人、然後進行白刃格鬥。
因為當時帝國陸軍和帝國海軍的矛盾是相當尖銳的,不是不重視,而是即使重視了也沒有辦法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