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北周贵族,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周宣帝时逐渐掌握大权,581年受周静帝禅让为帝。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三级制改为两级制。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稳定经济发展。589年隋统一中国。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军事防御和政治招抚,有效处理民族矛盾。但是晚年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废立太子,埋下亡国祸根。604年,他在仁寿宫离奇驾崩,终年64岁。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六月癸丑夜,杨坚生于冯翊般若寺。周武帝宇文邕后,聘杨坚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此时周武帝身边有重臣注意到杨坚的威胁,杨坚只好韬光养晦。《隋书·帝纪一·高祖上》:其后袭爵隋国公。武帝聘高祖长女为皇太子妃,益加礼重。齐王宪言于帝曰:“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帝曰:“此止可为将耳。”内史王轨骤言于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帝不悦,曰:“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高祖甚惧,深自晦匿。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驾崩,太子宇文赟即位,即周宣帝。杨坚长女杨丽华封为皇后,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地位威望日益高涨,周宣帝十分猜忌。杨坚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自己有出藩之意,周宣帝任命他为亳州总管。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周宣帝传位于长子宇文阐,即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周宣帝病危,内臣刘昉、郑译伪造诏书,让杨坚辅政,杨坚逐渐掌握北周实权。

周宣帝很快病逝。同年六月,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重臣宿将,看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举兵。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赵、魏之士,纷纷响应。同时宇文胄以荥州、石愻以建州、席毗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兖州,响应尉迟迥。

旬月之间,北方十镇俱反,形势危急。杨坚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其余各镇迅速瓦解。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北周宗室诸王蠢蠢欲动,赵王宇文招等设鸿门宴谋杀杨坚未成。杨坚迅速反击,以谋反罪名,先后杀掉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鲜卑族反对力量;同时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至此,杨坚改朝换代计划,不再有任何阻碍。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晋封隋王。同月,周静帝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备礼即皇帝位,定国号为“隋”,降周主为介国公;五月,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此时中国只剩下陈朝和西梁。西梁为梁武帝之孙萧詧所建,实际上是北朝西魏、北周、隋的附庸。西魏、北周、隋都在江陵设置总管,监统其国。开皇七年(587年),杨坚征召后梁皇帝萧琮至长安,派兵进据江陵,废掉梁国。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三路大军伐陈。开皇九年正月二十甲申日(589年2月10日),韩擒虎攻入建康城,陈朝灭亡。开皇十年(590年)八月,隋派使臣安抚岭南,岭南诸州悉为隋地自317年西晋灭亡,至此272年,华夏重归一统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开皇之治”。隋初经历南北朝长期战乱,民生疲弊困苦,隋文帝罢盐、酒专卖,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这体现在数据上,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462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其中在开皇九年(589年)南下平陈增50.0万,此时的全国户口700多万,平均年增长226,708户。

隋文帝制度改革影响巨大。他废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恢复汉魏体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六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后代中央政权固定制度,直到清末宪政改革。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东晋南北朝时代南北分裂,各行其政,行政区划十分混乱。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500多郡。同时裁汰大量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节省政府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曹魏确立的九品中正法,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代;朝廷能够任免官员的范围局限在高级范围,且选拔官员的标准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下令九品以上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任用权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决定奖惩、升降。又实行三年任期制,避免官员与地方结合。但是这些措施发挥作用还少不了一个重要制度——科举制;这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使各个阶层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为政府效力,极大拓展了皇帝的支持阶层。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末1905年才废除;废除科举制给中国政治造成的影响至今仍未消失,类似如此选拔制度,短期内基本不要指望创立出来。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北周末年法律残酷混乱。581年,隋文帝令高熲等参考魏晋旧律,订《开皇律》。583年,又命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宫刑、车裂、枭首等废除,一概不用灭族刑,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改革历程。著名的《唐律疏议》以《开皇律》为蓝本,中华法系至此基本确定。《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北周末年,赵王宇文招女千金公主嫁与突厥沙钵略可汗。隋文帝夺北周政权,千金公主劝沙钵略替北周报仇,突厥大举进攻,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地遭到严重的抄掠杀伤。隋文帝分道迎击,之后兴筑长城和沿边城堡。他采取长孙晟“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建议,利用突厥内部矛盾,使他们互相攻击。结果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分,沙钵略在西突厥和契丹两面威胁下,上表称臣,愿意“永为藩附”。此后东突厥启民可汗上隋文帝尊号“圣人莫缘可汗”。隋文帝即为隋朝皇帝兼突厥名义君主,为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首例,这是后来突厥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的先例。但是,

隋文帝仅限保障边民不受侵扰,没有刻意追求虚名和歌颂的行为,这尤其值得肯定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隋文帝对华夏文化复兴,贡献巨大。北周贵族曾一度热衷鲜卑化与西胡化。周武帝时期开始扭转,倡导汉化;但周武帝英年早逝,北周汉化进程一度搁浅,杨坚上台后立即力行汉化。杨坚对汉文化发展传承起了重要作用,华夏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混战,焚毁、遗失大半,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北史》这样说道:“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

但是,隋文帝性格和行政风格存在严重缺陷,行使权力缺乏应有的潜抑;李世民评价他“性至察而心不明”。他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晚年滥杀大臣,虞庆则、史万岁等功臣故旧先后被杀。此外法制逐渐遭到破坏,用法“不复依准科律”,颁布苛刻刑法;还热衷廷杖,“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晚年颇受诸子困扰:太子杨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晋王杨广矫情饰诈,内谄母后,外结朝士,积极进行夺取太子地位的活动。隋文帝先是软禁秦王杨俊;在开皇二十年(600年),将太子杨勇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仁寿二年(602年),将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隋文帝杨坚,结束五胡乱华以来的沉沦,打造大随帝国

仁寿二年(602年),独孤皇后去世。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病重,杨素、柳述、元岩侍疾。宫人误把杨素和杨广的通信送到隋文帝寝宫,他极为愤怒,命令柳述、元岩起草敕书,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假传圣旨将柳述、元岩逮捕,迅速调东宫兵士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不久,隋文帝驾崩,终年64岁。民间传闻和小说演义,多有认为隋文帝为杨广弑杀者,但终证据不足

题外话:隋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开启了华夏的新一轮复兴。但他还具有明显的北朝乱世时代特征:刻薄、冷漠、猜忌,轻视甚至一定程度上漠视文教,对文化艺术持实用主义态度;一味追求政权稳固,不惜越法行政和牺牲社会活力。这些,传统史家已经多次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