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编 | 文 | Leo 阅读 | 6分钟 图 | 依版权出处


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01 培育六大“千亿元级”硬核产业

■“中国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创新药” 建设全球卓越的研发高地和制造基地

■“蓝天梦”建设大飞机国家战略核心承载区

■“未来车”打造新能源引领智能驱动的全产业链集群

■“智能造”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数据港”建设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全球数据服务中心

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02 重点政策解读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上来、把发展的节奏提起来,朝着地区生产总值(GDP)2万亿元的目标全速推进——浦东新区26日公布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亮出了科技创新功能优势倍增和产业能级倍增行动方案

根据这张科创“硬核”产业的倍增蓝图,到2025年,浦东新区工业增加值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到33%,培育形成6个“千亿元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

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03 发展节奏拉上来,九大举措提升产业能级

浦东新区此次公布的重磅产业支持政策从推动产能提升、空间优化利用两方面,共提出集聚优质产业创新资源、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产业链协同联动、支持示范推广应用、保障产业用地供给、提升存量空间绩效、支持盘活存量空间、配套支持市级项目9项举措。

从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布局看,张江科学城是主阵地。“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主导产业,张江正在加快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张江创新药基地、张江医疗器械基地、张江总部园、张江细胞产业园区、张江人工智能岛、机器人谷等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建设。”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吴强透露,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张江将依托新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吸引全国医药百强工业企业和创新企业落户,承接更多创新成果和产业化项目。

其中,张江创新药基地、张江医疗器械基地正按照明年出形象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土地储备、征收、出让及项目开工,年内要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张江正在全力配合做好国家药审分中心和器械审评分中心落地工作,不断优化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环境。

上海自贸区金桥管理局局长、金桥管委会主任杨晔表示,金桥在积极布局“5G+未来车”,将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进一步扩展到智能车联网产业。华为上海5G智能车联网研发部门、上汽联创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已入驻,今年还将重点建设一条“未来车”的实测道路。随着“未来车”产业生态不断优化,一批潜在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不断涌现,将给金桥带来500亿元的产值。

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04 建成10个大科学设施,科创体系实现“六大倍增”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中,浦东新区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功能优势倍增和现代化产业集群方面分别制定了整体目标和整体布局。到2025年,浦东将力争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转化机制最灵活、创新创业生态最活跃、科创产业融合最紧密的地区,重点在六个方面实现倍增。

科学发现功能倍增。把准世界科技前沿新方向,聚焦“从0到1”,在光子科学、量子科学、脑与类脑科学、结构生物学、天体物理学等领域,争取产生重大科学发现。

科创策源功能倍增。到2025年,建成10个大科学设施。依托上海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张江将形成先进光子科学中心,逐步形成囊括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学科实验室、研究平台等世界一流大科学设施群。

创新主体功能倍增。推动研究性机构、创新型企业、各类人才集聚,到2025年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争取布局4家新型研发机构和高能级科研院所,汇聚大批创新型人才。

创新转化功能倍增。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浦东模式,到2025年,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达到250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数量150个。

科创孵化功能倍增。构建多层次、开放型的创新生态,到2025年,大企业创新中心达到20家以上,创新型孵化器200家以上,科技企业加速器10家以上。

产创融合功能倍增。协同推动当前硬核产业发展和未来新产业培育,到2025年,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培育)1000家。

9条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05 在产业集群上,聚焦六大硬核产业

在产业集群上,到2025年,培育形成6个“千亿元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总体布局上,浦东新区现代化高能级产业集群主要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

聚焦“中国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到2025年,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销售规模达4000亿元,集成电路企业科创板上市数量实现倍增。

聚焦“创新药”,建设全球卓越的研发高地和制造基地。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一类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数量实现倍增,“创新药”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贡献提高到30%以上。

聚焦“蓝天梦”,建设大飞机国家战略核心承载区。依托“一谷一园”建设,构建区域民用航空配套产业体系,将浦东建设成为航空创新策源与高端产业引领中心,实现航空产业飞跃式发展。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在产业规模、产品交付、新设企业等方面实现指数级增长。

聚焦“未来车”,打造新能源引领智能驱动的全产业链集群。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量产为契机,布局核心零部件配套产业;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及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现有传统汽车的技术水平,提升零整比。形成深度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到2025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达30%。

聚焦“智能造”,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发挥船舶、海工等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推动邮轮规模建设;围绕龙头企业,打造张江机器人谷,主攻高端、精密提升、智能升级、拓展服务,力促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制造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到2025年,成套设备产值达2200亿元,在产业规模、机器人制造等方面实现倍增。

聚焦“数据港”,建设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全球数据服务中心。依托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形成集数据汇聚和调度、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展示和体验等于一体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据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达55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在产业规模、增加值规模、百亿元和十亿元企业数量方面实现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