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疫情中的最大启发:一定要存钱!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百度3日1日文),说是在湖北黄冈做门窗生意的陈先生,32岁的妻子翁女士己有孕在身,从1月9日发现到第二天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每天治疗费用几万元,花光了所有积蓄不说,还向周围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到了1月21日,陈先生已经实在借不到钱了。妻子昏迷多日,希望渺茫,在与岳父商量后,陈先生不得不在放弃治疗同意书上签了字。妻子火化时,他已经花费了30万元。1月22日,就在翁女士去世的第二天,政府公布了新冠病人免费治疗的政策。

当时我看了这个故事,想了很多,也感慨良多。特别是想到陈先生在签字的那一刻,手该是多么颤抖,心该是多么悲凉,可能还夹杂着更多的悔恨和无奈!

政府什么时候公布免费治疗政策暂且不提。最核心的问题,若手上的钱再多点,会不会是另外的结局?若故事中的主角换成是我或是你,又该当如何?

我每个月的工资,除了固定的房贷、加油费、日常生活费、小孩上学开支等,所剩不多,基本算是"月光族"。

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一下子要拿几十万出来,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以前没遇到这种事,想着每个月有工资,生病住院有医保,房子也买了装修了,就一个孩子,老人身体也还可以,没什么需要花大钱的地方。虽不算富裕,但衣食无忧,过日子还行。所以平时大手大脚惯了,该节约也没有节约。

不曾想,一场疫情,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若平时不勤俭节约,到了该用大钱的时候,特别是要拿"救命钱"而又拿不出来时,该如何是好?

看样子,是该重新实施家庭开支"三三工程"的时候了。即:三分之一保证生活开支,三分之一投资理财增收,三分之一储蓄起来应急。当然,比例可以视情调整,但一定要保留应急备用的份额。

该压缩的开支尽量压缩,能不花钱的地方坚决不花,能节约一分是一分,聚少成多,久而久之,手上就有了一些积蓄,可叫做"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如若不然,真到了用大钱的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找谁哭去?

世事难料,人这一辈子,该来的一定会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早防备,以策万全!


我在疫情中的最大启发:一定要存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