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組用「大數據」解決問題:政務大廳投訴下降,人才公寓升級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8日訊(記者劉海鋒)7月12日上午,江岸區政務服務大廳內一片忙碌,各個窗口工作人員面帶笑意,熱心地為市民辦理著各項業務。老人有專人引導著,順利走完流程;火急火燎想要快速辦理的市民,有綠色通道提供幫助,變得從容起來……

這些場景,是江岸區政府服務大廳為期三個月“提質增效”行動取得效果的縮影。這些變化的背後,是武漢市委營商環境專項巡查第一組通過“大數據”分析,查找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並督導問題解決的成功嘗試。

政務服務大廳自備皮筋、染髮劑,服務辦事市民

今年3月底,市營商環境專項巡查第一組入駐江岸區後,立即對外公佈了熱線電話、辦公地點等投訴渠道,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專項巡查。

剛開始時,投訴電話和信訪數量極少,巡查組無法客觀全面收集掌握企業存在的困難和營商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組主動聯繫市網上群眾工作部,主動運用網群部大數據(含陽光信訪、市長專線、城市留言板投訴數據)篩選、分析涉及江岸區營商環境的投訴,獲取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2018年1至4月的數據發現,江岸區政務服務大廳投訴較為集中,群眾來回跑腿、排隊時間長、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非常突出。尤其是公安窗口,1-4個月投訴量達45起。

該組隨即對區政務服務大廳展開明察暗訪,查找出一批突出問題,並通過現場巡查會督促整改。區行政審批局以此為契機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全方位查找問題,共查找出體制機制、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等6類50個問題。經過全方位採取措施予以整改,取得人員專業能力、綜合服務水平“雙提升”,投訴量和投訴率大幅度下降。期間,公安窗口5月份群眾投訴總量下降53%,6月份環比又下降了85.7%。

“給你根皮筋,一會照相要把頭髮紮起來。”7月12日上午,在江岸區政務服務大廳公安窗口,工作人員忙碌之餘,還細心留意市民的需求。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在辦事大廳裡,不少幫辦人員一直在四處走動,遇到需要幫助的市民耐心溝通。雖然辦事人員絡繹不絕,現場卻井然有序,沒有排隊現象。

公安窗口負責人吳靜說,公安窗口工作量大,業務種類繁多,為了讓群眾少跑腿,提升辦事效率,他們設立了留辦制。對於疑難問題,先將群眾提交的資料留辦,為他們提供一對一諮詢,待請示上級部門後,再來制定解決方案,力爭讓設施流程便民化。

此外,政務服務大廳還有很多人性化服務,比如照相時遇到頭髮顏色不符合規定的市民,他們會用自備的染髮劑,幫助市民變換頭髮顏色。在政務服務大廳開闢了新的自主受理區,配置了自助照相、自助辦證和自助取證等設備,進一步拓寬辦事渠道。

人才公寓戶型單一,電話抽訪實地調研促成全方位升級

今年5月,第一組通過“大數據”分析還發現,不少大學生對江岸區人才公寓的辦理流程和居住環境表示不滿。人才公寓作為“百萬大學生留漢”項目的重要優惠政策,關乎整個武漢市的招才引智工作,將人才公寓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為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留漢的熱情和信心。

為此,第一組立即展開調查,對江岸區現有的利騰國際、丹水國際、漢口年華等人才公寓入住的228名畢業大學生以及通過審核尚未入住的461名大學生展開電話抽訪,並前往人才公寓實地調研。

經過系列調查走訪,該組還發現江岸區人才公寓建設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百萬大學生留漢”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戶型單一入住率低、部分樓盤存在裝修和家電質量問題、服務程序不到位、審核信息推送緩慢等問題。

第一組及時將這些突出問題交辦督辦,區房管局對存在的問題逐一整改,並對涉及工作不到位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

其中,大學生反映戶型單一導致入住率低的問題,區房管局表示,之前主要是按合租方式進行配租,忽視了大學生崇尚自由、注重隱私的特點,導致合租房源空置較多。為此,已經對配租方式進行了調整,對於符合單租條件的大學畢業生,將原來的合租房源按單租方式進行配租,滿足大學生需求,減少了空置率。

7月12日中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剛剛發佈房源信息的新地東方廣場,該棟樓內有100套公寓作為人才公寓使用。根據巡查組前期巡查提出的要求,東方廣場內的人才公寓對房屋質量和物業服務等各項內容進行了全面升級,以最高標準迎接即將入住的大學生。

在工作人員帶領下,長江日報記者先後查看了三種不同裝修風格的公寓,公寓內家電、傢俱、廚衛等一應俱全,裝修用料高檔,符合條件的大學生還有20%至30%的租金補貼。

此外,江岸區近期還將發佈全市中心城區首個“長江金岸青年城”項目,該項目規模達15萬平方米,建成後將對大學畢業生實施8折租售的優惠政策。

不等問題上門,用“大數據”來找出突出問題並督導解決,市營商環境專項巡查第一組的成功嘗試,迅速在全市巡查戰線得到借鑑和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