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如何让讨伐洪杨之乱变得名正言顺?

雲清看世界


自从鸦片战争(一八四○)开始的百余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急剧变化的时代,而近代的佛教也随着国史的剧变,遭受到一连串重大的冲击,其中,太平天国的排佛,其祸患比起过去三武一宗的法难,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咸丰元年(一八五一),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利用鸦片战争失败后,国人仇恨帝国主义的情绪,及一般人崇拜洋教的心理,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宗教战争。势力所及,扩至十六省,几乎占据了大清的半壁河山。由于他们以耶稣教为号召,禁止耶稣基督以外的一切信仰,以致兵力所到之处,无论佛寺、道观,或民间祖先祠堂,乃至儒教孔庙等,全都被焚毁一空,佛像经卷也被彻底破坏,不但中国文化遭到严重打击,佛教受到的破坏尤其惨重。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自幼熟读儒书,尤其喜好史学,对古今兴亡大事常有骇人的见解。他立志循科举仕途为官,但屡次应考失败,愤怨之余,又见清廷政治腐败,官吏贪黩,民生困穷,于是立下革命的决心。当时有朱九畴组织上帝会,阴谋反清复明,洪秀全便与表弟冯云山同往师事。洪秀全崇拜耶稣所描绘天国中的太平景象,成为一个狂热的教士。其后,广西大饥荒,盗匪群起,各地掠夺杀害,洪秀全乘机与冯云山、杨秀清等人设立“保良攻匪会”,洪秀全假装死亡,七日后又复苏,他告诉大众说:“上帝告诉我,天下有大灾难,命我出来平定,凡是进入我的国度,礼拜我的人,都可以安然无事。”他宣称耶稣不是独生子,还有一个弟弟,就是洪秀全;上帝是天父,耶稣是天兄。朱九畴死后,洪秀全被推为上帝会教主。他把家中的佛像神像和孔孟百家经书、《论语》等,全部焚毁。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的金田村起事。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咸丰三年,攻陷南京,改称天京,定为国都,并颁行天条书,用来箝制军民的信仰,内容主要是:奖励日曜(周日)礼拜、赞美上帝恩惠、禁止崇拜一切邪神等。强制规定,军人入营后二十一日,如不能背诵,一概格杀勿论。他又说,上帝愤怒世人崇拜邪神,行邪事,大犯天条,特命天王(他)诛妖,作世间的真主。清室因承平日久,将骄卒惰,无法应战。太平天国的军队,所至之处,连战皆捷,十余年间,就占领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四川、山东等重要地区。由于洪、杨等人倡导信仰上帝教,因此太平军所到之处,“无庙不焚,无神不毁”,把素有佛教花园之称的江南一带及云贵、两广等地的佛教,作了彻底的摧残。

咸丰四年二月,曾国藩为保卫中国历史文化,组织湘军,对太平军发布讨匪檄文,正式宣战,历经十年,终于在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光复南京,才把祸害十五年之久的太平天国消灭,劫后余生的佛教才又得以再次重建。


胡乱看一点东西


曾国藩是晚清的大儒,是封建社会有名的卫道士。观其发迹之初,便是这一份《讨粤匪檄》所给他带来的名声。他因此而成事,也便事事以此为行事圭臬,以使得自己为文士的身份牢牢地占据道统的制高点,掌控着晚清时期以狡悍著称的湘军。

(晚清名儒:曾国藩)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有针对性地对太平天国进行了批判。因为太平天国在占据长江中下游后,始以满汉矛盾为斗争主轴。如果曾国藩以此批驳,显然不够尊重历史事实。毕竟满清当年在江南一带进行了多次大屠杀,虽然已经过去200多年,可是当地民心、民意并没有完全消泯仇怨。如何才能在思想舆论领域扳回一城呢?对于曾国藩而言,这样的机会说来就来。

太平天国一路上抢掠、裹挟民众之余,为了建立起他们的“道统学说”的唯一性,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大破坏——对他们来说,不破不立而已。他们到处焚烧孔庙、捣毁圣贤祠。即便定都南京之后,开设的科举也没有沿用圣贤之教。尤其是开科取士的头名状元,直接在文中声称“三皇不足称皇,五帝不足称帝,唯我天王乃是真皇帝”。如果说满清皇帝只是占据了道统制高点,那么天国则是完全是否定了道统,也即毁坏了全天下读书人的进身之阶。

(否定道统:太平天国的失策)

这是对士子最直接的威胁,间接的损害更是严重。儒学道统所奠定的乃是“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这被叫做“封建礼法”。因为有着这一套系统,社会才运转如常,民众各安其命,各安其位。这样的秩序经过2000多年的修缮,已经成了最为稳定的秩序,而且在当时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提出来新的秩序来取代之。

太平天国太失策了,在利用宗教之名成功建立政权之后,没有立即改弦更张,建立起更广泛的革命统一阵线,而是继续深化宗教革命,幻想着把传统“道统”打翻在地,从而得罪了广大的士绅阶层。这些人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有着不可名状的迷恋,“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社会秩序的崩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王朝末日的天下大乱,民众自相残杀。

(满清乡绅:选择站队大清)

于是,曾国藩当即选中了太平天国在文化战线上的失策,在起兵之初,就以“道统”卫道士的身份发表了《讨粤匪檄》,绕开了太平天国一直宣扬的“民族矛盾”,而站在道统的立场批驳太平天国是一场肇乱之奇祸,以此来启发各地乡绅护卫传统,与太平天国划清界限。

《讨粤匪檄》原文较长,这里摘选一段曾国藩痛斥太平天国丧失伦理纲常的字段: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只。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在这篇檄文中,曾国藩以“我大清”为封建卫道士,而站在了太平天国的对立面,将两个政权的相争,引申到道统之争,从而为清政权争取到了“道统”的优势地位,将太平天国的革命行为贬低到了“数典忘祖”的地步。同时,在这篇檄文中,清政府也彻底褪去了军事殖民政权的外壳,成为了士大夫眼中维护封建传统与社会秩序的正统王朝。

(正统王朝:满清王朝在战争中转型)

曾国藩因为这篇檄文,也迫使他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以圣贤之教为行事教条而修身修德,十多年平乱之后,曾国藩的事功、道德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成为晚清第一名儒。


而知而行的历史


这个论不上“如何”。

首先,曾国藩虽是汉人,但已是清朝之臣,且从未声明“反清复明”。

其次,洪杨的太平天国运动也并非打着“反清复明”之旗,并没有单说要恢复汉室天下。

所以,曾国藩食朝廷俸禄,为满清出力,几乎是名正言顺,还要另外造什么势呢?

在彼时曾国藩奉满清政府为正朔的情况,凡反满清者皆为逆,所以王师出之有名。

难道说还要求曾国藩这个封建士大夫有为老百姓争取平等,同情农民革命的先进思想?

那是不可能的。


钱多多读文史


【精选回答@杂谈会议室】


说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为天下第一 檄文,一点也不为过。我们知道古代征伐讲究的就是师出有名,大多都用檄文的方式布告天下,像能治疗曹操脑疾的陈琳《讨曹操檄》,把曹操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的豪言壮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话说,洪秀全屡次科考落榜后,心灰意冷,同时又愤恨世道的不公,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如获至宝。洪秀全以《劝世良言》为纲要教义开始创建拜上帝教,自封为教主。到金田起义时,信徒已打数万,霎时间太平天国运动风卷云涌般席卷东南大半个中国。

1854年2月,湘军奉清王朝之命而进军剿灭太平天国,于是曾国藩在出征前发表了这篇《讨粤匪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讨粤匪檄》中的名句:……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

洪教主之所以能坐拥数十万信徒,关键就在于通过拜上帝教对百姓的洗脑。此时,曾国藩的《讨粤匪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你洪教主的痛点将其升华到反人伦道德、反传统礼仪、反三纲五常的千古罪人,将自己树立为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师,维护传统文化和人伦礼教的卫道士,达到未出师先诛心的效果。

01、《讨粤匪檄》中:“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 对应着,天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其中规定“(1)宣布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上帝(洪教主)所有。(2)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的办法,每家农副业收获,扣除口粮外,其余送缴“国库”按制发给。”

您想什么都是你洪教主的了,那老百姓有什么?甚至连余粮余钱都归“国库”,一切副业个别提了,“我的我的都是我的”,老百姓有几个能接受的?商贾富豪们又有几个接受的呢?

02、《讨粤匪檄》中“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应着:太平天国起义后,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

孔孟之道,在中国根深蒂固,尤其是南方士族大家更是崇尚,所以曾国藩通过《讨粤匪檄》尽可能的吸引了各个阶级的支持,把自己打造成正义之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不仅仅要为苍生讨伐你,更是天神、上天都要派我来剿灭你!


杂谈会客室


洪秀全是孔乙已一样穷酸落榜落魄民儒,曾剃头范进一样疯狂朝官权儒,洪秀全为改变命运而战,曾剃头为私已既得利益屠国相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