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阻力之路不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是創造力模式


最小阻力之路不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是創造力模式

文 | 叮咚

工作不順心、沒關係、沒背景、沒存款、沒對象、亞健康……

這些你都中招了嗎?我們每個人都想改變自己、改變命運,但為什麼那些企圖改變人生的努力,總是一次又一次以失敗告終?

於是我們習慣了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和這些問題抗爭,最後卻無疾而終。

但在暢銷書《最小阻力之路》的作者羅伯特看來:用解決問題的思路去改變自己,往往都會失敗。

01

為什麼企圖改變自己的努力,總是無疾而終?

問題可能出在心智模式上。

就拿減肥這件事來說吧。這個過程就是:你發現自己身材不夠好,那麼原因可能是你吃的比較多,運動的少,飲食與運動不協調。

所以,要解決身材問題,你就需要少吃東西,多運動。聽起來,這很有道理。但是從這本書來看,這種思路幾乎肯定會失敗。為什麼?

因為這種思考方式的本質是靠內心的願望來改變行為。但事實上,這種願望和現實都會對自己產生一種拉力。

這就好比你站在兩道牆之間,身上綁著兩條相反方向的皮筋,同時對你起作用,當你向著減肥的目標努力的時候,拼命運動、餓肚子,這時後面的皮筋就越拉越長,對你產生的拉力也越來越大。結果某一天你就被拉回去了。

然後舒服了幾天,你又會想,不行,我得保持身材啊!於是又開始往前用力,所有的力,包括意志力,都存在著反作用力。無論是在順應還是對抗的模式下,減肥都不會取得良好效果。

所以當遇到了問題,用創造來代替對抗往往會更有效。

作者羅伯特,在對創造過程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創作經驗,開發了一門創造力課程,提出運用“創造力”化解成長阻力的突破性觀點,幫助人們激發生命能量、超越自我、從而完成個人願景。

這門課程的關鍵點,也是這本書的精髓即:用創造力模式,才能夠激發出持久的能量,從零到無限!


最小阻力之路不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是創造力模式

02

什麼是創造力模式?

首先是超越某個問題本身,在認清現狀的基礎之上,創造明確的願景,為自身創造出一條可行的路徑來。從而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進一步成為人生的積極創造者。

為什麼創造力模式能起作用?

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是遵循“最省力法則”的,世界上萬事萬物也都遵循這個最省力、最小阻力的規律。我們的一生也都是沿著最小阻力之路前進的。

所以無論如今你走到了怎樣的人生境界裡,當初一定是沿著阻力最小之路走出來的。以下三條定律告訴你原因。

一、 生命如同一條河,你所走的人生道路,都是阻力最小的, 不管是人類,或者是自然界的所有事物。

二、阻力最小之路是由生活中潛藏的結構決定的。

三、人生的根本潛藏結構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你可以改變你的河床。因此,你可以找出決定你人生潛藏的結構並且改變它們,這樣可以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小阻力之路不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是創造力模式

03

如何運用創造力模式,讓你的努力看到成效?

在整個創造的過程當中,最小阻力之路往往牽引著我們不斷達到理想的願景,遵循最小阻力之路我們就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願景會給你提供強大的拉力,驅動你去行動。在現實與願景的強大差距下內心渴望愈加強烈、願景會愈加明確。

直白的講,我們企圖改變人生的努力最關鍵就在於“心智模式”。這種模式是人對世界其他人事物的反應模式,而它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簡潔的建議,搞清楚弄明白自己的心智模式,把這個底盤給整明白了,人生可能就豁然開朗了。另外,我們要做的是有效設立心中的願景,遵循創造力模式的客觀條件:

第一、在認清現狀的前提下,我們所設立目標要符合現狀。

第二、目標還要具有一定的難度。

第三、當然也要防止自身目標退化。

最後,我們拋開恐懼與焦慮,堅定正見:不妨消除結構思維擺盪,尋找環境結構突破口,設計阻力最小的路線,隨機應變遊刃有餘。進一步提高自己,將當下現狀與願景之間進行有效把握和維持,自然而然地達到了,就是最小阻力之路。

最小阻力之路不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是創造力模式

簡而言之,我們不要僅僅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而是轉而投向創造明確的願景。願景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會驅動你不斷向前,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當你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不妨試試這本書裡提到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合理把握創造力的模式,選擇一個真正渴望的願景,去為了現狀而改變或是為了維持現狀而努力。

廈九九:職場二寶媽,上市公司品牌總監,頭條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每天分享職場、個人成長和寫作乾貨,歡迎關注我@廈九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