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定海神針”作用 助力打贏“疫”戰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對醫藥衛生領域的一場大考,也是對新聞輿論工作的一次考驗。對於各類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而言,如何適應公眾獲取信息渠道的變化,正面引領、回應關切、澄清謬誤,是疫情期間的一道考題。(人民網-人民日報2020-03-31)

通過創新傳播,成為抗疫信息傳播與輿論導向的引領者,發揮好“定海神針”作用,是主流媒體的應盡之責。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媒體在新媒體領域快速出擊,將輕量化的新媒體產品作為重要信息發佈窗口,通過多元信息產品滿足群眾需求,形成強大主流聲音和立體化的傳播格局。

主流媒體必須主動發聲,把握正向價值引導,有序做好信息傳播分發。在疫情防控的新媒體報道中,各大媒體及時傳遞中央精神,不斷提升主流媒體的聲量。同時,相關媒體搭建信息高效聚合平臺,利用專題化模塊,融匯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克服了傳統媒體在報道頻度和篇幅上的侷限。比如,使用數據可視化等技術,讓疫情走勢數據圖“動”起來,讓用戶更快更直接地獲取信息。

習總書記強調,“要多層次、高密度發佈權威信息,正視存在的問題,回應群眾的關切,增強及時性、針對性、專業性,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落實好這一重要要求,主流媒體必須及時發佈權威信息,滿足群眾信息剛需。在移動社交網絡中,每個用戶都是疫情信息傳播的節點。主流媒體應充分利用權威專業渠道,通過專家採訪、科普圖文等形式,填補人們的知識盲區,把影響力滲透到千家萬戶。

疫情期間,主流媒體需要通過適當形式,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幫助他們穩定情緒、調劑生活。各大媒體立足情感撫慰,探索用戶參與度較高的形式,在溫暖人心、尋求共鳴的同時,幫助人們紓解壓力、豐富居家生活,為媒體融合創新提供了新的參考。

疫情是新聞輿論工作的大考,也是媒體生產方式變革的契機。複雜的輿情、海量的信息,考驗著媒體的應急反應能力、報道策劃能力及融合創新能力。更好守護正向價值、創新融合傳播,尤其在新媒體生產傳播領域不斷提質升級,主流媒體才能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助力。(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