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游产业什么时候可以复苏?

汉唐一梦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旅游业巨大冲击。从除夕夜开始算起,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段时间,旅游从业者们最关心的就是疫情何时能得到有效控制,什么时候可以全面复工,什么时候又可以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做为旅游从业者一份子,我也一直对题主的问题保持关注。虽说部分省市已经很早的发出了开放旅游市场的通知,比如云南丽江,是国内最早恢复旅游业的城市之一,也因此登陆央视新闻,算是抗疫维稳的先锋表率。但这种所谓的开放,实则对旅游市场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限制外来游客区域、繁琐的审查登记、景区及旅宿娱乐业复工不完全,游客到来后食住行游都有一定不便,旅游体验大打折扣。例如著名的玉龙雪山景区,在恢复营业后游客稀少,登山索道等项目部分停运,这是游客们想要的?又比如江浙地区等景区,在三月中旬陆续开放,但没几天又重新关闭。如此调整,当然大家也都明白是为了更有效防控疫情,特别是在这紧要关头,不能大意,确保早日取得最后胜利。

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国内旅游将于四月中旬初步复苏。大家有望可以走出家门,在较大程度上自由的出游。五月初,预计除湖北(特别是武汉)重点观察区域外,将大范围恢复旅游业。与此同时,旅游业的配套行业也将大规模恢复营业。这时候,也是传统的旅游旺季开始时间,全国范围气候都比较适合出游。

但如果说旅游产业全面恢复,预计将会在八月前后。一方面是暑期推迟,往年的夏季出游高峰也是跟学校暑期时段相符,今年必然也是在暑假达到高峰。一方面是充足的时间,各方面防治条件将确保疫情有效控制,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此,也向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表示敬意。早日战胜消灭病毒,让大家重新轻松的回归大自然,走出家门去透透气换换心情。也让旅游业尽快复苏,为广大游客服务。

配图为疫情期间恢复开放的丽江古城










房车旅行大玩家


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不少行业、公司都采取停工、停业措施,延迟原先的复工计划,直到近段时间,国内疫情形势有了好转,部分公司才陆续展开全面复工的工作,而旅游业复苏时间也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想要全面恢复常态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旅游业是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春节黄金周的旅游市场遭遇巨大冲击,广大游客不仅主动取消了原先的旅游计划和行程安排,连后续何时才能放心外出旅游都难说,随着复工潮的出现,部分地区的餐饮业、快递业基本已全面复工,但是旅游业复苏时间会是很长。


老铁小田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认为与其在问2020旅游产业什么时候复苏,不如去问全球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有着强大的内需市场,现在都已经开始复工了,相信不管任何行业都能在这么一个泱泱大国找到市场。

旅行产业不能只依赖境外输出旅游生存,这个时候更应该精细化创造,有创新才有市场。弘扬我们传统文化旅游,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技艺发扬广大。

观看李子柒视频如此受欢迎,从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传统工艺,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传统工艺体验游发展起来呢?让更多人在旅游中学习传统工艺技术,等疫情结束后,也欢迎外宾朋友来中国参观传统工艺体验游。


陌上芦苇


你好,很高兴分享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国内旅游业是较早可以迎来反弹的行业之一,乐观的先行者都已经开始在行动了,包括国家5A级各种自然景点都开始推出限时免门票活动,纷纷开启抢人模式,室内景点像故宫也有《全景故宫》推出。路上早都已经出现很多自驾游的车子了,悲观的后知后觉者还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复苏,要知道疫情带来的既是危机也是新的机遇。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我是馒头爸爸,我们一家三口房车漫游中国ing,欢迎大家关注~


馒头帮出发


旅游业虽然被按下了暂停键,但随着疫情控制渐好,旅游业也开始有序恢复。望着旅业未来的光景,越来越多旅游人那颗一直悬吊着的心慢慢放下,缓缓地举起了“V”字。

1

“V”字传达出的信念,已被使用数百年

19世纪初,奥地利犹太药师伯恩·维克特(Victor)家族每当研发成功,科研人员都会用手势“V”来传达祝贺。1938年,当德军包围罗斯柴尔德医院,主治医生维克特带领躲避在医院的犹太病人比V,彼此传递必胜信心,此事传遍奥地利。

代表胜利与自由的“V”

2003年“双解除”后的北京,医护人员、普通市民比“V”庆祝

V字手势拯救了世界,成为胜利的代言。2003年6月24日,非典结束。北京宣武医院医护人员,比“V”字胜利手势。北京市民摇旗欢呼,庆祝世界卫生组织取消对北京地区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有疫情传播地区的名单上去除。

非典之年,民航业曲线也神奇地呈现“V字型”。触底后迅速反弹上扬,仿佛一切没有发生。而携程在当年的7至9月三个月内,营业额达创纪录的5800多万元,比第一季度增长73%。

(2003年,民航业旅客运输量呈“V字曲线”)

“V”字如此深入人心。它在一场灾难中,超脱一个手势,成为一种必胜的态势。

2

“V”字型复兴,再次树立旅游人信心

17年后,“新冠病毒”汹汹而来。这场疫情比17年前的非典要复杂、对海外旅游影响更广。

从春节开始,疫情数字每日变化。隔离、口罩、消毒、放休,让很多人的情绪像“V”字般跌入谷底。旅行业层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旅行社数量,比非典期间翻了3倍多。全年旅行业损失预计达10亿元,或占GDP的10%。很多旅行从业者经历了风暴退订,但他们坚信“已触达V字谷底”,寒冰融化盼复兴。

普通游客也在感慨:“鲜花、海滩的阳光、晒国外美食的人去哪了?它们在我们朋友圈消失了3个月。禁足与口罩,不是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很多人打开各种社交软件, “种草”下一场旅行。随着全国复工浪潮开启,人们也逐渐回到往常的生活,旅游业也蠢蠢欲动地在做好各种市场恢复的应对准备。目前,近2000家大牌景区预售产品美团上线,一周增长超1倍;“五一”酒店搜索增长35%,五成以上旅客重新预订春节行程;越来越多的景区恢复运营后排队拥挤不开,开启限流......被压抑许久的人们若脱笼之鹄,渴望出游的心按奈不住地飞向了远方。

与此同时,携程通过大数据平台“旅行观察家”对数百目的地进行了“复苏得分值”统计,发布《2020目的地复苏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3

疫后V形回暖清晰可循,40个目的地复苏指数超50

这份综合报告综合了全球近年来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前后旅游业的恢复数据、2019年-2020年旅游行业成长规模、疫情发展预判、平台用户的搜索、浏览、下单、收藏以及时令因素后,建立的2020年行业复苏预估模型。根据该模型呈现的结果显示,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平缓,行业历经低谷后,会随着疫情控制开始平稳回升,并随着五一、暑假等传统旅游节点的到来开始获得增长,全年趋势呈现明显V型。年末乃至2021的春节假期,应该有望达到报复性反弹的最高点。

据介绍,此报告根据有无疫情的综合数据对比差值辅以相应算法,从而得出目的地复苏指数数据,而50分是一个关键节点。报告结果显示:已经有超过40个国内目的地复苏指数超过50,显示出回暖期初期的迹象。

在国内“心愿指数热门目的地”榜单,三亚、成都、贵州位列国内前3,上海、西安、北京、厦门、杭州、广州、开封、重庆、青岛、长沙、苏州、黄山、湖州、西藏、深圳、婺源、广西也同步上榜。

境外部分,除了泰国、日本、新加坡三个“老朋友”,上榜国家还包括越南、迪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加拿大、摩洛哥、新西兰、意大利、韩国、巴西、智利、阿根廷、以色列和斐济。

4

国内一线城市“周边游”、“主题游”成热门

受疫情影响的旅行信心,也许将从“周边游”开始回升。报告显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消费者对“周边游”十分期待,北京周边的天津、秦皇岛、张家口、保定、济南;上海周边的湖州、黄山、丽水、苏州和杭州;广州周边的澳门、惠州、珠海、湛江、桂林等地均进入“周边游”心愿目的地指数榜单前5名。此外,成都及周边的贵州、重庆、甘孜州、丽江和香格里拉,心愿指数日渐提升。

尽管疫情未过,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向往“踏青”、“赏花”和“看海”。以花闻名的婺源、洛阳、大连、西藏、青海心愿指数最高;黄山、扬州、延庆、贵州和内蒙古排名“踏青”类心愿指数榜前列;气温回升,三亚、厦门、青岛、日照和宁波则霸榜国内“海滨热门心愿目的地”。

热门主题榜单中,“亲子”、“古城”、“美食”三个维度的心愿指数呈现强劲势头。上海、广州、香港、苏州、杭州等地更吸引亲子家庭;“中国风”属性的西安、开封、荆州、晋城、沈阳则拔得“古城目的地”榜单头筹;因为疫情忍耐已久的老饕们更爱华西、华南等区域城市,广东、上海、成都、重庆、长沙或许将在疫后迎来大批“食客”。

5

把握机遇 做好准备 静候佳时 全力以赴

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增长11.7%。按原本增长预估的话,今年要超过6万亿。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之首当仁不让,这次受疫情的影响,大家的出游需求只是暂时压一压。从长期来说,疫情终将过去,市场终会全面启动。旅游者在短期内被压抑的需求会在疫情结束以后出现报复性增长,旅游业不仅会走向正轨,甚至将呈“井喷”状况。

面对如此庞大的潜在旅游需求,旅游企业更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只要市场需求重新启动,相应的旅游经济体系就能迅速恢复运转。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里,企业把握好低谷期暗藏的机遇,做好优化升级、应对未来市场全面恢复的准备,并向旅游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以树立民众的旅游信心,一旦出游的浪潮来袭,做好一切准备全力以赴的你自然是乘风破浪的佼佼者。







时光的旅行


大概在5月底左右


马新海maxinhai


应该4月份逐渐复苏


旅游摄影1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目前国内旅游业已经逐步恢复营业,但由于境外输入压力,会不会受到极大影响就难以估计了,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形势下,国外疫情直速蔓延,因此国外的复苏时间很难说清。

总的来说希望国内旅游产业尽早复苏,尽早向人们绽放。

2020年是一年非常特殊之年,“疫情”,在疫情影响之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且涉及面极大,影响到人民生命安全,以及各行各业的正常营业。而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一年之际在于春的旅游好时节,晚年这个季节出行旅游的人群比较多,但,由于疫情影响打破了晚年人们对出行旅游的期望,打破了晚年人们对出行旅游的美好向往。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得当,国内疫情形势也在逐渐好转,得到有效控制。大家想出去游玩的心情也在蠢蠢欲动,很多朋友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咨询全国景区恢复开放等情况,目前国内很多省份的景区、景点、农家乐、休闲山庄是有序恢复接待等工作了。

国内疫情基本取得胜利,国外疫情防控基本失控,全球感染区人员高达72万多,在这种国外疫情快速升级蔓延下,国内的防控、管控应该越来越严格,对境外、跨省出行的严防、死守只会比较之前较严密,否则之前全国上下努力的付出就付诸东流了。

根据国内、国外的疫情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疫情真正意义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多省份已经几日未出现一例患者病例,但境外输入病例已给国内较大的压力,虽然,国内疫情控制得当,且已经逐步恢复开放旅游景区,但个人建议暂缓国外出行旅游的欲望,倡导国内及周边游乐为主的出行旅游选择为当下最佳选择。再次建议,目前真的不太适宜远途旅行,只适宜周边近距离游玩为主旅行活动,近距离游乐适宜当今趋势要求,也符合防范疫情的要求。远途旅行有很多条件限制,当前不太建议选择。

4月清明小长假,按晚年来分析,今年肯定也有不少人准备出行旅游计划,不说出国游,至少周边游或跨省游的想法肯定是有的,这不可怀疑,这种心情以是可以理解的,今年由于疫情影响之下这些期待和计划可能暂时无法实现,很多朋友还在多方打听、还在犹豫之中,目前,出行旅游一是风险增大,涉及个人身体健康,二是旅途中诸多不便,但可以考虑小范围、近距离的出行游乐活动,抒发梦境中还在犹豫出远旅行游乐的一切想法。当然这也是考虑自身安全为主所做的一切努力,国内疫情得到缓解,但境外输入压力仍在,当下不太适宜做长途、长时旅行的计划,国内疫情情况分析建议爱好或准备计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者们,根据当地省、市、州、县的情况分析,计划就近自驾游、自助游等方式,考虑在所在城市周边农家乐垂钓、骑行、登山、放风筝、摄影、赏花、赏月、赏美景。尽量避开人流量较大的人群聚集地去放松身心的压抑,待疫情结束后在选择长途、长时间旅行,到时在去享受大自然赋于的各种能量吧,感受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美好气息。

我的一些个人分析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出行旅游的参考。

朋友们您疫情期间你对选择出行旅游有什么好建议、好方法、好信息分享准备旅行的朋友们一点指导。亲爱的朋友们感谢您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一定会努力改进,谢谢您们的关注!


爱在乡村游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全球疫情爆发 旅游产业应该近期是不能复苏 等到七八月份疫情控制住 确诊病历不在上升 那时候可以适当的国内游 但是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 佩戴口罩 不去拥挤的地方


囧哥旅行


目前我个人认为这段时间,慢下来,思考旅游业如何在恢复的时候,让大家眼前一亮。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和惊喜,才是旅游业疫情期间该考虑的。完全恢复盛态可能要到8月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