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ITU-T SG17推動OID國際標準化取得多項進展

2020年3月17日至3月26日,ITU-T SG17全會及工作組會議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會議全程採取網絡形式,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英國、韓國、日本等47個成員國的225名專家通過ITU遠程會議系統參加會議。在本次會議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標準院)組織國內專家在OID國際標準化領域取得了多項進展。

一、我國牽頭的TR-ors技術報告正式結項

會上,由中國牽頭提交、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和電子標準院聯合編寫的《關於OID解析系統問題、需求及可行解決方案》技術報告(代號TR-ors),進行了充分討論,取得法、美、英等國專家的認可,歷經Q11小組、WP4分組審議通過,最終,經SG17全會批准,正式結項,交付最終版本文檔。

該技術報告分析了OID當前基於DNS解析機制存在的解析性能和穩定性、解析系統的數據孤島等問題,提出了本地化和全局相結合的OID新型解析體系。

二、我國提議的X.672標準新版本正式立項

會上,由中國提交、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和電子標準院聯合編寫、旨在修訂ITU-T X.672《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聯 第1部分:對象標識符解析系統》的貢獻物,進行了充分討論,爭取到法、美、英等國專家的支持,歷經Q11小組、WP4分組審議通過,最終,經SG17全會批准,正式設立由中國專家擔任編輯的新工作項目X.672rev,這標誌著ITU-T X.672新版本正式立項。

經與會專家討論,新版ITU-T X.672中擬增加兩項由中國提出的技術內容:一是,在ORS區管理中引入扁平化架構,解決OID節點丟失的問題;二是,引入副服務器和本地解析等去中心化設計,增強ORS系統性能和可用性。

三、我國助推SG17與ICAO加強聯絡

會上,由中國提交、電子標準院草擬的由ITU-T SG17發往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聯絡函,經Q11小組、WP4分組審議通過,最終,經SG17全會批准。該聯絡函將有助於加強ITU-T SG17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聯絡關係,促進ITU-T X.677及國際無人機OID節點(2.52)後續工作順利進行。

此前,2019年9月SG17全會審議通過電子標準院代表中國提出的ITU-T X.677《基於OID的無人機身份識別機制》國際標準文本,批准分配OID(2.52)用於全球範圍內無人機標識管理,由中國負責建設管理。

近年來,中國在ITU-T SG17積極推動OID國際標準化工作,提出的本地化和全局相結合的OID新型解析體系得到國際上專家認可,牽頭修訂OID解析系統管理和解析2項國際標準,正在推動OID國際跟解析系統建設與應用,這將有助於解決OID依賴於DNS解析的問題,將推動OID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