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于“地板价”!国内成品油价格本轮不作调整

中国发展网讯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 3月31日24时,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据国家发改委31日消息,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本轮周期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原油均价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内油价今天不作调整。未调整部分将按照《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截至3月30日0时,国内油价第9个计价工作日,原油变化率已经跌至-31.93%,预计下调汽柴油价格超过1200元/吨,约合0.9元/升。但国际油价连跌五周,本轮周期综合原油均价持续低于40美元/桶“地板价”,国内油价调整将暂停。

本计价周期以来,全球新冠疫情不断削弱原油需求,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国际油价出现暴跌;后期,各国出手拯救经济,加之美国可能干预沙特与俄罗斯石油价格战,国际油价曾短期提振,但终未能改变持续走低的大势。

受此影响,本轮计价周期内,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始终在负值区间波动,周期原油均价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红线。

根据国内现行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成品油价格调整存在“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即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桶时,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不降低。

当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桶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这是2020年以来的第六次调价周期。目前,2020年成品油调价呈现“零涨三跌三搁浅”格局。

今年以来,汽油累计跌幅为1850元/吨,柴油跌幅1780元/吨。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在5.5-5.6元/升左右,92#汽油零售限价约5.4-5.5元/升。

成品油价格调整设置“天花板价”和“地板价”机制,是在2014年-2016年间国际原油市场供应过剩、油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对定价机制进行的极端情形的补充修订。

在3月17日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表示,成品油价调整设定上下限,主要是考虑中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彭绍宗称,当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价的金额将根据《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统筹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用于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而采取的保障措施的资金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