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29节 ▏柔石说“二月” 白莽唱“孩儿”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29节 ▏柔石说“二月” 白莽唱“孩儿”


1

柔石

柔石(1902年—1931年),原名赵平复,化名少雄,浙江宁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深秋,在鲁迅的帮助下,柔石和崔真吾等人一起组织了旨在介绍东欧、北欧文学,输入外国版画,提倡刚健质朴文艺的“朝花社”。后来,鲁迅又推荐他担任《语丝》的编辑。1930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曾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同年5月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29节 ▏柔石说“二月” 白莽唱“孩儿”

柔石《二月》:世上没有桃花源

柔石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中,碰到象冯铿这般具有共同向往、热情奔放的女青年,相爱就成自然的事了。冯铿与柔石大约是在1929年10月结伴同游杭州时未公开地同居,到1931年1月公开同居,不幸的是,这段爱情是多么地短暂,同年2月初,他们双双血洒龙华,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做为同是左联五烈士他们,其短暂的爱情倍受歌颂,被誉为一对“红色恋人”。

男主角萧涧秋,是一位无父母,无家庭的人,毕业于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浪迹天涯,应同学陶慕侃的邀请来到浙江芙蓉镇教书。陶的妹妹陶岚狂热地追求他,他却称呼她为“陶弟”,并未接受这段钟爱,却引起纨绔子弟钱正兴的妒忌。他同情寡妇文嫂和她的两个孩子,最疼小妹妹采莲,可惜寡妇门前是非多,他对她们家的无私帮助引起舆论的围攻中伤。萧涧秋在两个女人中间矛盾重重,不能自拔。

由于文嫂用病中的乳汁喂养幼儿,导致儿子肺炎死亡,文嫂也郁郁寡欢,又不想破坏陶岚和萧涧秋的佳缘,遂自杀。这样以来,本来陶岚可以因此而和萧涧秋共结连理,但是萧涧秋并不领情,出走女佛山,辗转到了上海,再也不回来。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29节 ▏柔石说“二月” 白莽唱“孩儿”

对于他的作品有两种观点:


旧观点:反应了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探索。


新观点:萧涧秋不爱陶岚而爱文嫂,是他强迫症的体现,因为他失去了堂姐这个精神偶像,心里创伤驱使他寻找堂姐的代替者。

2

殷夫:信仰胜亲情

柔石因参加革命活动,年纪轻轻便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一同遇难的还有四位:殷夫、胡也频、冯铿(女)和李密森,即“左联五壮士”。鲁迅还为此写下《为了忘却的纪念》,表达愤慨与痛悼之情。

殷夫(1910年-1931年),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浙江象山人,同济大学毕业,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优秀诗人。遗著有《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等。殷夫是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位重要的革命诗人。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29节 ▏柔石说“二月” 白莽唱“孩儿”

《孩儿塔》是殷夫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主要由情诗和一般抒情诗两部分组成。是诗人经历过由爱情、亲情与革命等人的悲剧性命运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的煎熬的艺术结晶,透过它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不屈诗魂挣扎。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29节 ▏柔石说“二月” 白莽唱“孩儿”


中国文史常识课第129节 ▏柔石说“二月” 白莽唱“孩儿”

于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在上海龙华,牺牲时仅22岁。

这本诗集在他牺牲之前未得以出版。殷夫牺牲以后, 鲁迅保存了诗集的手稿,并为他撰写了序言,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出版。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8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诗集,但只选了其中的35首,其余30首随《〈孩儿塔〉未刊诗稿及其他》 一文,同时发表于1983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