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有助於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強入世後我國在糧食市場上的競爭力。

發展冬季馬鈴薯可以充分利用冬季資源,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生長週期短、產品提早上市、解決蔬菜春淡等特點。同時,針對景東縣山區、半山區水資源匱乏且利用不合理的實際,通過對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增值增收。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1實施結果

1.1節水效果明顯

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在我國其他經濟作物種植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具備了節水及增產兩方面的顯著作用。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在水分利用率上可以提升50%~65%,在馬鈴薯的產量上可以提升30%左右。而通過景東縣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實踐證實,冬馬鈴薯大面積生產中,整個生育期需灌4次水,傳統淹灌用水200-250m3/667m²,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種植用水80-100m3/667m²,比傳統淹灌種植方式節水120~150m3/667m²,而且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種植能有效保持馬鈴薯根際土壤最佳含水量,同時能減少水分蒸發和滲漏。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1.2省工、節肥效果明顯

應用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每667m2能減少打藥用工1個、灌水用工2個、田間除草用工2個,節約用工開支400多元,大大降低勞動力投入。同時,通過同田比較,應用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種植避免了肥料的隨水滲漏、淋失,能節約肥料成本70元/667m²。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1.3增產、提質效果明顯

通過對景東縣大街鄉冬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種植地塊進行隨機取點測產,共測產5個點,平均單產3404.4kg/667m²比全縣傳統種植平均單產2250.6kg/667m²,增產1153.8kg/667m²,增產51.3%;商品率83.7%,比全縣75%提高8.7%。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1.4經濟效益明顯

冬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試驗區,667n?產值(按1.8元/kg計)達6128元,比其他傳統種植區域平均667m²產值4051元增2077元,外加節約工錢、肥料錢、水費合計490.5元,每667m²比其他傳統種植增產節支2567.5元,扣除滴灌水肥藥一體化設施投資512元/667m2,每667m²淨收益2055.5元。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2主要技術措施

2.1精細整地

整地前1個月,理好種植田塊排水溝,在土壤乾溼度適中時,及時進行耕耙,耕耙深度不少於25cm,做到土壤細碎、疏鬆、平整。在土壤的選擇上,應首選土地較為深厚,土壤肥力較好的沙壤土,以為馬鈴薯的根莖發育創造條件。在冬季馬鈴薯種植中,應儘量避免重茬,以免影響馬鈴薯產量。

2.2選用脫毒良種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種植品種麗薯6號,採用大薯塊播種,667m²用種量250kg,種薯在播種前l~2d進行處理,清除腐爛、帶病種薯,大種薯進行縱切切塊,每一切塊至少帶有1~2個明顯芽眼,切塊大小不少於40g,切塊後的種薯用銀法利液浸種15min,晾乾後播種。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2.3高壟雙行、地膜覆蓋、膜下滴灌種植模式

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19cm,667m²播5850株左右,出苗成株率95%以上,667m²有效株數不少於5000株。每壟中鋪設一條滴灌帶,每條滴灌帶長50m。滴灌帶鋪設完後覆蓋地膜,蓋膜時要拉緊、壓嚴地膜,薯苗出土時及時破膜放苗。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2.4適時播種、施足底肥

在種植前理好田塊四周排水溝,拉線按1.2m分壟。播種時用開溝機,開挖寬50cm、深10cm的寬幅種植溝,芽眼向上的擺放兩行種薯,兩行種薯小行40cm。馬鈴薯的高產特性是建立在充足的施肥基礎上,一般而言,要實現冬季馬鈴薯的高產,應做好腐熟肥及有機肥的施肥工作,施肥總量在3000kg/667m²上下,667m²施用腐熟、疏鬆的農家肥2500kg,硫酸亞鐵10kg,硫酸鎂10kg,硫酸鋅2.4kg、硼砂2.4kgo把所有農家肥和硫酸亞鐵、硫酸鎂、硫酸鋅和硼砂均勻的施入種薯四周,並儘量避免和種薯直接接觸,用培土機培覆蓋一層厚10cm的細土後,用清溝的細土覆蓋壟面,使種薯種植深度達15cm,壟溝深度25~30cm,溝口寬度40cm。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2.5化學除草

在每壟播種後,整平境面,嚴格按使用說明用芽前除草劑噴施境面,並及時覆蓋地膜。

2.6水肥(藥)一體化技術

在出苗期、齊苗後、現蕾期和薯塊膨大期4次用馬鈴薯水溶性肥進行給水給肥,並視田間情況結合給藥(主要為防治地下害蟲和青枯病、黑脛病)。其他根據土壤水分情況及時給水。667m²施用16:9:10專用肥110kg。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2.7病蟲害防治

薯苗出齊後及時進行第1次病蟲害防治,用甲霜靈猛鋅、代森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銀法利800倍液加高效氯氤菊酯乳油2000倍液交替噴霧,每隔7d/次,連噴2~3次預防和防治馬鈴薯病、蟲害。當植株進入初花期後,667m²用0.2kg磷酸二氫鉀並根據需要加入殺菌劑、殺蟲劑對水30kg噴霧,每隔7次,連噴2~3次。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2.8適時收穫

當馬鈴薯植株葉片轉黃,下部葉片開始枯萎時,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收穫,收穫時必須輕拿輕放薯塊,分級包裝,並進行2~3d的通風晾曬,要避免馬鈴薯薯塊遭受雨水淋泡及陽光曝曬,提高商品質量,增加經濟收入。

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及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初探,建議收藏

3結語

通過景東縣冬季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實踐可知,其在播種、旱作節水、膜下滴灌、施肥和收穫等環節都具有顯著優勢。既可以有效降低人力及物力成本,又能夠使土地及肥水的利用率得以有效提升,其普及推廣價值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