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的家乡面临严峻的考验

我的家乡是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昌宁镇。昌宁镇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尴尬的存在,隶属于民勤,但距离民勤县城有六十多公里,距离民勤最近的其它乡镇有五十多公里。却与金昌市双湾镇、建设兵团农场房舍交错地埂相连。因为这种行政区划上的隶属关系,在自然资源的分配使用上,就有许多矛盾,最突出的就是水资源的分配使用。

2020年,我的家乡面临严峻的考验

昌宁镇街道

在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勤昌宁地区农业生产是以发源于永昌县境内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经宗家峡口从南向北下流的金川河灌溉。与东部流经武威境内的石羊河最终注入青土湖一样,金川河最终注入昌宁湖,只是水量规模比石羊河小得多。

因为金川河一路流经原永昌县境内,金川河最下游的昌宁地区与中上游永昌县境内的地区在水源的使用权上纷争不断,大规模械斗时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清未,昌宁地区有三人在械斗中死于非命。惨案发生后,昌宁地区民众到凉州府衙告状,由当时凉州知府会同镇番“今民勤”永昌两县县令现场断案,昌宁地区以三条人命的代价取得了金川河河水的使用权利。

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永昌县在祁连山金川峡修水库,金川河彻底断流。因为昌宁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属民勤,尽管在永昌县修金川峡水库时,民勤有过投资投劳,但后来再无地表河水流入昌宁地区。

2020年,我的家乡面临严峻的考验

昌宁镇昌宁村村委会及广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石羊河流域曾发生了民勤县县长为争石羊河河水使用权,带领民勤民众用卡车拉炸药到武威炸拦河坝事件,当时的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出面调解,在武威县与民勤县在石羊河径流水源分配利用上形成公认规则,但在西部金川河流域,省人委会认为金川河水量有限,且发现大型镍矿,要重点保障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工业用水,己不能再向下游昌宁地区放水。同时根据水文资料,民勤所属昌宁地区地下水源丰富,昌宁地区以提取地下水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随后国家给昌宁地区投放了大量用畜力提取地下水的水车。昌宁地区以提取地下水灌溉农田模式正式开启。

以畜力拉水车提取地下水没几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人力开挖的水井便提取不到水,又开始以锅锥打井用柴油机提水,几年后的七十年代初,电力的输入,昌宁地区又转入电力提取地下水的模式。之后因为开采量逐渐加大,地下水水位越来越深,机井越打越深。地下水动水位从最初离地表一米左右变成离地表动水位80米左右。这中间也有过一段辉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勤县昌宁公社凭借地多地肥的优势,小麦质量高产量大,成为河西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那些年里,昌宁公社向国家交纳的公购粮任务占全县总任务的一半以上。为了表彰昌宁公社在粮食生产上的突出贡献,国家给昌宁公社奖励了三台匈牙利产的大型联合小麦收割机。三个比较大的大队各自一台,因为当时没有合格的驾驶人员,小麦收割浪费严重,所以没有怎么用,包产到户后,变成废物,以废铁价被各自大队卖掉了。

进入2000年后,由于地下水位的大幅降低,地面植被基本干枯殆尽,区域内沙漠化严重,沙尘暴频发,民勤荒漠化的严峻形势得到国家重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表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之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石羊河流域治理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关井压田”,关井压田就是关闭一部分机井,压减一部分耕地面积。对于这样的措施对于民勤的现实处境无疑是正确的必须的。但这种措施又会对民勤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对民勤所属的昌宁地区而言,在武威和金昌两市不同步进行关井压田的情况下,只在昌宁地区关井压田,对昌宁地区的生态没有意义,昌宁地区民众颇有不满情绪。

2020年,我的家乡面临严峻的考验

昌宁镇建成的居民小区

尽管在改善民勤生态环境上困难重重,地方政府坚持做着大量工作,当地群众也做了大量利益的牺牲。地方政府一直采取最严格的水资源控制措施,一方面控制用量,一方面提高水费。按2020年以前的水价0.1元/方的均价,农户每年以种植常规作物,在不计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产量好的每亩可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差一点的每亩收入二三百元,产量不好的没有收入甚至赔本。2020年新的水资源收费标准,最低水价0.221元/方,按累进加价规则递增,实际水价在0.4一0.5元/方之间甚至更高。按这个水价,昌宁地区因为井深泵大,电费高,农民种地基本没有收入。因此本地农民一直在种与不种之间纠结。本地种小麦是春种,去年冬天因为在种与不种上纠结没有浇冬水,所以种不了春小麦。秋作物的种植现在也没有动静,去年收割后的地一直没有整顿。

就事论事,按目前民勤地区的生态问题,地下水位几近枯竭,地方政府出台最严励的用水制度也是合理的,但以土地耕种为生的农民的生活问题也是非常现实的。对于民勤所属昌宁地区而言,当地农民群众由于历史上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代代以务农为生,非农行业都很陌生,离开了土地的生活真不适应。但在这样的形势下,转变发展方向,转变生活观念也是势在必行。早在石羊河综合治理初期,对当地农民生活也有些具体措施,当时主要以温室大棚建设为主,但经过短暂的运行,效果并不显著。根据实际,如果国家能予扶持引导,使昌宁地区能从种植业转入养殖业或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养殖业用水比种植业要少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