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高要: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村級“末梢”

肇慶高要: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村級“末梢”

紀檢監察員深入田間地頭。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張玉榮 通訊員楊堅 梁鵬威 “疫情期間,我們合作社的農藥、化肥、種苗採購情況怎麼樣啊?”“現在扶貧戶的生活生產遇到什麼困難?”近日,肇慶市高要區河臺鎮河邊崀村紀檢監察崗幹部伍思豪迫不及待地來到該村扶貧項目香芋種植基地,對項目生產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合作社搶抓農時,做好農業生產工作,確保扶貧項目按期推進。

“今天站崗怎麼沒有戴口罩啊?社區給你們值守人員配發的口罩呢?現在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攻堅階段,群眾都在看著你們,絕不能輕視戴口罩的問題啊!”在高要區金渡鎮的耕沙社區路口,紀檢監察崗成員餘偉南向正在卡口值守的工作人員進行提醒,並馬上奔赴社區辦公樓,督促社區幹部及時發放防疫物資,保障一線人員安全。

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村級“末梢”,高要區去年在全區352個村(居)設立了紀檢監察崗,統籌整合各鎮(街道)駐村(居)幹部、先進黨員、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村民代表等人員力量,組建了一支1279名的紀檢監察員隊伍,在村(居)一級履行監督職能,充分發揮監督“前哨”作用。在這次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高要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這支隊伍的作用,要求他們站在防控工作的第一線,既當戰疫的“戰鬥員”,又當防疫的“監督員”,利用村級“前哨”的監督優勢,及時發現和排除防疫前線各類隱患問題。同時,督促各村(居)做好農業生產、脫貧攻堅、復工復產、“三資”管理等監督工作,確保村(居)一級防疫與村務管理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肇庆高要: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村级“末梢”

紀檢監察員站在防控工作的第一線。

“從討論出租水庫的租金租期會議,到商議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立項,再到村委會與承包者雙方簽訂《農村集體資產交易成交確認書》,我全程都有跟蹤參與,絕不能因疫情影響而出現違規發包的現象,看著村裡的集體資產得到了增值保值,心裡既踏實,也高興。” 近日,活道鎮法洞村南坑和大風坑兩個水庫網上招投標順利發包後,該村紀檢監察崗成員孔凡安興奮地說。

這支1279名的紀檢監察員隊伍每天忙碌於全區各村莊,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迅速督促整改;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把村民反映強烈的問題迅速向上級報告,主動發揮基層“探頭”優勢,真正做到政策落實到哪裡,監督就跟進到哪裡,切實打通基層監督的“最後一公里”。

據悉,目前,高要區352個村(居)的疫情防控與村務管理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而這支在一線的紀檢監察隊伍,下來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繼續奮戰在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為該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社會穩定和安全防護各項工作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