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一直在抹黑他,他也是“千古一帝”

我們差不多可以說,秦始皇做過的事,隋煬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沒有焚書坑儒;我們還可以說,隋煬帝做過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沒有開運河。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譽,隋煬帝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歷代官修史書的殘酷就在這裡,真實永遠是第二位的,資治(服務政治)才是第一位

歷史一直在抹黑他,他也是“千古一帝”

歷史上有些開國皇帝,江山得來極其容易,常被形容為“欺負孤兒寡母”。隋文帝楊堅、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典型代表。另一些皇帝,皇位得來極其血腥,往往通過發動殘酷政變,從父親/兄弟/侄子等人手中奪位。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都是典型代表。但這不妨礙他們在後世成為口碑尚佳的皇帝。原因是,他們治國能力還不錯,且比較在乎自己的形象,言行中不忘體現自己是一代明君。

當然,不排除這些皇帝中,有人對歷史檔案進行篡改,努力漂白自己的形象。

歷史上,有偉大的開國君主,有偉大的中興之主,但絕無偉大的亡國之君。

因為他是亡國之君,他的罪惡是疊加的,被無限放大的


歷史一直在抹黑他,他也是“千古一帝”

他的上位方式與李世民頗為相似。兩人均非嫡長子,按照正統的繼承程序,都沒有機會入承大統。結果,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滅了皇太子李建成,逼父親李淵退位。而楊廣的操作相對柔和一些。他一面在父母面前裝孝順,扮樸素,贏得賢孝之名;一面收買權臣楊素,散播謠言,說皇太子楊勇求神占卜,盼望皇上早死。搞得楊堅防太子如防大敵,乾脆把楊勇廢了,指定由新太子楊廣囚禁管制。

臨死前,楊堅躺在病床上,太子楊廣與大臣楊素等人侍駕。楊廣估計楊堅差不多了,就與楊素商量後事,但楊素給太子的回信卻陰差陽錯送到楊堅手中。

門外的楊素見情況緊急,趕緊與楊廣密謀,決定做掉楊堅,控制局面。楊素立刻假傳聖旨,將知情的大臣逮捕入獄,又更換皇宮守衛。排妥當,楊素派人入內探視楊堅。不久,楊堅就駕崩了。


歷史一直在抹黑他,他也是“千古一帝”

人類總是健忘的,評價歷史人物尤其如此。一個皇帝的出身、曾經的所作所為,很快就會被遺忘,但他的歸宿、人生的終點是好是壞,卻被人不斷銘記,用於對此人蓋棺定論。歷史上的楊廣和朱棣一樣雄才大略,可惜門閥勢力太強,擠兌王權,沒有楊玄感起兵,楊廣本來可以拿下高麗,拿下高麗形勢就不一樣了

他的確是一個自信乃至自負的人,曾對人說:天下人都認為我是因為生在皇家,才能繼承皇位坐擁四海,但如果讓我和天下的士大夫進行一次文治武功的競選,我也是當仁不讓的天子


歷史一直在抹黑他,他也是“千古一帝”


在隋末的大起義衝擊下,隋煬帝最後亡國了。表面上看是風起雲湧的農民大起義瓦解了隋朝統治的基礎,實際上仔細的研究歷史,並沒有那麼簡單。
公元588年10月,楊廣就率領50萬大軍南下消滅了陳朝,後來又擔任江南總管多年。隋文帝楊堅廢掉楊勇後,就立楊廣做了太子。從這裡我們就不能看出楊廣是非常優秀的人才,才最終被選定為接班人。在瓦崗軍的隊伍裡,就有關隴集團的身影。比如李弼的曾孫李密,韓清湖的兒子韓世諤、來護兒的兒子來淵、裴蘊的兒子裴爽、鄭善國的從孫鄭儼等。
太原起兵的李淵、李世民祖上也是關隴集團的大佬李虎,宇文化及也是前朝老臣。這些人中不少人因為隋朝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失去了晉升的臺階,就變成了反賊。現在關於科舉制的創立時間,仍有不同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楊廣在位期間,創立了進士科,以此取代九品中正制,讓中下層地主甚至貧寒子弟,都能通過讀書應考,走上仕途,從而打擊豪族壟斷政治的局面。


歷史一直在抹黑他,他也是“千古一帝”


這一做法,影響了中國1300多年,直到清末廢科舉為止,科舉制成為中華帝國後半期最重要的取士通道。果然是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堡壘永遠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隋煬帝在位期間創造了許多的世界第一


第一次開鑿了“利在千秋”的世界上最長的大運河;

第一次建起了被譽為“土木工程里程碑”的世界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第一次創建了有防禦體系的活動宮殿城市和報警器;

開創了世界上最早的醫校“太醫署”和古代最精美的圖書館;

第一次進行了空前的文化建設,整理了數千部文化典籍;

第一次在中國修築了25000多里的交通幹路,建起全國空前的水陸交通網絡和水利灌溉系統;

第一次開拓了“過於秦漢遠矣”和超過唐宗宋祖的疆域;

第一次扶植了佛教宗派的產生,開始了佛教中國化的進程;

第一次有了領先世界的外傷斷腸吻合手術的記載;

第一次在法律上廢除“十惡”之條;


第一次取消商品入市稅;

第一次免除婦女的課稅,揭開了取消婦女人頭稅的序幕;

第一次確立了為以後歷代沿襲的教坊制和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文藝演出隊伍;

第一次在京都設立專管少數民族的“四方館”,提出“混一戎夏”、諸族一家的思想政策,把郡縣制推廣到西域;

第一次在“無隔華夷”的開放政策下,隆重接待數十國使團、商人及留學生,進行了空前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歷史一直在抹黑他,他也是“千古一帝”

不難看出,只有追求開創性事業、具有原創性視野的帝王,才有魄力、有能力造就這麼多突破性的紀錄。是亡國之君,他們的功績會被弱化,被逐漸抹去。因為他們是亡國之君,他們的汙點會被放大,被上綱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