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5種,這種鳥去年首次在湖北被觀測到

長江日報-長江網4月1日訊(記者賀方程 通訊員趙旋)

4月1日到7日為湖北省“愛鳥周”。1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發布的《2019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顯示,2019年武漢市觀測記錄野生鳥類342種,為歷年最多,其中小濱鷸的觀測數據為湖北省鳥類新記錄,武漢市鳥類新記錄則高達8種。解放公園和府河柏泉段是產生鳥類新記錄最多的地方。

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5種,這種鳥去年首次在湖北被觀測到

小濱鷸 彭光華攝

2019年,武漢市觀測記錄到野生鳥類18目63科342種,佔到中國鳥類名錄(1445種)的23.66%。其中新記錄的8種鳥分別為:紅胸黑雁、銅藍鶲、灰冠鶲鶯、小濱鷸、翻石鷸、灰尾漂鷸、白尾藍地鴝和灰樹鵲。至此,武漢市鳥類名錄達到415種。

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5種,這種鳥去年首次在湖北被觀測到

灰冠鶲鶯 陸崢攝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分析,我市鳥類增加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些年武漢重視綠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城市綠地增加,水質好轉,在漲渡湖、沉湖等保護區實行退田退漁還湖等舉措,為鳥類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二是去年參與鳥類監測及提交觀測記錄的志願者增加,常年堅持記錄的就有81人,收到鳥類監測報告2178份,比2018年增加896份。

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5種,這種鳥去年首次在湖北被觀測到

灰尾漂鷸 彭憬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總結髮現,解放公園和府河柏泉段是2019年武漢發現新鳥類最多的地方,各有兩種。其中,鳥類愛好者雷進宇、觀鳥協會會員鄧雪峰在解放公園分別發現了灰冠鶲鶯、白尾藍地鴝,觀鳥協會會員謝紅鋼、彭憬在府河柏泉段分別發現了紅胸黑雁、灰尾漂鷸。

顏軍介紹,這兩處地方可以稱為“城市綠島”,綠化面積大。解放公園的綠地率高達85%,環境比較安靜。府河還劃出了2平方千米的越冬鳥類的保護區,有專門的巡護隊巡護,鳥類棲息比較安全。

鏈接——

8種武漢鳥類新成員是這樣被發現的

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5種,這種鳥去年首次在湖北被觀測到

2019年1月21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謝紅鋼、植飛開展府河溼地鳥類監測時,在東西湖區府河柏泉段記錄到1只紅胸黑雁,成為2019年武漢市首個新記錄。紅胸黑雁夏天在北極圈繁殖,越冬於東歐、南歐和中東地區,在中國是罕見迷鳥,每年冬天國內只有3~5個記錄。

2019年3月3日,武漢大學生命探索者協會的邴厚驊和魏周睿,在江夏區青龍山地鐵小鎮附近山林拍攝到1只藍綠色鶲,經確認為銅藍鶲。銅藍鶲主要棲息於海拔900—3700米的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春、秋和冬季也下到山腳和平原地帶。

2019年4月19日,鳥類愛好者雷進宇在解放公園記錄到1只灰冠鶲鶯。灰冠鶲鶯的繁殖區域主要在西南山地,北至秦嶺的海拔1400—2500米的常綠闊葉林或竹林中,在武漢屬於偶見的遷徙過境鳥。

2019年4月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武漢經濟開發區硃山湖拍攝到一隻小型濱鷸,經辨識確認為小濱鷸。小濱鷸繁殖於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北部至俄羅斯北部,在非洲至南亞越冬,遷徙經過我國北方及東南沿海。此前武漢市乃至湖北省都沒有觀測記錄。

2019年9月8日、9月21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姚波、彭憬等分別在江夏區牛山湖、府河柏泉段觀察到1只翻石鷸和1只灰尾漂鷸。

2019年11月10日,市觀鳥協會會員鄧雪峰在解放公園觀察到1只白尾藍地鴝,特徵明顯,有尾部白斑。白尾藍地鴝在我國僅分佈於西南地區,種群數量不甚豐富。

2019年11月16日,鳥友肖利在馬鞍山森林公園拍攝到1只灰樹鵲。(記者賀方程 整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