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做績效等於裸奔,績效怎麼入手需要怎麼釐清數據?乾貨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企業不做績效等於裸奔,績效怎麼入手需要怎麼釐清數據?乾貨

考核與經營有什麼關係?

企業實施考核的目的,一定是為了促進管理提升、經營改善。因此,考核本身的核心價值,對於企業而言,必須要發揮此功效。

我一直認為,考核在促進低成本運作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如何衡量低成本運用?

1、人效高2、產效高3、坪效高4、資金週轉率高:成本率低費用率低損耗次品率低8、退貨返工率低。

做到4高4低,企業減少負擔,輕裝上陣,充滿活力。做好預算的編制、執行、管控考核,低成本運作則可逐步實現

經營者要知道的11組數據:

1、企業利潤:15%-20%,低於20%說明管理不力,要調整。低於15%屬於投資失敗。2、人員工資:172高於22需要減員增效,高於20需要調整3、材料成本:20%-25%,高於25%會虧損。

4、禮品贈品等成本:5%-10%,包括轉介紹中老顧客回饋部分

5、年業績:必須高於投資額的250%。即:投資100萬的店,年業績最少做到250萬。

否則屬於投資失誤。

6、回報年限:2-4年。2年內收回投資屬於經營成功,2-4年內收回投資屬於經營般,4年以上才收回投資屬於經營失敗7、日常再投入比例:10%,用於更新8、擴店或重裝修間隔:大於2年,不到2年。

9、促銷頻度:年2-3次,低於2次會喪失市場,高於3次會增加經營難度。便擴店或重裝修,結局是店越開越大,債越欠越多

10、一次訂單率:60%-80%,不到60%需要調整,有店格包裝和門市培訓。高於80%?

這輩子沒見過

11、成熟店轉介紹率:80%,高於80%說明推廣不足,低於80%說明產品服務有缺陷。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考核要基於企業自身的各種歷史數據,又要參照行業標準或行業內優秀企業的標準,通過建立本企業的目標與標準,完善多元化的激勵模型,支持企業實現管理優化、業績增長的發展戰略。

企業不做績效等於裸奔,績效怎麼入手需要怎麼釐清數據?乾貨

績效導入與變革

因為沒有人喜歡被考核,因為沒有人願意切出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成為未知的績效“任人宰割”,也因為沒有人相信考核能夠做到公平客觀所以,註定在任何企業導入績效考核,都是一個難題

只是,在不同管理基礎、文化氛圍、經營背景的企業,這個“難”的度在哪裡?同時,我相信,如果在你的字典裡沒有難這個字,在你的信念中不斷強化目標與使命,那麼,績效談不上什麼難。

我經常形容績效導入與變革就象母親生孩子的過程,最難最痛的時候就是那幾分鐘的事。如果熬過來了,企業由此將獲得了新生的機會。實施績效變革前要做哪些佈局?

1、首先要有系統性思考。按5W2H、PDCA的思維來看待即將要實施的績效導入2、是否已經有目標管理。可以先從財務類目標開始,逐步發展到BSC全維度。3、績效文化的基礎如何。從上至下營建考核的接納與營運環境,設計上從易到難、先獎後罰、利他思維,思維上老闆支持、高管認同、中層執行,態度上老闆要表現出決心

信心

4、決策者是否清晰績效管理核心價值。對績效管理的認知應該是至上而下的事情,學習馬雲、任正非,都是績效管理的高手,企業發展離不開他們的核心價值觀5、中高層是否經過績效管理培訓。認同理念、掌握技術,放權給他們操盤設計。6、設計者與執行責任人對績效管理的技術掌握程


企業不做績效等於裸奔,績效怎麼入手需要怎麼釐清數據?乾貨


7、公司主要業務、財務數據是否連續完整。考核需要數據支持,將現在有的整理提煉,必須要但現在沒有的,從現在開始記錄跟進。

8、預算管理是否到位。預算承擔戰略目標逐層、逐項分解的重任,也是企業內控的常規方法。

9、崗位職責的定位與價值梳理如何。考核指標從崗位分析中來,對操作流程與崗位

價值要進行重新梳理。

特別留意一績效考核前要關注與創建的兩個環境:一、軟環境,指的是老闆的全力支持,中高層的素質和人力資源的專業素質,此外中高層對人事的認同和對考核的理解二硬環境,包括營運指標等數據的成熟性,核算與預算、成熟的目標管理等;績效管理的成功實施需要企業從理念、制度、組織環境的營造到員工努力各方面的保證。績效導入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績效導入是否能成功由三大關鍵因素決定

1、統一思維:頻道不同,能級差別,思維異化,績效沒落地就被拒絕,建立共識價值觀

2、引發熱情:為什麼要做績效,做與不做有什麼不同,勾畫願景昇華意願。3、訓練能力:績效不是少數人的能力,而應成為管理者的共同能力,持續深入學習與實踐。

績效導入實施的流程應如何設計

數實施全流程:十八項操作要素!戰略分解,將目標分切到各個部門、崗位,人、期、項日、單品,地區,每項生產資料

2、統一思維,重塑各階層員工的價值觀,以正面、積極態度看待企業變,以利他共贏的思維接納績效導入

3、組織重構。以扁平化、提升人效、優化組織績效為導向,修訂組織結構、管控模式

4、責任在定位。重新釐清各部門、崗位的價值與責任

5、訓練能力。對操作者、設計者、中高層管理進行能力、思維、心態的訓練

6、位分析清晰價值、提取指標、優化崗位設置,。必要時實標提煉。對指標進行提煉、分析,設立指標庫

8、預算管理。對重要的指標,從預算上下功夫。同時,透過預算分解目標。

9、目標設定。對每個崗位、每個員工設定不同週期、不同維度、不同項目的目標。

10、運營計劃。根據目標要求,擬訂行動計劃,必要時可以再次對目標進行調整,以確保目標與計劃是匹配的、可實現的。

11、數據整合。將所有相關的數據進行整理合併,以確保數據是清晰準確的、口徑一致的、相互關聯的。

12、激勵設計。評價目標實現的難度、員工現在收入狀況,展開激勵設計。不過,激勵模式的選型非常重要,如果激勵力度不夠,考核的功效就將大減。但是激勵力度過頭,

將增加企業的負擔。

13、共識確認。所有設計完成後,應該取得部門負責人、被考核人的認同,並且就考核細節、激勵方案達成共識。

14、試行跟蹤。在正式全面推行前,可以先從一些關鍵部門開始試運行,也可以設定、三個月作為試行期。試行期可以與員工的激勵掛鉤,也可以先不掛鉤,模擬操作。

15、總結優化。在試行期結束後,對試行狀況進行總結評估,糾正不良、無效的設計。

16、點面深化。從點到面,從粗到細,從結果到過程,步步為營,逐步深化。

17、固化成形。通常在導入一年後,可以考慮固化操作流程、系統支持、軟件記錄等。

化中強化激局力度、價值思維

18、創變革新。績效導入不是一勞永逸的,不僅不能一成不變,反而要常變常新,在變化中強化激勵力度,價值思維。


總結:不做績效等於裸奔,績效工具很多一定是要釐清自己企業的數據根據自己的現狀改善。不要盲從,希望這篇文章給到大家一定的建議,歡迎評論轉發!

★《全優績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

私信(書本)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