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疫情肆虐,深受其害的欧洲足坛掀起了降薪潮,梅西带头,巴萨 所 有 球 员 降 薪70%。C罗领衔,尤文图斯所有球员放弃4个月工资,降薪金额约9000万欧元等等,那么中超是否应该学习欧美足坛,跟风降薪呢,一时间国内舆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维钧认为,现代俱乐部管理强调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尊法循德、尊重球员权益才是俱乐部行稳致远之道,降薪不降薪,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一、 中超球员降薪合法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今年2月份,人社部印发通知,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疫情期间未经协商单方面决定职工降薪或制定规章制度扣工资,属于违法。

中超俱乐部如果实施降薪的举措,也要经过完善的程序,多方达成共识才能实行。但是,在劳资关系上,中国足协不具备话语权,而且,中超联赛的球员权益保护机制还不健全,谁来代表球员谈判是个大问题。

也就是说,中超俱乐部单方面确定降薪,确定属于违法行为,双方协商降薪,球员代表身份合法性存疑。

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二、 中超球员降薪合理吗?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不少知名企业薪酬调整的消息频频曝出,并一再刷爆网络。应该说,公众对此早有心理预期。3月9日,携程CEO孙洁发布内部信称,从本月开始,James(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和我(孙洁)开始0薪;公司高管层也提出自愿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业恢复;其他员工暂缓涨薪;服务部一线员工可正常调涨薪资。

不是说发生了疫情,所有公司就理所当然要降薪。特殊时期,行业重新分野、利益重新分配,不少公司因其商业模式、业务类型的“免疫性”而损失轻微乃至逆势上扬,其就没有理由给员工下调薪酬;还有一些公司尽管暂时遇挫,但是账上现金流充沛、短期业绩爆发式回补可期,也应该尽量克制住降薪的冲动才是。尽管我们说,企业从来不是福利机构,但是抓住一切机会没有理由创造理由也要降薪,总归是道德有亏,也必然是难以得到尊重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具体到中超俱乐部,在全世界疫情大爆发影响下,一部分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生意也确实受到影响,如果俱乐部背靠的企业经营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势必阻碍俱乐部长期发展,通过程序协商让球员适当降薪并非不合情合理;例如今年2月,连续两个赛季冠名重庆队的斯威汽车就发布声明,宣布不再冠名球队,声明中也提到了疫情影响:“不料新冠来袭,市场困难加剧。”在这样的俱乐部里效力,俱乐部的球员们,或许可以体谅一下俱乐部、投资方的暂时困难,适当做出一些经济利益的牺牲。

但放在受影响相对较小的俱乐部投资人身上,尽管暂时遇挫,但是账上现金流充沛、短期业绩爆发式回补可期,就需要克制住降薪的想法才是。尽管我们说,企业从来不是福利机构,但是抓住一切机会没有理由创造理由也要降薪,总归是道德有亏,于理不合,这是对球员付出的不尊重,也必然是难以得到社会尊重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三、 俱乐部投资人对待降薪的态度及需求分析

我们先看下2018-2019赛季的中超俱乐部投资人的构成:

这16支球队,上海上港、山东鲁能、天津泰达都是国企,国企比较特殊,他们经营职业球队不光考虑荣誉、盈利,还考虑地方形象等等一些别的因素,没有降薪需求。

其余12家均由房企主导。也就是说,除了重庆斯威外,中超的投资人基本就是房企。对过去20年来享受了行业高速发展红利的地产商来说,中超就是最好的投射舞台。足球作为第一运动,中超联赛就是最吸引国人眼球和注意力的舞台。对房企的业务一定是有很大帮助的。房企内部的营销费用,直接花在旗下的职业俱乐部上了,球队是作为母公司的品牌宣传主体而存在。

比如恒大,每年在俱乐部身上亏损10亿元,其实是作为营销、公关费用支出的,其他俱乐部也都每年亏损几个亿,也是同样的道理。换个角度讲,10个亿都亏了,给每个球员降薪省个几百万没什么意义和作用,所以目前国内大多数俱乐部并没有对球员降薪的打算。

树欲静而风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中超俱乐部单方面降薪不合法、合理性要看个体而定,协商解决的条件也不具备,俱乐部投资人更没有降薪的强烈愿望,所以,还是让中超俱乐部“降薪话题”降温凉下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