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常見的“高談闊論”名字, 讓你說話“格調”也高起來


最近,因為工作的原因,最近經常接觸各類老闆,海歸,高學歷人士,有意無意的聊天中,經常夾帶各種隱晦的詞彙,就我這等書讀的少的人,聽起來時常跟不上節奏,在此特意梳理整理了下自己常聽到最多的幾個,以備下次再別人高談闊論的時候能不怯場,至少也能聽得懂他們在講什麼吧?與有類似經歷的人共享。

1. 意識形態

10個常見的“高談闊論”名字, 讓你說話“格調”也高起來


哲學術語。

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信息(教育、宣傳)、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

2. 墨菲定律

心理學術語。

墨菲定律不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一種數學推理,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釋義: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3.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醫學術語。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徵,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採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4. 邊際效應

金融學術語

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說,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水平之後,新增的每一個單位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下降。

5. 形而上學

哲學術語

指對世界本質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現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最早由亞里士多德所構建,稱其為“第一哲學”、“第一科學”。形而上學,是原始哲學的一個門類,指對不可證明的無形世界本質的猜測,我們常說的“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是它後來的引申義。、 它是一種研究"存在"的本體論體系,其理論原則是柏拉圖的"世界二重化",歷史上是為神學服務的。

6. 本位主義

指在處理單位與部門、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時只顧自己,而不顧整體利益,對別部、別地、別人漠不關心的思想作風或行為態度和心理狀態。

7. 客觀真理

哲學術語。

客觀真理又稱真理的客觀性,它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真理的客觀性包含兩重含義:其一,真理的實質是客觀的;其二,檢驗真理的標準即實踐也是客觀的。

8. 形式邏輯 、 辯證邏輯

邏輯學術語。

形式邏輯:研究人的認識知性階段思維規律的學說,狹義指演繹邏輯,廣義還包括歸納邏輯。形式邏輯的思維規律也是思維形式和思維內容的統一。形式邏輯的對象是事物的質,形式邏輯靠概念、判斷、推理(主要包括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反映事物的質

辯證邏輯:研究反映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過程的人類思維的形態,即關於辯證思維的形式、規律和方法的科學。辯證邏輯產生在形式邏輯之後,19世紀初黑格爾第一次建立了一個唯心主義的辯證邏輯的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後.才有了科學的辯證邏輯。辯證邏輯是人類思維的歷史發展到了自覺的辯證思維階段的產物,是現代科學理論思維的工具。

9. 恩格爾係數

經濟學術語。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10. 馬太效應

社會學 、經濟學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