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不可取

怎麼看現在的戒色

現在突然就流行戒色了,大概是說給年輕人聽的吧,年齡稍大的人就知道沒必要也沒可能。

我看到了很多關於戒色的文章和視頻,這個色的意思也不是單單的慾望和美色。更多的是他們所提及到的是不要太過在乎自己對另一半的感覺,也不要太過在乎另一半的所作所為。其中心思想是講減輕異性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從而把節省下來的心思和精力放到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上。


戒色,不可取

戒色思想傳播的兩個原因:

  1. 性一直以來是一個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事情,對她的態度一直都是諱莫如深,這可能也就是他之所以能被看做是一件壞事的原因。但是越是神秘的東西就越能激起人的興趣,這是人的本能。而且她是正常人不可或缺的。
  2. 社會心理學表明:人總是在乎風險,而不是在乎收益;在意損失,而忽視已有的東西。這本是一條心理學原則。當有信息在引導我們去去注意或留意對我們有害或可能 產生損失的事的時候,我們會更加的留意這一類的東西。就 很容易被這種以偏概全的觀點帶動感情和注意力,把兩個人感情中的還有的很多東西換成了一種相互之間的不信任;把性行為看做是傷害身體和消耗精力的。

戒色,不可取

可惜這些人不知道良好的兩性關係,也是一種力量,慾望也是一種生產力。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和自己,健康的性行為沒有什麼不好。

慾望和對異性的重視程度,這兩者是分不開的,這是一個必要條件,即使你是喜歡另一半她們身上的那股勁。如果你有你的另一半的話,那麼就變成了太過在乎自己的另一半的感受。

戒色,不可取

如果戒掉這些,真的就能減少精力和心思的消耗,從而把自己的生活質量和自我嗎?

你愛一個人,想給他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更好的物質生活然後想為這個人做事情。你會有動力去做更多的事情,你也就會愛身邊其他人,想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兩個人的感情從來不是事業的絆腳石,只有當一個人格不完整的人一個性格完整的人,或是兩個人格不完整的人相愛了,那麼確實這段感情會產生很多內耗,讓人感覺到精疲力盡,消耗了太多的能量。


張秋水和劉牧在一起已經3年了,一直相處的很和諧,但前一段時間他們吵架了。跟我抱怨道:

張秋水說:"我覺得我的對象總是太過猜疑,太小心眼了,如果我有幾次不接他的電話,他就會很生氣,然後猜我就和別人好了,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我本來工作就忙,他還跟我吵架。"

劉牧說:"她從來都不講道理的,很多事情本來是那樣,但是說出來之後就變成了另一個樣子。我是感覺,她要證明她總是對的,我是錯的,即使她明明錯了,最後也就變成我錯了。就像這次,給她打電話,他沒有接,我都擔心壞了,然後跟她抱怨了幾句,她就非常不耐煩了。本來對她的關心就變成了我的懷疑了"

吵完架沒過幾天,他們就和好了。

戒色,不可取

兩個人格不健全的人在一起讓彼此很累,而且感覺到辛苦,為這些瑣事感到精疲力盡了。或是一方自卑,或是一人的防禦心理作用,或者是一方的討好人格。但那都是她們內心最薄弱的地方。

但若細想,兩個人又是在一起三年,六年,十年難道單單的就只有這些嗎?它不是應該還有更多嗎?這還有更多值得感激,對方在這些時間裡對你的成全和愛護。

最後

把愛情本來的樣子還給愛情本來的樣子,不要太多的被旁人和 媒體牽動自己的思想。不管是慾望還是兩性關係,好的兩性關係個節制的慾望不會讓你變得難堪,沒有尊嚴。而是相互成全,它們都可以讓你有力量去改變自己和成長自己。


我是驚小蟄,喜歡就關注我吧,帶給你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