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窮縣富教育的瀘溪樣本


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離不開教師隊伍這一“靈魂”。曾是深度貧困縣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近年來縮緊錢袋子,從有限資金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讓老師能留在鄉村,讓孩子能就近上學,讓教育能良性運轉。

《瞭望》:窮縣富教育的瀘溪樣本

2019 年 5 月 18 日,湖南省新化縣天門鄉長峰小學,婁底市第一中學老師在指導學生演奏葫蘆絲。該中學通過送課下鄉和物資捐贈等形式,分享教育經驗,改善教學環境 嚴伯霖攝

◇對教育工作和教師群體“高看一眼、厚愛一層”,全縣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考出去一個大學生,就改變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命運;增加一個就業青年,貧困家庭就多一筆穩定收入。”

26歲的戴發,本來可以成為音樂廳裡閃閃發光的演奏家,但他走下舞臺,選擇了瀘溪縣大山裡的講臺。

“小時候家鄉的教育非常滯後。”戴發說,他十分渴望走出大山。2018年,從天津音樂學院畢業後,他得到了湖南省歌舞團二胡演奏演員的工作。但與瀘溪縣教體局局長譚子好的一次邂逅,讓戴發決定回到家鄉,成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

“家鄉需要我這樣的老師。只有教師隊伍壯大了,才能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改變家鄉貧窮的面貌。”戴發說。

湖南省按照抓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根本大計這一定位,聚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這一目標,瞄準增強脫貧致富“造血”機能這一根本,紮實推進教育脫貧攻堅。2014年以來,在51個貧困縣累計發放各項資助83.72億元,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27.25萬人次,實現失學輟學勸返率100%,投入近90億元建設100所芙蓉學校(主要面向貧困學生招生的中小學校)。

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離不開教師隊伍這一“靈魂”。曾是深度貧困縣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近年來縮緊錢袋子,從有限資金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讓老師能留在鄉村,讓孩子能就近上學,讓教育能良性運轉。

留住老師就留住了靈魂

瀘溪縣位於湖南湘西東南部,轄11個鄉鎮、147個村,於今年2月脫貧摘帽。和不少農村地區一樣,這裡也曾遭遇教師組團外流、學生隨家長走的教育困境。

為了培育和留住教師,近年瀘溪縣從社會尊重和待遇保障兩方面提升教師隊伍獲得感。

“每年年初,縣委常委會擴大會都在教育局或學校召開,研究全年教育工作;每年全縣的教師表彰大會上,教師披戴紅花唱主角,全縣人民都向他們致敬。”瀘溪縣委書記杜曉勇說,對教育工作和教師群體“高看一眼、厚愛一層”,全縣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瀘溪縣拿出一部分財政資金建設教師公租房,解決教師住房困難。譚子好說,為了引導教師資源下沉農村,鄉鎮和鄉村教師每人每月分別享受600元、1400元兩檔津貼,縣裡每年將80%的評優評獎、職稱指標分配到農村學校。

除了一批和戴發一樣的年輕教師回到瀘溪,大量教師一直紮根在這裡。

“幸福”是瀘溪縣合水鎮登雲寨教學點老師楊文清給自己貼上的標籤。自2010年起,楊文清守著這個教學點已有十年,這裡有15個學前班學生、3個一年級學生和4個二年級學生,只有她1名教師。

“我的學校雖遠,但學生們的成績從來沒有低於80分。這是我最大的驕傲。”2018年,楊文清獲得了“湘西州優秀教師”榮譽。堅守在山村中的她,從未被忽視,每年教師節都會收到來自縣教育部門的表彰和慰問,以及她身邊孩子們最樸素的祝福。

“只要有一個學生,就有老師在那裡”

瀘溪縣是隔山跑死馬的山區縣,在保留鄉村教學點的同時,採取支教、結對幫扶引導教師下鄉等舉措,辦好家門口的教育。

對教學點的安排,瀘溪縣注重學校資源合理佈局,不搞一刀切。在人口相對集中的行政村設置小學,在人口稀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保留或設置教學點。

目前,瀘溪縣5個學生以下和只有1名教師的鄉村教學點分別達到85個、54個,確保農村小學一至三年級就近走讀上學。“全縣147個村,有138個教學點,幾乎遍佈每個村。只要有一個學生,就有老師在那裡。”譚子好說。

瀘溪縣同時探索建立城鄉學校結對幫扶機制,實現全縣教育資源共享。每所城鎮優質校對口幫扶1至2所農村薄弱校,以5年為一個週期,實行工作目標同步、領導責任同步、工作職責同步、考核獎罰同步。目前瀘溪縣城、鄉、村學校共結成125個幫扶對子,2000多名教師深度參與。

“城區的思源學校每個月一次送教下鄉,比如我們數學科目薄弱,就派老師過來上課。我們的老師也輪流到思源學校跟班學習,基本上每週一次。”位於農村的解放巖學校校長李紹輝說。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雙親外出務工留守兒童佔比49.5%的情況,瀘溪縣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愛心之家、農村學校少年宮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關愛和服務管理,連續10年全縣在校學生刑事犯罪率為零。

瀘溪縣縣長向恆林說,這些舉措帶來教師隊伍和生源雙迴流,吸引了一大批教師甚至“211”“985”院校畢業的大學生投身農村教育,同時隨父母外出務工就讀的生源也回到本縣上學。近三年,瀘溪縣戶籍返鄉就讀學生達756人,外縣戶籍轉入瀘溪就讀達657人。

算好各筆教育“小賬”

雖然財力薄弱,但瀘溪縣通過算好財政投入和群眾家庭支出兩筆“小賬”,穩住了教師隊伍,留住了生源,促進了城、鄉教育和普通、職業教育“兩個均衡”,推動教育事業發展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

第一筆賬是財政投入“小賬”,起到四兩撥千斤效果。瀘溪縣堅持以公辦、公益、公民享有為主要方向,從2012年至2018年,全縣共投入建設資金2276.09萬元、項目147個,涉及片村小及教學點133所,完善農村教育佈局;2016年至2019年分別拿出330萬元、560萬元、670萬元、580萬元獎勵優秀教師及重教功臣等。

第二筆賬是群眾家庭支出“小賬”,為群眾明顯減負。以興隆場鎮中學為例,去年學生數量增加了150人左右。而往年這150個生源中,有40人隨務工父母在縣外就讀,人年均教育及相關開支近3萬元;還有110人在縣城就讀,人年均開支在1.5萬元左右。瀘溪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尚遠道說:“通過做強縣域教育,吸引這部分生源迴流,為興隆場群眾減負近300萬元。”

同時,一大批教師隊伍踴躍投入農村偏遠山區教育事業,穩定了生源,提升了教學質量。去年秋,瀘溪縣小學、初中、高中鞏固率分別為100%、99.5%、98.64%。去年高考成績更創歷史紀錄,全縣一本上線244人,二本以上上線538人,600分以上39人。

另一方面,向恆林說,“全縣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生源能考上高中。從前不重視職業中學,一些學生初中畢業後沒有任何技能就直接踏進社會,實際上就放棄了三分之二的孩子。”近年來,瀘溪高度重視縣職業教育,先後向各方企業輸送職校畢業生2000多人,就業率達100%,學生對口滿意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人均月工資達4000元以上。

“考出去一個大學生,就改變了一個貧困家庭的命運;增加一個就業青年,貧困家庭就多一筆穩定收入。”杜曉勇說,知識能改變命運,教育能阻斷代際貧困。(《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席敏 袁汝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