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驰援武汉的60天:负重前行,陌上花开,缓缓归来

随着武汉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李兰娟院士10人团队也于3月31日返回杭州,这是2月1日李兰娟院士团队驰援武汉后,第一次归杭。李兰娟院士丈夫郑树森院士在飞机场接机,顶着徐徐的春雨,打伞穿过人群来到李兰娟院士身边,紧紧牵起她的手,无数的担忧、思念,此刻都化为无声,只有深厚的温暖通过彼此的双手传递给对方。而一直负重前行的李兰娟院士直到此刻才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而回顾李兰娟团队驰援武汉这60天,只能用4个字来形容:惊心动魄!

李兰娟院士驰援武汉的60天:负重前行,陌上花开,缓缓归来


李兰娟院士,1947年出生浙江绍兴,现如今已经是一位73岁的老人!但同时也是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等近20个重点科员机构专家带头人。

在武汉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李兰娟院士受到指派,于2月1日组建“重症心冠肺炎诊治李兰娟院士医疗队”,集合感染病学科、人工肝、重症医学科等方面的精兵强将10人团队,同时带上三大“技术”:“李氏人工肝”、干细胞、微生态,以及30多箱物资驰援武汉。

而团队驰援医院正是疫情爆发中心武大人民医院。

负重前行:

李兰娟院士团队到达武汉的时候,武汉已经封城10天,累计确诊病例达到4109例,而危重病人的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而李兰娟院士团队的任务就是:降低重症和危重症者的病亡率。

“来的时候心情非常沉重,那么多病人,有的甚至救不过来……”

因为医院接受重症病人的承载能力有限,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原计划接收200名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可是一天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400人,再过两天这个数字变成了800人。

刚到达武大医院那些天,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李兰娟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剩下20个小时全都用在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会诊、制定诊疗方案、给各地驰援武汉医疗队伍进行培训,指导团队救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作为专家给防控工作献计献策;指导传染病重点实验室科研……

用汤玲灵医生的话说:“李院士每天有操不完的心。”而在李院士嘴里说出最多的词就是:感染人数多、危重症这些词。

确实,李兰娟院士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


李兰娟院士驰援武汉的60天:负重前行,陌上花开,缓缓归来

大家熟知的:在防控救治科研战场上,李兰娟带领团队进行顶层设计,在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救治技术以及诊断、试剂、疫苗和药物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在病原学方面,李院士团队成功分离出14株病毒毒株,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和疫苗的研究,从151种上市抗病毒药物中筛选出5种可能对新冠病毒有效的药物,并通过抗病毒检测,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而鲜为人知的:在方舱医院建设初期,李兰娟院士就为方舱提出许多细致意见:

病人住进来以后,大小便怎么办?洗漱怎么办?吃饭怎么办?大面积收治病人,还要注意性别……

“我们刚来的时候,ICU一个病房6个人,5个人救不回来;CCU一个病房人全都救不回来。病人在外面很长时间,快不行了才送进来,所以病死率真的很高。所以这个难题必须解决,轻症病人也不能在外面了,都要收治!”这是李兰娟院士在最一线医院拼出来的经验之谈。

和李兰娟院士接触最多的汤玲灵医生对李兰娟院士最大的印象就是:“工作的时候看起来总是那么精力充沛,可是我能看出来,她这60天,真的瘦了很多!”

是啊,毕竟,李兰娟院士是一位73岁的老人。

而经过李兰娟团队艰苦卓绝的努力,支援的武汉人民医院东院区有800多位新冠患者治愈出院,200多位重症危重症患者转为轻症。

“我亲自参加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这个经历我终生难忘!”

陌上花开:

汤玲灵医生说:“查完病房后,我看到李兰娟院士从ICU隔离病房出来后,在走廊坐了下来,得到了片刻的放松。我有些惊讶,因为到这里一个月了,李院士每次从隔离病房出来,都是步履矫健地赶往下一处,从不停歇。”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转入重症监护室半个多月的一位女护士终于醒了过来。她被送进来时,李院士就跟我们说:她是我们的战友,一定要全力以赴去救她!”


李兰娟院士驰援武汉的60天:负重前行,陌上花开,缓缓归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抗疫局势的好转,李院士“放松”的机会越来越多。

而随着大量重症病人陆续出院,李兰娟院士嘴里也说出了那个好消息:“大局已定”,防疫抗议工作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

也许正如武汉樱花开一般,寒冬虽然凛冽,可是春天依然会如期而至,可能会有痛苦,却依然温柔!

缓缓归来:

初去武汉武汉之时,李兰娟院士说:“从未想过归期!”语言中带有“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悲壮。她说,如果需要,自己会一直留在武汉!


李兰娟院士驰援武汉的60天:负重前行,陌上花开,缓缓归来

而2月初至今,李兰娟这位早已年逾古稀的老人,坚守抗疫第一线60天,负重前行,终于等到了陌上花开的时刻,完成了历史和人民交给她的使命,而李兰娟院士也不辱使命,身先士卒,带着胜利的笑容和天使般地勒痕,缓缓归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文天祥的那句千古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兰娟院士,你就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