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说在家管不了孩子,他是怎么想的?

穆马


管不了,是因为家长是想当然的用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孩子。用自己想当然的标准,去衡量孩子。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哪两个人的步调可以完全一致。

譬如,你和你自己的父母,你和你的爱人。而你和你的孩子也是如此。

家长说管不了孩子,是因为家长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真正需求。家长强调的是,我要我觉得,我不要你觉得!

建议家人可以学一些心理学,网络上又很多免费课程。对我来说,武志红老师的课程对我影响很大,而根本性的改变,是他的系列课程《家为什么会伤人》。

做家长,要懂孩子,理解孩子,倾听孩子。

如果不知道应该怎么做,那么先停止一切你已经使用过的无效对错误的方法,然后静下心来,去学习去反思。等到家长自己改变了进步了,孩子的所谓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是家长,一个陪伴孩子学习进步的妈妈。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是雨妈


你好,很幸运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孩子和家长们的冲突都在网课中体现出来,有一部分家长会说在家中管不了孩子,我觉得由于家里的种种原因,我们家长不想管或者不愿管,把管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们的身上。
我家小孩在上幼儿园,班里有个小男孩,上幼儿园中班了,颜色分不清楚,数数不会,家长从来不管,上学之前什么也不会,老师和家长也有沟通过,而家长却说没事儿,等孩子大一点就好了,这就属于我们家长,不去管孩子。
现在还有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舍不得管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好看?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最多说一句,以后不许这样子,再就是有一部分孩子太调皮,喜欢一不开心就乱摔东西,打爷爷奶奶,出去玩耍的时候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抢了,要么扔掉,要不用脚踩坏,不去管被抢小朋友是否伤心掉泪,要是小朋友靠近他,就会动手打人或者咬人。
这样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长想管都管不了,只能对老师说麻烦,老师多费心,这孩子,我是管不了了,就交给老师您了。


可是老师只教他这一个阶段,家长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人,所以说明智的负责的爱孩子的父母都要要求自己不断成长,以胜父母的角色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76811c7c8ff497f91b9e47416fc0c12\

小李拾影


今年这个疫情有点漫长,而开学的日子还是个未知数。看到很多妈妈说“第一次那么渴望上班,第一次那么渴望开学”。

是真的,虽然陪伴孩子的时间是长了,可足不出户,在家陪伴的日子,有些苦不堪言。

今天降温了,女儿起床时,只穿了薄睡衣,套了个外套。看到她缩着身子,交代她要去多穿点衣服,也把袜子穿上。

她不干,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觉得我这温度刚刚好。”明明手脚冰得很。

忍了又忍,我算是憋住了自己心头的气。非常时期啊,还要这样折腾自己?我真是管不动了。我跟老公抱怨道。

我知道正处在青春前期的她,并不接受强制性的“管”,我最终忍住了。

是的,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你越强制他做什么,孩子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对家长的权威产生反感,觉得我为什么要听大人的话。

过去崇尚“棍棒之下出孝子”,现在的社会,都宣扬着要让孩子自由发表言论,无束缚地成长。

其实,孩子也许在短时间内,会屈服于你的棍棒之下,听从你的言行。但是这会让孩子在心中有阴影,累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抱怨被管,甚至也不会把大人的管教放在眼里了。

父母没办法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每步走,而应该让孩子顺其自然,少对孩子说“必须做这、必须做那”,而应该给孩子建议应该怎样做更好,鼓励孩子去创造,去摸索,帮助孩子更好地管住自己。

用一句话说,父母“管”孩子要适度。

为什么父母管不动孩子?

1.过多的操心孩子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学习工作生活样样都操心。而其实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成长的主动性,他们是有能力去适应这个环境的改变。

父母要明白孩子能否成才,主要还是靠他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父母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了。

什么都担心,样样都帮助,这样会导致孩子自主管理的权利被剥削。


2.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也常常会把自己曾经很渴望而没有得到的,当成最重要的教给孩子。

当父母的头脑里被这些冲斥时,就会忘记孩子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想要的东西被扼杀,孩子就会对父母的“管”叛逆。

这时候“放”说不准会给孩子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一个例子,爱迪生进校三个月后就被学校开除了,但他的母亲知道他不是个坏孩子,就允许他在家里做各种各样的小实验。

她也曾在教育言论中谈到: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

这“5大解放”,其实就是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动手去实践,让孩子去思考,探索让孩子去观察,自己做出结论,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他们渴望学习的知识。

我们说不能让管制的教育扼杀了孩子自主成长的萌芽,适当放权给孩子,但是也不能太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因为过度的自由接近于纵容或者溺爱,这也会让孩子太过于自我。

那怎样管才能管得动孩子呢?

1.要“恩”与“威”并用,打骂管教是下下策

比如孩子总是因为玩,要控制好时间而忘记了学习,这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极好的掌握完与学习之间的时间,让孩子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婴儿更好地安排好时间学习和玩耍。

另外,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有种责任心,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件自己的事,不是应付父母的,他关系到自己将来的一生。

2.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积极、乐观、向上,这样的榜样形象才能传递给孩子正能量、向上的人生目标。

健康的环境,才能助力孩子健康的成长。

3.注意孩子天生的感悟力

孩子不是因为小就什么都不懂,每个孩子的感悟力和交流能力天生就有。

孩子会通过你的语言和表情来感知是喜悦还是悲伤,父母的语言带上语气,就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有些话会传递给孩子被管制的压力。

4.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孩子越小,我们更应该在鼓励和管教上给予多元化的方式,这样才能让他更容易去接受父母的意见。

5.父母要释放和转化内心的不安全感,相信孩子可以学得更好。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学坏或者希望孩子更优秀,所以才会苦口婆心的去管教。

实际上这是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在作怪,把这种不安全感转嫁到孩子身上,给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所以,父母懂得释放和转化,不给压力特别重要。

父母再埋怨孩子管不动时,反省下自己是否管得太多太严。“管”得适度,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噢特慢的妈妈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有的家长说在家管不了孩子,那么他的孩子应该在12—18岁之间,正在经历着青春叛逆期。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很多叛逆的表现,也就是处处反抗父母,不听大人的话,爱发脾气等等,这些都是青春叛逆期的表现,其中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春期的孩子的主要表现是行为上,比较叛逆,独立性增强,有的还会早熟、早恋。思想行为和穿着各方面比较另类。孩子的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比

2、感情变化非常显著,他们既多愁善感又喜努无常,常常使家长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管教这一时期的孩子。其年龄段主要在12—15岁之间,也就是孩子在上初一至初三的这几年,其青春叛逆期特点表现特别强烈的几年。家长在孩子这几年要特别观注一下。

3、孩子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父母的意见不再重要,而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原则,父母说得越多,反而引起更强烈的反抗

3、容易莫名烦燥和发脾气,心理上比脆弱、敏感,自尊心特别强

也就是孩子的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如果在家遇到事情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而控制不住自己,去顶撞父母。

4、特别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也就是穿着比较另类,特殊,自认为比较好看。父母的意见不再重要。

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会有种种叛逆的表现,只是表现不大相同而巳。

父母在孩子这段时间,要多花心思和时间去了解和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以朋友的身份去包容和理解孩子,慢慢的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

而不是因为孩子反抗巨绝、不听话,就打骂孩子。家长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远离你,甚至叛逆离家出走,使事情后果更严重,而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家长要慢慢的引导他,教育他,更

不能着急。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一特殊的时期,孩子的这种表现,只是一种必经的生理表现而已。我们要让他在父母的陪伴中,平静地度过这一两年重要的时期。

这是我的观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谢谢大家。


欣语妈育儿


删除


用户东风55324


一是环境的影响,小孩都喜欢看电视,尤其是卡通片,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是他没进入学校单调的课堂,难以引起孩子的注意,于是注意力不集中就出现了,上兴趣班也是一样。

二是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或过于溺爱都会导致孩子自控力缺乏,意志力薄弱,工作忙那孩子一个人在家写作业,这不可以说对孩子没有影响。

管教的方法,转移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适应,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兼职的思路上转移到其他心思,有趣的物品和事情上还是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会不愉快。榜样示范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自发到克服任性的信心和孩子不肯吃菠菜啊,挑食啊,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适当惩罚,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注重表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威胁孩子的不良时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自己的表扬夸奖。


艳玲yanlin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47a4e16bb5d47ad8068825ee0d57ddb\

季云VLOG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d278704be074055a25016dc33c4336f\

平淡简单快乐过一生


孩子不听管教要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要打骂唠叨孩子。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然后根据儿童每一阶段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要了解孩子现在的家长很多还是按照老一辈的教育的观念,让孩子“听话”,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和做法,如调皮任性、情绪多变、享乐主义倾向等。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然后根据儿童每一阶段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把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强加灌输给孩子。

2.要陪伴孩子不管陪伴时间的长短,但是每天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家长在为孩子物质生活努力的同时,不要疏忽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关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灵性的生物,而教育孩子更要从精神教育方向出发,注重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关注。

3.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

家庭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儿童道德教育的发展。成员之间要做到在行为上相互包容,礼貌相待。

4.要严格要求,不能一味迁就

对于子女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家长要坚决予以抵制,不能因为爱子女,就什么需要都满足,一味的迁就。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需要有个明确的判断,对于这些不合理、不正确的要求,哪怕孩子要求再强烈,家长也坚决不能予以满足,不能因为爱孩子,而一味姑息、放任孩子错误的做法。



牙医阿飞


因为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真的是你拿他没办法,你也满足不了他的所有想法,真的是打不得,骂不得,要靠他自已醒悟了才会有所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