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大火重燃!为何又是在3月,牺牲真的在所难免?

英雄从来只道是寻常,我们宁愿看到那些年轻的身影穿梭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冒着不可预知的危险负重前行。



虽然历史总在不断重复,但我们从未经历过如此惊人的相似。

3月30日,四川凉山大火周年祭。

四川凉山大火重燃!为何又是在3月,牺牲真的在所难免?

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造成30人死亡,其中27人是消防员,3人是地方扑火人员。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许多人还没来得及点亮蜡烛,灾难再次骤然来袭。

2020年3月30日15时,凉山州西昌市泸山发生森林火灾,目前已造成19人遇难,其中18名为打火队员,1名为当地向导。

烈焰滔天的大火面前,任何生命都是脆弱的。

猝不及防的悲剧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消防员,堪称和平年代最危险的工作,没有之一。

那些直面血与火的考验迎难而上的年轻人,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逆行者。

他们一次次用血肉之躯,筑起公共安全的防火墙。

花样年华在山林大火中被吞噬,这是一幕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同样的悲剧竟然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重复发生。

除了向那些逝去的生命致以最高敬意之外,如何避免悲剧重演,理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1

实际上,去年四川凉山大火之后,就已经出现了很多追问和反思。

其中,很多人都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森林大火是否非救不可”?

持此疑问者的依据是,一些欧美国家对森林救火奉行 " 燃尽 " 原则,即对于那些情况不明、难以施救的火灾,并不鼓励消防人员身蹈险境,而是等可燃物烧完再去善后处理。

但是,这样的原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人口密度远超欧美各国。

以此次凉山西昌大火为例,起火点临近西昌城区,其中包括一处石油液化气储配站(存量约250吨)、两处加油站、四所学校以及西昌最大的百货仓库等重要设施。

四川凉山大火重燃!为何又是在3月,牺牲真的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欧美国家的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普通民众因大火蒙受的损失,往往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兜底保障。

相比之下,国内保险制度较为滞后,对于那些山区贫困居民来说,突如其来的大火无疑是灭顶之灾。

因此,无论是从维护公共安全,还是从维护民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的消防英雄都不得不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这也正是他们比国际同行更为艰辛和伟大的地方。

2

有人提出:既然大火非救不可,能否多采用一些高科技灭火手段,譬如直升机灭火?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面对森林大火,消防车之类重型装备几无用武之地,因为崎岖的山路根本无法通行。

直升机灭火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在面对大范围森林大火,直升机灭火的实际作用只是杯水车薪。

以旷日持久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为例,火势最猛烈的时候,1400多公里的海岸线都在燃烧,过火面积超过7.2万平方千米,数百万公顷的森林被毁。

实际上,这并不是澳大利亚在践行 " 燃尽 " 原则,而是消防力量实在无力应对。

澳大利亚国家空中消防中心(NAFC)在原有直升机消防机队的基础上,新购入了500架飞机,包括一架大型DC-10空中加油机,以及6架可以从河流和湖泊中汲水的“灭火力士”飞机。

四川凉山大火重燃!为何又是在3月,牺牲真的在所难免?

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乐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干旱,导致水源短缺。

对于凉山大火来说,水源不是问题。邛海就在西昌,可以为灭火直升机提供充足的水源。

问题是,凉山州海拔普遍在2000米左右,高山林区的海拔更是超过3000米,绝大多数消防直升机在这种海拔高度飞行都很吃力。

除了海拔高度的挑战之外,高山林区复杂的地貌也使直升机很难找到临时起降地点。

而且,直升机都是不折不扣的“油老虎”,在持续灭火作业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航空燃油补给作保障,这也正是澳大利亚在补充消防直升机的同时,采购大型空中加油机的关键所在。

如此庞大的开支,显然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凉山州所无力承担的。

2017年3月12日(还是3月),四川雅江发生森林大火,负责南方18个省(区、市)航空护林工作的国家林业局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派出了4架支援直升机,分别从成都站、西昌站、丽江站、江川基地飞抵雅江。

去年3月发生的凉山大火,有5架直升机参与救火。

寒酸的数字背后,既有消防直升机总量稀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在高山林区,消防直升机难能真正发挥出威力。

3

面对高山森林大火,大型消防设备用不上,消防直升机作用有限,消防员人工灭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人工灭火看起来很原始,但却是最快捷有效的灭火方式。

至此,也就不难明白,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会采用“燃尽”原则——除了人工灭火,实在找不到更有效的对策。

在向国内消防英雄致以敬意的同时,如何完善防控和施救体系,最大限度保障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面对肆虐的森林大火,消防队员随身携带的设备只能扑灭小股火苗或者复燃的火苗,控制火势的主要方法在于挖掘隔离带。

四川凉山大火重燃!为何又是在3月,牺牲真的在所难免?

在此过程中,风向对于消防队员的安危有着决定性作用。

纵观两次凉山大火,以及各类其他导致人员伤亡的森林火灾事故,风向突然改变导致爆燃,都是罪魁祸首。

资料显示,在局部地区某些山谷,瞬间风速能超过100公里。“爆炸式蔓延”的山火,1秒钟可以烧掉一个足球场。

如此迅猛的火势中,人类速度根本无法逃脱,更何况,伴随着火势的高温和缺氧环境,更会令消防员难以行动。

在扑救森林大火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天气及风向情况,无疑是性命攸关的头等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扑救凉山大火过程中,在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组织协调下,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高分四川中心紧急获取火灾区高分卫星数据,第一时间提供给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省林业厅、凉山州政府等相关应急服务部门,为前方指挥及灾情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以此为背景,不妨考虑将高分卫星数据更多用于森林大火防控:一方面在火灾爆发后提供指挥参考,另一方面在日常防火中提供实时监控。

4

凉山两次大火都发生在3月30日,虽然是一种偶然,但也未必不意味着一种值得警惕的信号。

2014年3月19日,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马鞍村发生森林火灾。

凉山州的数次森林大火都发生在3月份,与当地气候不无关系。

资料显示,凉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11月—4月为干季,5月—10月为湿季。干季气候特点是降水稀少,温差不大,阳光充足,气候暖和。

火灾频发的3月,正是凉山的干季。

四川凉山大火重燃!为何又是在3月,牺牲真的在所难免?

丰富的林业资源,加上天干物燥的气候条件,不仅为森林火灾提供了条件,而且使“爆炸式蔓延”成为可能。

凉山两年两次大火都发生在3月30日,临近清明节。虽然去年大火证实为雷击所致,但对于森林防火来说,清明节烧纸祭奠仍是一种危机四伏的习俗,有必要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以数次发生在3月的森林大火为镜鉴,对于凉山来说,加强重点季节的重点防控,无疑是当务之急。

如果能在常态化管理的基础上,辅之以高分卫星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当有助于防患于未然。

相比起科学灭火来说,科学防控的意义显然更加重要。

5

和平年代,年轻的消防英雄为守护公共安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值得缅怀和铭记。

每个人都敬仰英雄,但没有人愿意看到以这样惨烈的形式来成就英雄。

英雄从来只道是寻常,我们宁愿看到那些年轻的身影穿梭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冒着不可预知的危险负重前行。

长歌当哭之余,完善科学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惟其如此,才能告慰英灵,抚慰苍生。


微信公众号:疆场(zhaozhijiang11)

-----------------------------------------------------------------------------------------------

欢迎关注,为您分享有态度的新闻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