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提供合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fengyongyao


虽然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单位用工必须签订正规劳动合同。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是能见到很多小企业,尤其个体老板没有和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甚至有些单位在员工入职时签了合同,但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返还给员工一份。


企业主的想法很简单,一旦在用工时产生纠纷,因为劳动者没有证据,他们方便逃避责任。殊不知,即使主观证据不存在,客观事实也能够成为法律判定的依据。


一旦劳动者需要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纠纷的话,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01 未签合同——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02 未缴社保——补缴社保

单位与劳动者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主张经济补偿金,并要求补缴社保。


03 无合同申请仲裁——寻找客观事实

劳动者与单位产生劳动纠纷,需要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手中没有劳动合同作为在职依据的话,也有解决办法。


收集其他证据,如工服、工牌、工作邮箱、工资条、工资流水、在职证明、社保缴费主体、同事证言等等。



如果任何证据都没有保留,建议劳动者在保护好个人和他人隐私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或录音取证。


还有的单位每月会下发考勤记录供员工核对,也可以作为在职的证据。


最后也给所有朋友提个醒,拿不到劳动合同的事情时有发生,无论大小公司。在签订合同当场,劳动者可以视情况拍照或拍视频为合同留档,一旦未来发生纠纷方便提供证据。


关注@菲妮聊职场,每天分享职场那些事儿。


菲妮聊职场


公司不提供合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申请劳动仲裁

第一步

既然我们要申请劳动仲裁,我们肯定都明确我们的对象那就是公司,那么首先我们要拿到的就是公司的企业登记基本信息。


有人说这个东西一般员工怎么会有呢?

别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面知道公司的企业信息。

不仅如此,劳动者们在应聘的时候,也可以现在这个网站上面查一下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否存在失信情况等等,如果碰到有问题的,就可以不用去啦!


公司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首先需要确实一下,该公司是否有营业执照。

如果没营业执照,也就是没进行合法注册,那么你相当于是给个人工作。

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当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但是无法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查询的话,可以去工商局查询,也可以在工商局网站进行查询。

如果有营业执照,公司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那么我们申请劳动仲裁的第一份材料就是:企业营业执照信息。

记得打印出来哦!

第二步

既然申请劳动仲裁,我们就要知道我们应该去哪仲裁。

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劳动局呗。

可是去哪的劳动局呢?

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办公地址可是到处在搬,今天可能在这个地方,明天就换地方了,所以我们并不是按照办公地区来申请仲裁。

为了避免搞错仲裁地区,最准确的就是根据公司营业执照上面所写的公司登记的地址,按照这个地址的地区去申请仲裁。

第三步

搞清楚上述两个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具体的材料证据了,这个很重要!

1、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劳动合同或离职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但是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公司不予员工签合同或者和员工签了可是不给员工,那么如果员工手上没有合同的话,怎么去证明自己在公司上班呢?

其实有这些也可以证明自己与该公司的劳动关系:工资流水、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等。

所以当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不给员工合同的话,员工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在平时工作中保存证据!

3、劳动申请仲裁书。(格式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直接到仲裁委那边拿到填写)

第四步

拿好材料到仲裁委之后,我们要先去工作人员那里询问清楚,然后领取书面的仲裁书等文件,问清工作人员之后填写,避免出现错误。

最后整理好我们的相关材料和文件之后,一起提交,接下来就是等通知啦!

要知道我们去一趟仲裁委不容易,可能路程很远,或者自己的时间不够,所以我们最好一次搞定,准备好上述的材料,千万不要遗漏哦!

温馨提示: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很重要,如果手上没有劳动合同或者离职证明,想要用其他的材料证明的,最好先找懂法的或者律师看看,确定材料有效!


大鹏聊职场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因此,劳动者或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从以上方面去证明或认定。司法实践中,还可以用公司业务往来的文件,录音证据等来证明劳动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