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來源 | 富書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最近,“華科博士畢業年薪200萬,被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爭奪”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引發強烈關注。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14級直博研究生左鵬飛,收到了華為年薪200萬元的offer。


他不僅收到了華為的邀約,阿里、騰訊、深信服均向其拋來了“橄欖枝”。


這兩天他的電話被打爆了,都是各大巨頭的HR找他,請他加入自己的團隊。有的公司不僅開出高額薪酬,還願意提供住房。


一般人需要奮鬥多年都得不到的東西,這位博士,一畢業就拿到手了。而且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而是自己紮紮實實奮鬥的到來的。


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真的很感謝過去那麼拼命的自己。


在過去的四年裡,左鵬飛每天在實驗室平均工作13個小時,科研日誌寫滿了滿滿4個筆記本。


這才換來了今日的光輝履歷。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事情曝光後,迅速引發熱議。


有的網友說:我求找著了投了無數簡歷,可以沒有人願意要,就算是進了面試,也是戰戰兢兢,被人挑三揀四。


還有的人說:畢業後自己拿著5000的月薪,感覺生活好難,沒想到有的人一出來就年薪200萬,差距好大。


心痛也好,祝福也罷,大部分網友是很理性的。


幾乎是一邊倒地為這些公司叫好:高水平人才就應該得到充分的回報,這是良性市場的規律,也體現了華為、騰訊和阿里巴巴對知識的尊重。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為什麼左鵬飛剛畢業就能拿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薪,你看他的履歷就知道了。


他一路都是在頂尖名校求學,在讀博階段,有突出的科研成績,而且成果還可以能夠即插即用。


阿里巴巴、騰訊和華為看中的不是他的背景,而是他在求學過程中所積累的創新能力和過硬本領。


在“讀書無用論”、“階層固化論”大行其道的今天,左鵬飛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


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讀書是苦,卻是人生逆襲的捷徑。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02、容易的走的路

其實都是歧路


初中的時候,班裡有個長得很帥氣的男生,在學校一帶很混得開,就是成績不好。


那時候,大家都忙著考取心裡好的高中,再努力通過高考到大城市去,而不是窩在小縣城裡。


可是,他卻不這麼想,總是心不在焉地學習,然後出去玩。


我有一次問他:你對未來怎麼想?幹嘛不考個高中?


可是他說:反正成績不好,我也沒心情讀書,我想好了,先去讀個高職,然後回來開個音像店,賣VCD,我朋友多,肯定很賺錢的。


“不用費腦子的事情比較適合我,讀書太苦了,家人給我找的這條路對我來說相對容易一些。”


那時候,搞這行確實很賺錢。


後來,就聽說他退學的消息。然後就再也沒有見面。


去年,時隔15年,在回家的火車上再次見到他。


很長時間我都沒有認出他來,直到他叫我。


我很難把眼前這個帶著孩子,疲憊不堪的中年男人與當年那個陽光帥氣的男孩聯繫到一起。


他得知我已經在北京定居,眼睛裡閃出了一絲羨慕的目光。一路上聊了很多,可是聊到他自己,總是閃爍其詞,好像刻意迴避。


快下車的時候,他特意把孩子拉到我身邊,對孩子說:“你一定別學你爹,要學這個叔叔,好好讀書,將來去大城市。”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後來,問了身邊的人,才知道知道這些年他過得並不像他退學時說的那麼容易。


VCD市場火了一陣,很快就不景氣了。


鋪子倒閉了,他想轉型學電腦,可惜基本的數學都不會,學了一年多還是小白。


他只好另找工作,在工地搬過磚、工廠壓過膜、回家種過地,幾經輾轉,最後去廣東打工,月薪幾千,過得不如意。


早七點開工,晚九點下班,週末只能休息半天。


病了不敢請假,累了不敢吭聲。一天不上班,就一天沒工資,只能手腳不停地做衣服,忙得廁所都沒功夫去。


有句話說得好:“年輕的時候,本以為自己選了條容易的路,等真正出去了才知道,讀書才是最容易的那條路。”


好好讀書,也許它不能保證你站上巔峰,但能護住你不跌入谷底。對很多人而言,高校那道淺淺的門檻,就是我們此生命運的轉折點。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03、不讀書你拿什麼來賭命運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


廣東一位13歲的女孩輟學離家出走,想跑去廣州打工。


父母心急如焚,四處找尋,萬幸的是,在警方的協助下,父母在車站找到了孩子。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一聲嘆息。


太幼稚的孩子,以為學校是地獄,社會才是天堂。


殊不知,社會的殘酷超出她的想象。


她從來不去想:一個10幾歲的女孩,沒學歷,沒技術,什麼都幹不了,去了城市,怎麼生活?遇到壞人,怎麼脫身?


文友魚白說過一件事。


他們公司的市場總監康總,高中畢業以後也動過打工的念頭:


可是康總的父親雖然只是一個清貧的小學老師,卻說了一段話,改變了康總的想法:

“孩子,把你從小學供到大學,要十好幾年。


如果不給你讀書了,省下來的學費有好幾萬,加上你去打工掙的錢,正反能有三四十萬吧?


但我和你媽不圖這錢,我們再窮再苦,也要供你讀書,只有這樣,你將來才不止掙一個三十萬。”


今天,康總坐在辦公室裡指揮部門工作,年薪已然30萬。


所以說,讀沒讀過書,眼界格局是不一樣的,底氣也是一樣的。


同為90後,為何剛畢業就被華為、阿里、騰訊200萬重金聘請

知乎上有個提問:那些出身底層的孩子,假如當時沒有考上985/211,會損失和錯過什麼。


有一個6.7K的高贊回答,其中兩句直擊人心:


這個社會,正在經歷你跑步都跟不上的時代,而你可能大把時間正在荒廢掉。

而讀書,可能是這個世界上你能抓住的為數不多的,能夠提升自己生活圈子的方式。


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有一個個的圈子組成的,圈子之間有著森嚴的門檻。


坐A380頭等艙的人,心血來潮,也可以去坐坐中巴,可是大多數坐中巴的人,恐怕不會有機會坐上A380。


這就是差距,也是隔閡。


在圈子與圈子之間,只有非常狹窄的縫隙可供流動,也只有屈指可數的手段可以讓你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圈子的跨越。


讀書,只是一張大門的入場券,讓你至少有資格和出身比你好的人有認識的機會,甚至同臺競爭。


讀書是辛苦的,也無法立刻變現,但在未來你會發現,所有為讀書付出的辛苦,也許能給你一次跨越階層的機會。


04、讀書實苦卻能

照亮你人生的路


曾在網上看到一段話,很有感觸。


孩子,為什麼我要你用心讀書?


有時,是不想你重複我們的老路;


有時,是不想你將來過得太辛苦;


有時,是希望你能有超越我們這一代人的可能性。


貧窮就像遺傳病,很容易傳了一代又一代。而讀書,也許是打破代際傳遞的最好方式。


有些路,你不替孩子走,孩子將來就要千難萬難,有些道理,你不讓孩子知道,有一天就會為時已晚。


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我們之所以對你嚴格,是因為我們走過的路,告訴我們,學習是更容易走的那條路。


孩子越早知道這個現實,將來就越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請記住,世間的路有千萬條,但在你年少的時候,讀書,是你最容易走的那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