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馳援武漢的60天:負重前行,陌上花開,緩緩歸來

隨著武漢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李蘭娟院士10人團隊也於3月31日返回杭州,這是2月1日李蘭娟院士團隊馳援武漢後,第一次歸杭。李蘭娟院士丈夫鄭樹森院士在飛機場接機,頂著徐徐的春雨,打傘穿過人群來到李蘭娟院士身邊,緊緊牽起她的手,無數的擔憂、思念,此刻都化為無聲,只有深厚的溫暖通過彼此的雙手傳遞給對方。而一直負重前行的李蘭娟院士直到此刻才可以稍微放鬆一下,而回顧李蘭娟團隊馳援武漢這60天,只能用4個字來形容:驚心動魄!

李蘭娟院士馳援武漢的60天:負重前行,陌上花開,緩緩歸來


李蘭娟院士,1947年出生浙江紹興,現如今已經是一位73歲的老人!但同時也是傳染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等近20個重點科員機構專家帶頭人。

在武漢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李蘭娟院士受到指派,於2月1日組建“重症心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集合感染病學科、人工肝、重症醫學科等方面的精兵強將10人團隊,同時帶上三大“技術”:“李氏人工肝”、幹細胞、微生態,以及30多箱物資馳援武漢。

而團隊馳援醫院正是疫情爆發中心武大人民醫院。

負重前行:

李蘭娟院士團隊到達武漢的時候,武漢已經封城10天,累計確診病例達到4109例,而危重病人的死亡率仍在不斷上升,而李蘭娟院士團隊的任務就是:降低重症和危重症者的病亡率。

“來的時候心情非常沉重,那麼多病人,有的甚至救不過來……”

因為醫院接受重症病人的承載能力有限,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原計劃接收200名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可是一天之後這個數字上升到400人,再過兩天這個數字變成了800人。

剛到達武大醫院那些天,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李蘭娟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剩下20個小時全都用在查房、瞭解病人病情、會診、制定診療方案、給各地馳援武漢醫療隊伍進行培訓,指導團隊救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作為專家給防控工作獻計獻策;指導傳染病重點實驗室科研……

用湯玲靈醫生的話說:“李院士每天有操不完的心。”而在李院士嘴裡說出最多的詞就是:感染人數多、危重症這些詞。

確實,李蘭娟院士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


李蘭娟院士馳援武漢的60天:負重前行,陌上花開,緩緩歸來

大家熟知的:在防控救治科研戰場上,李蘭娟帶領團隊進行頂層設計,在進行病原學檢測、發病機制、流行病學調查、臨床救治技術以及診斷、試劑、疫苗和藥物等方面進行深度研究。在病原學方面,李院士團隊成功分離出14株病毒毒株,用於抗病毒藥物的篩選和疫苗的研究,從151種上市抗病毒藥物中篩選出5種可能對新冠病毒有效的藥物,並通過抗病毒檢測,為臨床藥物選擇提供依據。

而鮮為人知的:在方艙醫院建設初期,李蘭娟院士就為方艙提出許多細緻意見:

病人住進來以後,大小便怎麼辦?洗漱怎麼辦?吃飯怎麼辦?大面積收治病人,還要注意性別……

“我們剛來的時候,ICU一個病房6個人,5個人救不回來;CCU一個病房人全都救不回來。病人在外面很長時間,快不行了才送進來,所以病死率真的很高。所以這個難題必須解決,輕症病人也不能在外面了,都要收治!”這是李蘭娟院士在最一線醫院拼出來的經驗之談。

和李蘭娟院士接觸最多的湯玲靈醫生對李蘭娟院士最大的印象就是:“工作的時候看起來總是那麼精力充沛,可是我能看出來,她這60天,真的瘦了很多!”

是啊,畢竟,李蘭娟院士是一位73歲的老人。

而經過李蘭娟團隊艱苦卓絕的努力,支援的武漢人民醫院東院區有800多位新冠患者治癒出院,200多位重症危重症患者轉為輕症。

“我親自參加了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這個經歷我終生難忘!”

陌上花開:

湯玲靈醫生說:“查完病房後,我看到李蘭娟院士從ICU隔離病房出來後,在走廊坐了下來,得到了片刻的放鬆。我有些驚訝,因為到這裡一個月了,李院士每次從隔離病房出來,都是步履矯健地趕往下一處,從不停歇。”

“後來我才知道,那天轉入重症監護室半個多月的一位女護士終於醒了過來。她被送進來時,李院士就跟我們說:她是我們的戰友,一定要全力以赴去救她!”


李蘭娟院士馳援武漢的60天:負重前行,陌上花開,緩緩歸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抗疫局勢的好轉,李院士“放鬆”的機會越來越多。

而隨著大量重症病人陸續出院,李蘭娟院士嘴裡也說出了那個好消息:“大局已定”,防疫抗議工作終於迎來了階段性的勝利。

也許正如武漢櫻花開一般,寒冬雖然凜冽,可是春天依然會如期而至,可能會有痛苦,卻依然溫柔!

緩緩歸來:

初去武漢武漢之時,李蘭娟院士說:“從未想過歸期!”語言中帶有“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悲壯。她說,如果需要,自己會一直留在武漢!


李蘭娟院士馳援武漢的60天:負重前行,陌上花開,緩緩歸來

而2月初至今,李蘭娟這位早已年逾古稀的老人,堅守抗疫第一線60天,負重前行,終於等到了陌上花開的時刻,完成了歷史和人民交給她的使命,而李蘭娟院士也不辱使命,身先士卒,帶著勝利的笑容和天使般地勒痕,緩緩歸來。

這不禁讓我想起文天祥的那句千古名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蘭娟院士,你就是我們的英雄,我們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