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复阳!张政等报道新冠肺炎复阳患者临床症状:症状及年龄更轻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到2020年1月,怀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截至2020年3月30日,全球确诊病例累计超过63万例,死亡3万余例。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据报道,在一些康复患者中,SARS-CoV-2 RNA检测再次出现阳性,复阳患者的治疗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是,文献报道的复阳患者数量很少,随访时间短。 此外,缺乏临床特征,复阳患者的潜在影响和意义仍然未知,这使得难以为恢复期的COVID-19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信息和证据支持。

警惕复阳!张政等报道新冠肺炎复阳患者临床症状:症状及年龄更轻

2020年3月3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及刘磊共同通讯在预印版平台medRxiv 在线发表未经同行评审的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vered COVID-19 patients with re-detectable positive RNA tes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自2020年1月23日至2月25日,共262例COVID-19患者出院,并对其临床参数进行分析。 截至2020年3月10日,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4天的随访,并且存在38/262例复阳患者(14.5%)。与非复阳患者相比,复阳患者的特点是绝大部分患者年龄小于60岁,病情轻度和中度,而没有严重的患者成为复阳患者。

回顾分析发现与非复阳患者相比,复阳患者在住院期间表现出更少的症状,更持久的CT成像缓解和更早的RNA阴性转换。重新进入医院后,这些复阳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疾病进展,而CT影像正常或者改善。 复阳患者的所有21位密切接触者的SARS-CoV-2 RNA测试均为阴性,并且未报告可疑的临床症状。

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年轻和轻度的COVID-19患者似乎更容易复阳,重新入院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疾病进展。在随访期间需要更灵敏的RNA检测方法来监测这些患者。该研究结果为COVID-19患者恢复期的有效管理提供了经验信息和证据。

警惕复阳!张政等报道新冠肺炎复阳患者临床症状:症状及年龄更轻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到2020年1月,怀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截至2020年3月30日,全球确诊病例累计超过63万例,死亡3万余例。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许多文献回顾性分析了感染SARS-CoV-2的患者的临床特征。 最近,越来越多的COVID-19患者出院并接受定期随访和观察。 据报道,在一些康复患者中,SARS-CoV-2 RNA检测再次出现阳性,复阳患者的治疗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是,文献报道的复阳患者数量很少,随访时间短。 此外,缺乏临床特征,复阳患者的潜在影响和意义仍然未知,这使得难以为恢复期的COVID-19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信息和证据支持。

对于该研究,自2020年1月23日至2月25日,共262例COVID-19患者出院,并对其临床参数进行分析。 复阳患者和非复阳患者根据住院期间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同时该研究分析再次复阳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特征。

使用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检测了SARS-CoV-2 RNA和血浆抗体水平。

截至2020年3月10日,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4天的随访,并且存在38/262例复阳患者(14.5%)。与非复阳患者相比,复阳患者的特点是绝大部分患者年龄小于60岁,病情轻度和中度,而没有严重的患者成为复阳患者。

回顾分析发现与非复阳患者相比,复阳患者在住院期间表现出更少的症状,更持久的CT成像缓解和更早的RNA阴性转换,但血浆抗体水平相似。重新进入医院后,这些复阳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疾病进展,而CT影像正常或改善以及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也正常。 复阳患者的所有21位密切接触者的SARS-CoV-2 RNA测试均为阴性,并且未报告可疑的临床症状。

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年轻和轻度的COVID-19患者似乎更容易复阳,重新入院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疾病进展。在随访期间需要更灵敏的RNA检测方法来监测这些患者。该研究结果为COVID-19患者恢复期的有效管理提供了经验信息和证据。

参考消息: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26.20044222v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